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三 市场调查报告
一、市场调查概况 ? 调查目的:了解现在市场上所用的医用敷料情况;大概需求和各种产品构成比例;医生
对敷料的意见和心理接受程度;国内医用敷料的生产、销售程序。?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同时进行。
调查问卷样本分布:对武汉中南医院、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专科医院)、武汉市中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医院采取非概率抽样的滚雪球方式进行调查,一共得到有效问卷200份。
深度访谈样本分布: ?(结构式调查问卷:见附录n)
二、问卷调查结果 1、产品构成比例:根据我们调查,医院目前使用敷料:70%为传统惰性医用敷料(棉纱布类);20%为传统涂药医用敷料(在棉纱布上涂药);新型医用敷料接触还较少。图表n: 医院现用敷料类型调查表: 传统惰性医用敷料(棉纱布类):这种敷料性能较差,不具备生物活性,属于惰性医用敷料,由于其成本较低,价格便宜,还占据着较大市场。目前传统医用敷料(棉纱布类)市场中市场份额最大的为江西南昌三爱尔生物医用科技有限公司(敷料品牌为“3l”)和美国3m公司,其次为江苏和湖北的一些厂家。
传统涂药医用敷料:这种敷料具备一定的药理作用,但药效不够明显,与传统惰性医用敷料(棉纱布类)无明显区别,由于其价格为传统惰性医用敷料(棉纱布类)的2倍,因此难以被市场接受,被淘汰的趋势明显。目前传统涂药医用敷料市场中主要是江苏和浙江的厂家,市场份额较为平均。
新型医用敷料:这种敷料采用新型生物材料制成,具备生物活性,性能较好,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市场份额较大的主要有深圳阳光之路公司的羧甲基壳聚糖伤口覆盖膜,美国施贵宝公司的海藻酸盐纤维敷料和海南欣安的壳聚糖无纺布。2、现有产品满意度:根据统计资料可知,88%的医生觉得现在用的敷料基本能够满足医疗
需要。但在这176人中,表示对现用敷料十分满意的只有36个人,约40%的医生觉得现用敷料只能勉强满足治疗需要。(图表23:)医生对现用敷料的满意程度调查表: 3、医生对新型敷料的使用程度:(图表24:)1:使用过新型医用敷料的医生 2:没使用过新型医用敷料的医生 4、目前医用敷料存在的问题:
从市场调查结果看,医生认为目前敷料存在的问题从高到低分别为:
换药时会从创口粘连下一些有生命力的组织,带给病人极大痛苦————所占比例100%; 现有敷料被浸染时,病原体易通过———所占比例75%。易干燥,无法保持创面湿润,创面愈合延迟——————所占比例34%。现有敷料纤维易脱落,造成异物反应,影响愈合————所占比例28% 换药工作量大—————所占比例21% 不易粘附,易脱落———所占比例17% 透气性差所占比例5%。(图表25:)5、目前新型医用敷料难以广泛运用的原因:市场调查显示,对于市场上出现过多种新型医用敷料,但获得广泛应用的较少,在医生认为的原因中: “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价格昂贵”占76%;“功效并不像厂家描述的那么显著”占60%; “临床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占7% ;“宣传力度不够,不为人所知”占11%,没有医生认 生患者了解不多,不愿试用。(图表26:)6、价格承受度:医用敷料费用在患者的治疗费用中占5%左右比较合适,最多能承受治疗
费用的10%——15%(图表27:)7、医院医用敷料使用场合及比例 8、病人对敷料的满意程度与期望:病人对医用敷料最关心两点:舒适度(舒适度与两个
指标有关:与组织的粘合性是否低、透气性能是否好)与预防疤痕作用。希望价格能尽量合理。9、影响医院采购的因素:医用敷料属医院集团采购,医院作为医用敷料的直接购买方,了
解医院对医用敷料的关心指标至关重要。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医院对医用敷料最关心以下几个指标:透气性、抗菌性、吸水率、促进伤口愈合能力以及价格。病人对医用敷料的满意度对销售的影响比较迟钝,但病人的意见会直接对医院采购产生影响。10、新型医用敷料的接受程度:100%的医生认为“若临床实验证明治疗效果好,会尝试使
用”。11、市场走势预测:据调查,医院使用传统医用敷料的比例在下降,病人和医生对新型医用敷料有较高期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高质量健康的追求,高性能的新型医用敷料必将成为医用敷料的主题,开发新型医用敷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篇2:个案调查和定性分析报告
城市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上海市个案研究
个案调查和定性分析报告
联合调查组 ①
执笔 唐 钧 朱耀垠 任振兴 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国城市居民的贫困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与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也成为中国政府社会政策的重点之一。1993年以来,从上海市开始,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称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普遍的社会救助制度,给予城市居民中的贫困家庭和个人最起码的生活保障。据统计,到1998年10月底,已经有 576个城市、666个县镇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别占城市和县镇的80%和39%。
