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党员访谈调研报告
访谈时间: 访谈方式: 被访谈人: 访谈人: 被访谈人简介:
访谈内容:
(一)请问师姐当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是?
在我的心中,中国共产党真的很神圣,就像人们把教师把喻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民伟大的工程师一样。在我的想法中,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特别高大上的组织。所以,我那时候就想我一定要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请问师姐你是通过怎样的努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呢?
我是大二上学期第一批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在那个时候,我自身的话主要是想多锻炼一下自己,一定要让自己足够优秀,才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所以在大一的时候我做了许多的学生工作,比如说我那时候是我们院办公室的干事,同时也是学习部的干事。大一下学期学生党支部招新,我也想去尝试一下,更想加入党支部这个大家庭。我便去参加面试,最后面试成功通过,所以后来我也一直在党支部任职。可能是自己一直把加入共产党作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去锻炼自己,所以后来我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了目标。
(三)请问师姐对于新时代的我们,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什么要求呢?
1.要加入中国共产党,首先是要年满十八岁。这是市委组织部文件里面明确规定的,也是宪法里面明确规定的。只有年满十八我们才能递交入党申请书。递交入党申请书年满一年以上才能被吸纳为中共预备党员。
2.我们发展党员都是吸纳最优秀的学生入党,在成绩方面的要求是,在班上的成绩排名或者综合排名必须在前50%,达到这个标准后,才可能成为党员。
3.在思想上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积极的订阅党刊,积极的参与党支部组织的活动等等。
4.具有学生干部的经历会更加的有优势。因为学生干部在平时接受到了更多的锻炼。
(四)请问师姐入党后,你的生活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成长呢?
最大的变化是思想上的变化。作为一名党员,不管是在学习上、生活上、工作上都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可能是我在职位方面的特殊性,所以我觉得加入共产党后让我在各方面都想到要更进一步,要做得更好。
(五)请问师姐想要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你认为应该怎样从自身做起,加强中国共产党地建设呢?
首先,肯定也是一个思想上的问题,要保持思想的先进性,不能违法乱纪;在学习上上要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在工作上,党员要有求真务实,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的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作为一名党员要关心同学室友,互帮互助,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也才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共产党事业奋斗终生
(六)请问师姐你认为怎样才是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员呢?党员和群众的区别又在哪呢?
首先,我认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要能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能够在思想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要能够认真学习党的理论、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要能在理论修养上跟上党的发展步伐,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党员和群众的区别:党员,即中国共产党党员,是赞同共产党的纲领和政策、遵守党章、志愿加入党组织的成员。党员和一般群众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党员的先进性,具体来说有以下区别:
1、组织性不同:群众是分散的个体;而党员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成员,有自己的组织制度和纪律,要有集体观念,要效忠于党;
2、遵守的法律制度不同:一般群众仅仅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即可,而党员还要遵守党的纪律;
3、目标不同:一般群众的目标根据自己的三观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而党员要与党的目标一致;
4、使命和责任不同:党员在遇到危险困难时,在关键时刻要站出来,带领人民群众克服困难在人民群众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七)请问师姐在新时期下应该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呢?
1.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2.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3.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4.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5.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6.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第2篇:慰问老党员调研报告(优秀)
走访慰问农村老党员之感
留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张培
慰问老党员是一件十分有意义及切实作用的活动,做到了真正切实于民,情系于民。因此,作为大学生村官的我在留祥村进行了走访、慰问老党员,通过这次的走访慰问让我感觉到了关爱老党员、帮助困难老党员应是一项贯穿于全年的日常工作,我们不仅仅要在每逢春节、七一等节日前后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而且要将年终关怀、节日关怀变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长期关怀,保持关怀的连续性,从根本上解决党员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对老党员思想情况的了解
1、这些老党员党龄多在60年以上,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成长起来的,为农村发展、农村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政治觉悟较高,都能极积主动交纳党费,除身体原因外,都能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在群众中口碑较好,基本上能自觉保持党员的政治本色和先进性。
2、由于年龄偏高,思想比较传统保守,尽管政治观念比一般群众坚定,但在发展经济、协调各方面关系上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甚至有的还存在着生儿子传宗接代的思想和宗族观念。
3、普遍存在着经济意识不强的问题。部分人守旧意识浓厚,缺乏对市场经济和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与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对脱贫脱困缺乏信心。
二、对老党员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受思想观念的制约,缺乏创收脱困手段,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小农意识太强,没有科学种植经营意识,缺乏闯劲,惧怕生产中的新投入,害怕自己陷入更加贫困的状态。
2、年老体弱,因疾因祸致贫致困。困难老党员中有许多本人或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残疾,受疾病困扰,无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失去经济来源。
3、子女无力赡养老人。中国自古有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故在老党员绝大部分子女都比较多,无儿无女外,大多却有两个以上,然而并没有起到“防老”的作用。他们的子女经济条件普遍较差,所以难有赡养老人的能力。有的在打工反而需要老人养育自己的下一代。
4、经济基础差,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为种植业,经营士地缺少科学技术,仅能解决口粮问题,基本没有副业收入,无致富项目,也缺少致富项目的投资。
上一篇:执行主编岗位职责
下一篇:资金使用情况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