xxx党委“三会一课”调研报告
“三会一课”(党小组会、支委会、党员大会和党课)制度是党支部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本色,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保障。最近,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科技园xx个基层党组织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党组织、党员意见建议。初步摸清了底数,找准了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支部设置基本情况
截止2017年3月31日,我委在册党员xx名,其中机关党支部党员xx名,占党员数的3%;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xx名,占党员数的97%。我委下设xx个党组织,其中机关党支部xx个,占党组织数的8%;非公企业党组织xx个,占党组织数的92%;非公党组织中,其中单独组建的党支部xx个,占非公党组织的73%;联合组建的党支部xx个,占非公党组织的27%。30岁以下党员有xx名,占党员数的48%;31-40岁党员有xx名,占党员数的39%;41-50岁党员有xx名,占党员数的8%;51岁-60岁党员有xx名,占党员数的3%;61岁以上党员有xx名,占党员数的2%。
二、目前的做法和成效
(一)部分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不严格。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规范、不严肃,存在随意性和消极应付的现象。有的支部开展“三会一课”达不到要求的最低频次,有的支部把支委会与班子会、支部党员大会与群众大会、党课与干部群众政治学习,在制度上、执行上,不加区分,混为一谈。
(二)“三会一课”开展形式不够灵活。多数党组织还习惯于以老眼光看问题、以老办法抓工作,在“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的组织策划和内容安排上与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和自身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密,仍然局限于学学文件、念念报纸,不能认真备课,做到辅导学,深入学,“三会一课”流于形式。
(四)不能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
1、思想认识不到位。相当一部分非公企业党员对“三会一课”制度在党支部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部分人觉得党建工作是虚的,经济工作是实的,“三会一课”多了,会冲淡发展的主题;“三会一课”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这些偏见造成少数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力,在非公企业支部更为突出。
2、党务工作者素质不高。有些党小组长虽是班组长或业务骨干,但是组织“三会一课”的能力比较弱;有些党支部书记是工作的好手,但党建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不够;企业支部书记大都是兼职,企业管理还可以,但对党务工作不精通,还要花力气处理好支部工作与行政工作、支部活动与生产安排、思想政
-3公党组织高知识群体聚集,从业人员文化业务素质普遍较高,党组织开展活动要从这一实际出发,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
1、丰富活动载体。把组织活动与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教育激励广大党员;与非公党组织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组织党员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攻关、争先创优等活动,推动非公党组织发展;与组织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让党员在参与中接受党的教育和文化熏陶。
2、改进方式方法。坚持按照“小型、业余、分散、务实”的原则,结合自身业务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多采用开短会、个别谈心等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党组织活动。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3、是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争取和整合各方面资源,支持和服务非公党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领导和组织不同利益主体和群体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可以采取书记讲党课,每个支委一主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例如:设立党员学习阅览室,要求党员干部每周至少一次抽出午饭后二十分钟时间到阅览室学习;收集党员原创或者引用的格言制作书签30余套;每季度结合不同主题集中机关党员干部座谈一小时;制定“每周一会一主题”内部交流研讨制度。
第2篇:某党委 “三会一课”调研报告
xxx党委“三会一课”调研报告
“三会一课”(党小组会、支委会、党员大会和党课)制度是党支部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本色,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保障。最近,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科技园xx个基层党组织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党组织、党员意见建议。初步摸清了底数,找准了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支部设置基本情况
截止2017年3月31日,我委在册党员xx名,其中机关党支部党员xx名,占党员数的3%;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xx名,占党员数的97%。我委下设xx个党组织,其中机关党支部xx个,占党组织数的8%;非公企业党组织xx个,占党组织数的92%;非公党组织中,其中单独组建的党支部xx个,占非公党组织的73%;联合组建的党支部xx个,占非公党组织的27%。30岁以下党员有xx名,占党员数的48%;31-40岁党员有xx名,占党员数的39%;41-50岁党员有xx名,占党员数的8%;51岁-60岁党员有xx名,占党员数的3%;61岁以上党员有xx名,占党员数的2%。
二、目前的做法和成效
-1(一)部分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不严格。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规范、不严肃,存在随意性和消极应付的现象。有的支部开展“三会一课”达不到要求的最低频次,有的支部把支委会与班子会、支部党员大会与群众大会、党课与干部群众政治学习,在制度上、执行上,不加区分,混为一谈。
(二)“三会一课”开展形式不够灵活。多数党组织还习惯于以老眼光看问题、以老办法抓工作,在“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的组织策划和内容安排上与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和自身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密,仍然局限于学学文件、念念报纸,不能认真备课,做到辅导学,深入学,“三会一课”流于形式。(四)不能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1、思想认识不到位。相当一部分非公企业党员对“三会一课”制度在党支部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部分人觉得党建工作是虚的,经济工作是实的,“三会一课”多了,会冲淡发展的主题;“三会一课”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这些偏见造成少数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力,在非公企业支部更为突出。
2、党务工作者素质不高。有些党小组长虽是班组长或业务骨干,但是组织“三会一课”的能力比较弱;有些党支部书记是工作的好手,但党建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不够;企业支部书记大都是兼职,企业管理还可以,但对党务工作不精通,还要花力气处理好支部工作与行政工作、支部活动与生产安排、思想政
