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人才工作汇报材料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才工作汇报材料

第1篇:人才工作汇报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

推动建设**名城

**@市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指导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对人才工作的新要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产业发展为目标,以急需紧缺为导向,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强化工作举措,全市人才工作保持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引进的**博士成功入选第九批国家“千人计划”。具体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人才工作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制定出台2013年人才工作要点,以项目化的形式确定四大方面22条重点任务,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相关责任。落实工作推进机制,先后牵头召开5次工作例会和重点工作推进会,加强成员单位之间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强化目标考核,结合@@@今年的考核要求,修订完善2013年人才工作考核办法,加大人才考核在全市综合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增强了考核的刚性约束。

二是做好人才计划申报工作。上半年,共组织申报国家“千人计划”3人,省“双创计划”22人(其中创业5人,创新17人),省“创新团队”3个,省“博士集聚计划”28人(其中创业1人,创新27人);推荐17名优秀人才申报省“333工程”培养对象,7名企业家申报省“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培育对象,申报推荐的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

三是扎实开展“百家企业进高校、百名教授进企业”活动。年初,围绕我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认真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梳理分析企业各类人才技术需求138项。带着这些需求,由科技镇长团成员与市相关部门组成招才引智“小分队”,组织企业走进高校院所登门拜访,点对点开展“敲门问贤”。半年来,共组织65家企业赴北京、上海、长沙等地,拜访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22所知名高校院所,先后达成合作意向150多项,有效提升了引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精心组织“招才引智百日推进活动”。今年“茶文化节”、“芍药节”前后,我们结合招商引资,集中推进招才引智工作。5月9日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产学研合作推介会暨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集中签约仪式”,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市委组织部领导,以及30多所知名高校院所的代表参加了签约仪式,上海交大、华东理工、省农科院等5家高校院所的院校级领导出席相关签约,活动取得了丰富成效,有效提升了企业家的科技人才意识,营造了良好氛围。全市100多家企业柔性引进188名教授博士(截止昨天,网上已对接成功167名),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69项,合作金额6383万元;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合肥工业大学签订共建汽车技术研究院协议,与华东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签订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协议;“**@-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总成测试基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高效农业研究中心”成立揭牌。

—2—五是跟踪推进重点人才项目。对前期引进的重点人才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和配套支持,推动项目做优做强。软件和物联网产业方面,真云计算公司实现产品上线销售,上半年销售额达400多万元,预计全年可突破1000万元;稻源微电子高频M1芯片实现量产;景云公司与华为集团达成了共建华东地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合作意向。创新创业载体项目方面,“汽车及零部件联合产业化基地”进入实质化运作,孵化出了台架测试、维恩、仪虹等3家汽车科技企业;大众广场、科教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和融科技产业综合体主体建筑正在进行桩基施工,预计明年10月人才公寓建成使用,2015年项目整体竣工。

六是做好科技镇长团管理服务工作。加强相关职能部门与科技镇长团工作上的沟通合作,积极创造工作条件,做好后勤服务。进一步细化、量化科技镇长团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指标和奖励措施,有效调动了科技镇长团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精心做好第六批科技镇长团成员联系对接工作,目前,9名团员已经确定,1人来自省级机关,8人来自“985”、“211”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4人来自省外高校),团长人选正在进一步的对接洽谈中。

七是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职能,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帮助人才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人才资助、津补贴发放工作,拨付省、市以上人才计划资助资金786万元,其中我市配套资金215万元;对2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分别给予30万元资助,对新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和373名急需紧缺人才发放补贴266.5万元,发放各类人才住房、慰问、—3—职称奖励等170万元。加强人才工作舆论宣传,大力开展“人才政策进企业活动”,广泛宣传优秀人才和科技镇长团先进事迹,表彰奖励6个人才工作先进单位、15名先进个人和2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切实提高了社会对人才工作的认知度,增强了人才工作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今天会议的要求,牢牢把握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明晰思路,强化措施,确保顺利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人才工作新发展。