-3公党组织高知识群体聚集,从业人员文化业务素质普遍较高,党组织开展活动要从这一实际出发,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1、丰富活动载体。把组织活动与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教育激励广大党员;与非公党组织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组织党员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攻关、争先创优等活动,推动非公党组织发展;与组织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让党员在参与中接受党的教育和文化熏陶。
2、改进方式方法。坚持按照“小型、业余、分散、务实”的原则,结合自身业务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多采用开短会、个别谈心等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党组织活动。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3、是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争取和整合各方面资源,支持和服务非公党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领导和组织不同利益主体和群体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可以采取书记讲党课,每个支委一主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例如:设立党员学习阅览室,要求党员干部每周至少一次抽出午饭后二十分钟时间到阅览室学习;收集党员原创或者引用的格言制作书签30余套;每季度结合不同主题集中机关党员干部座谈一小时;制定“每周一会一主题”内部交流研讨制度。
第3篇:基层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调研报告
基层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调研报告
基层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调研报告
“三会一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xx所各基层党支部在所党委的领导下,在所机关党总支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不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和从严治警,加强党的理论武装、思想作风、党员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全面推进和开创xx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我们对全所党支部“三会一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三会一课”落实情况及如何进一步提高“三会一课”质量,谈谈自己的看法与理解。
一、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是支部党员大会的职能作用不明显。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主要工作、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并做岀决议,按规定审议支委会工作,对支委会贯彻执行决议情况进行监督。通过调研和实际落实情况来看,基层党支部的党员大会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支部党员大会有时成了行政任务工作安排会、业务工作部署会、专项活动动员会。无论是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的质量,还是作为党员参加党员大会的思想重视程度都不够。支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管理,讨论决定党内重要工作的基本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党员不能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二是支委会作用发挥不突出。有的支部委员会对本部门、大队的重要工作不能在支委会上进行认真讨论、研究。有的召开支委会或是只研究党建工作,与部门业务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或是偏重于行政业务、管教矫治工作,把支委会开成了行政工作会、管教业务会;有的支委会是组织支委开展政治理论和文件的学习,支委会的根本职能不能真正发挥出来。
三是党小组会的作用发挥不够。从xx机关各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看,有的党支部受党员人数和党员结构以及实际工作限制,党小组职能作用发挥不够,有的党支部没有成立党小组,党小组的职能作用无从谈起。
四是党课教育作用不明显。几年来,所各基层党支部能够按规定和要求,落实党课制度为支部党员上党课。但受党课讲授人员和基层单位情况限制,党课教育缺乏制对性、计划性、系统性、生动性,党课教育缺乏感染力、吸引力,党课质量不高,教育效果一般。在党课的组织实施上,有的缺乏针对性,准备不够充分,有的党课多是读读报纸、学习文件,摘要学习《党章》等,党课育内容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使党课教育难以留下深刻印象。二是党课授课人自身的素质能力较低,党课教育的理论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生动性较差,造成党课的教育质量较低。三是在党课形式上,有的支部还存在以政治学习代替上党课教育的现象,把政治学习与党课一锅烩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把党课教育变成的补抄政治笔记时间。
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
一是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支部对“三会一课”重视不够,对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了解,但在严格落实上不够严格。有的支部书记对“三会一课”在党支部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认识。有的单位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安全生产,教育矫治等有形的工作中,个别单位片面认为“三会一课”是隐性潜绩工作,投入精力太多会在一定程度上牵挂和影响了抓安全、抓生产的时间及精力,从而导致有的使“三会一课”仅仅停留在“会议开了,党课上了,笔记记了,就算落实了”的标准上。
二是个别支部书记政治业务素质不高。从各基层党支书记构成情况看,一是新调整的支部书记较多,支委要员调整较多,有的书记尽管从事党务工作时间长,但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较少,抓党建能力较弱。二是xx机关科室支部书记一岗双责,工作任务重大部分时间主要忙于行政工作,党务工作不会干或不知如何干的现象比较突出。科室支部书记既要忙于部门的工作,又要兼顾支部党务工作,无暇弥补党务工作能力上的不足,有的支部存在着支部工作行政化,落实制度简单化,质量要求一般化的现象。
三是落实“三会一课”的方法探索不够。近来来,随着全面治党的和全面推进xx工作的要求,xx机关的党员队伍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三会一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探索新形式,赋于新内容,创造新方法。当前,多数支部的“三会一课”还是沿续多年来的一些方法和形式,使“三会一课”缺乏应有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约束力,影响了“三会一课”质量和成效。
四是受客观条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缺乏科学的、统一的标准来考核评比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开展“三会一课”工作质量的评价标准,很多时候只能是从落实的表象上去考核考量“三会一课”。二是由于缺乏统一科学的检查标准,对支部开展“三会一课”情况,很多是通过用数字、图片、笔记和文字来评价“三会一课”质量高低,有时甚至能用部门工作好坏来衡量“三会一课”效果。
上一篇: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下一篇:部门岗位职责编写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