一是突出高端引领,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一方面,完善政策体系。结合上级人才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凤来仪英才引进计划”、“名校优生引才计划”等人才引进专项政策,注重人才与产业相结合,围绕产业发展需要,明确引才重点,强化资金激励与配套扶持,着力提高政策的集中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拓展引才渠道。动态更新**@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借助传统节日,联合侨办等部门,开展“在外优秀人才回乡行活动”,邀请在外优秀人才来仪考察交流,为家乡发展荐才引才。积极组织园区、镇和企业参加广州留交会、大连海创周等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加强对省“双创”、“博士集聚”等人才计划申报工作的后续服务,认真做好“绿扬金凤计划”组织申报,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来仪创新创业。精心做好第五批科技镇长团考核和第六批团员接收服务工作,科学设置和安排挂职岗位,完善激励机制,促进科技镇长团作用充分发挥。

二是突出能力提升,加快培育一批高素质本土人才。对接省

—4—“333工程”和“@@@英才培育计划”,实施第二期“510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在我市重点产业、教育卫生、宣传文化、农林水利、规划建设等领域选拔培养5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专业技术骨干。注重企业在人才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研究制定加强科技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大企业家培养力度。下半年,将重点举办好两个培训班。一是第二期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组织以二代企业家为主的40名左右企业负责人到清华大学学习企业管理、金融等方面的知识,着力提升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和综合素质。二是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国际化总裁研修班,目前已有20多名规模以上重点企业负责人报名,预计下个月开班。

三是突出环境打造,充分激发人才队伍创造活力。载体环境方面,进一步加快和融科技产业综合体等重点载体实施进度,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汽车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全年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7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20家。服务环境方面,切实加强对引进人才特别是柔性引进的教授博士进行跟踪管理,建立健全柔性引进人才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运行机制,促进人才项目真正发挥作用、产生效益。积极推行人才“一站式”服务,完善《**@市引进优秀人才津贴实施细则》,明确人才津贴发放的对象和流程,确保人才相关待遇及时落实到位;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进一步规范购房补贴申请、拨付办法,加快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切实解决人才住房需求。社会环境方面,大力宣传人才和科技扶持政策,开展**@籍在外优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中秋、春节走访慰问,组

—5—织优秀人才评比表彰,增强人才对**@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四是突出机制完善,不断增强人才工作组织保障。筹备召开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年中会议,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讨论通过人才工作的重要政策,部署和推进下半年工作。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加强人才工作信息沟通和协调推进,开展人才工作专项考核,保障全年重点目标任务的落实。编制发布2012年度人才发展统计公报,全面掌握和科学评估人才工作及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完善人才工作组织运行网络,推动园区、镇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职能,设立人才工作办公室(站),落实工作人员,配强工作力量。

—6—

第2篇:人才工作汇报

人才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考核组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莅临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人才工作情况。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人才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商务厅《山东省经济开发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鲁商务开发字„2011‟260号)有关规定,紧紧围绕“第一要务”抓“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整合人才工作资源,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力助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着力营造“四个尊重”的工作氛围,不断发展壮大各类人才队伍,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目前,建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个、院士工作站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个。

一、加强领导,构建协调高效工作机制

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主导思想,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健全人才工作机构。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坚持“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开发“第一资源”促进“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在领导上强化,在思路上完善,在工作上创新,在成效上推进,确定了党工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一年以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人才工作政策,为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完善人才工作制度。为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使人才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围绕《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制定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详细规定了各成员单位人才工作职责,制定了《2012年人才工作要点》,明确了人才工作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

三是制定落实各项人才措施。细化分解人才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部门,确保完成工作任务。制定了《支持人才初始创业实施办法》、《人才初始创业项目评估办法》等规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人才干事创业。另外,在经费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经费保障。

二、创新思路,凝聚各类人才智力

针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急需人才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创新思路,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聚集地,着力构建人才集聚中心。

一是拓宽渠道汇聚英才。突出项目引才、事业引才、待遇引才。积极贯彻落实《引进人才优惠政策》,优化市场配置招才、实施柔性人才使用机制、高位对接国外引智等措施,全力畅通人才引进集聚的“绿色通道”。积极、主动、广泛地吸纳建设所需要的各类高校毕业生,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工作。认真抓好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专业人才的选拔和管理工作,在政治上关心、在生活上

照顾他们,发挥本地优秀人才的骨干作用。

二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推进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对接,吸收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有限公司加大产学研力度,与 职业学院共建印花产品研发中心,长期聘用澳洲最大毛巾企业技术总监作为技术顾问,形成了多项合作项目,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多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