虽然目前中国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对贫困问题本身的理解和认识仍然不够。譬如目前的社会救助制度只是笼统地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来实施,并没有深入到家庭内部,去关注不同的家庭成员(譬如老人、儿童)的不同需要。本课题试图对中国贫困家庭的儿童的权利和需求作较为深入的调查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政府政策、社区照顾和慈善事业等方面产生影响,使之作出必要的调整,从而更有利于贫困家庭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① 联合调查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组成,课题负责人为唐钧。唐钧负责课题的方案设计、问卷设计和访谈提纲。王承思、蔡京睿、朱耀垠和任振兴完成了个案调查和资料编码。然后由朱耀垠和任振兴写出报告,全文由唐钧最后改定。
17 1998年5—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组成联合调查组在上海进行了本课题的第一个城市个案研究。上海个案包括了二个方面,一是关于上海市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状况和需求的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二是关于上海市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状况和需求的个案访谈和定性分析。本报告是上海课题的第二部分即“上海市贫困家庭儿童生活状况和需求的个案调查”部分的定性分析报告。
图1:上海课题的基本框架
一.研究方法:个案访谈、编码分类和定性研究
㈠.个案访谈 1998年12月,课题组在上海市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以随机方式抽中的6个街道(每区2个街道)中选择了33户家里有6—16岁儿童 ① 的贫困家庭进行了深入访谈,并作出比较详细的个案访谈记录。
㈡.编码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个案记录中的“信息码”进行分类编码,并作定性研究: 18 1.类别的编码
个案调查所涉及的问题可分为10大类,每一类取其类别名称的汉语拼音的2个声母 ②作为分类编码:
⑴.“食品”为“sp”(shipin)
⑵.“衣着”为“yz”(yizhou);
⑶.“家居”为“jj”(jiaju);
⑷.“教育”为“jy”(jiaoyu)
⑸.“医疗”为“yl”(yiliao);
⑹.“心理”为“xl”(xinli);
⑺.“兴趣”为“xq”(xingqu);
⑼.“社交”为“sj”(shejiao);
⑽.“期望”为“qw”(qiwang)2.个案的编码
用“个案”一词的英文单词“case”的第一个字母“c”和个案排列顺序的序数组成,如个案1为“c1”。3.案主的编码
用案主的姓的汉语拼音的声母作为案主的主码;再加上辅码表示身份,用“f”表示“父亲(father)”, 用“m”表示“母亲(mother)”,用“b”表示“男孩“boy”,用“g”表示“女孩(girl)”,用“o”表示“家中的老人(old-age)”。如z姓男孩则为“b.z”,d姓母亲则为“m.d”,w姓老人则为“o.w”,等等。4.话题的编码
用英文字母a、b、c、d??来表示话题1、话题2、问题3、话题4?? 5.综合编码 ①
② 指出生日期在198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的儿童。声母zh、ch、sh分别取第一个字母,即取z、c、s。19 第一组为类别编码,第二组为个案编码,第三组为案主编码,第四组为内容编码,各组编码之间用“-”号隔开。譬如:“sp-c31-b.c-b”表示:与食品(sp)相关的个案31(c31)中案主——男孩c(b.c)对于话题b(b)的陈述或看法;“jy-c4-m.h-c”表示:与教育(jy)相关的个案4(c4)中案主——母亲h(m.h)的对于话题c(c)的陈述或看法。
㈢.分类整理 第一次分类整理,以各类个案和案主为分类的轴心,将每个个案中案主对于9大类问题的陈述或看法一一列出并编码;
第二次分类整理,以问题的类别为轴心,将每个个案中案主对于各类问题的陈述或看法归类、整理并编码。
第三次分类整理,以每个个案中案主的陈述或看法反映的问题为轴心,在每个类别中再次进行归类、整理并编码。
㈣.定性分析
在编码分类的基础上,课题组根据所掌握的个案资料,分物质需求(包括食品、衣着、家居、教育、医疗5大类)和精神需求(包括心理、兴趣、亲情、社交、期望)分别对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状况与需求进行了定性分析和政策评估:
图2:上海课题定性研究的框架结构
二.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状况与物质需求
首先,在分类编码的基础上,课题组根据所掌握的个案资料,分食品、衣着、家居、教育、医疗5大类分别对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状况与物质需求进行了定性分析和政策评估:
㈠.食品 1.在上海市贫困家庭的生活费消费中,恩格尔系数是很高的。三口之家家中一个月的食品开支大约在300—450元(sp-c17-f.k-a、sp-c31-m.c-a、sp-c18-f.x-a)。加上周一到周五中午在外用餐,仅孩子在学校吃午饭就要80—90元(sp-c27-m.s-a、sp-c17-b.k-a、sp-c23-g.x-a、sp-c26-m.h-a、sp-c33-m.m-a)。所以,贫困家庭一个月的食品消费要达到500以上(sp-c25-f.y-a),占贫困家庭生活费开支的50—60 %,有的甚至达到70左右。但是,如果从营养的角度来看食品的质量,仍然不尽人意: 家里的伙食有时好,有时差,爸爸收入不高。(sp-c9-b.l-b)
家里吃的有时候好,有时候差,在我妈妈发工资的时候就吃得好点,平时不
发工资时就吃得差。(sp-c31-b.c-b)
确实,在食品消费上,贫困家庭是很抠门的,因为在经济上他们实在没有回旋的余地,多花一分钱也要算计算计。于是,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21 篇3:定性研究报告 篇4:案件审理调研报告
提高案件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及建议
调研报告
作为调查处理违犯党纪政纪案件的必经程序、最后环节——案件审理工作,是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及办案程序在调查结束后,所进行的审核工作。案件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对违纪人员的处分是否恰当。切实坚持案件审理制度可以保证案件质量,使所办案件经得起检验,对于正确执行纪律和维护纪律的严肃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谈一下案件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
一、牢固树立做好案件审理工作意识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是对调查结束的违犯党的纪律和行政纪律的案件,所进行的审核处理工作,同时肩负着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的职能。特殊的工作特别要求审理人员,要有坚强的党性和高度的责任感。坚持原则、刚正不阿、秉公办案、不徇私情,敢于同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作坚决斗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主观臆断,坚持调查研究,不偏听偏信,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要耐得住寂寞能坐、守得住关口有原则、有超凡的胆识敢斗争。因此审理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做好审理工作的意识,才能在原则面前能坚持、在压力面前不退缩、在委屈来时能承受。
一是深刻认识案件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案件审理工作的责任感。每一个案件审理工作人员,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从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高度,来认识案件审理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案件审理工作的责任感,用严格的审理、严肃的执纪保证案件质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二是有“四心”准备增强做好审理工作的自觉性。一要全心全意工作,对纪检监察事业有“热心”。有一句话说的好“你对工作以什么心情工作,也将回报给你什么心情。”带着不良情绪去工作,只会越做越乱越做越忙,如果对工作充满热情,带着愉快和信心去工作,必然收获多效率高。案件审理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在阅卷和钻研法律、法规、政策等书面资料,没有十分的热情坐不住、看不进,觉得枯燥无味,必将“工”无所获,相反带着热心去做,弄懂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难题、处理一个案子,心情也会无比舒畅。二要扎扎实实工作,对审阅案卷有“耐心”。阅过案卷资料后能否对整个案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否确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最终作出准确的定性、量纪,给予违纪人员以恰当的处理,全在一“看”之间,因此必须要耐心、细致注意点滴,寻找联系,解开一个个疙瘩,使案子变得清晰明了。三要公平公正的处理每一起违纪案件,充分体现一颗“公心”。每一起违纪案件从初查、立案、审理、审批等各个环节除正常的认识上偏差以外,可能或多或少的受到外界的非正常干扰,这就要求我们审理人员必须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实事求是精神,时刻保持公正的立场,不偏不倚的提出审理意见。四要心平气和工作,对违纪人员有“诚心”。即使是犯了错误也有自己的权利,不满或申辩、申诉作为审理人员必须切实保障他们的这种正当权利,与他们接触时要做到心平
气和,认真做思想工作,坦诚与之交换意见,听取他们的申辩,消除查办处理与被处分人员之间的误会、矛盾,使他们深刻认识所犯错误,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三是树立六种意识,努力提高案件审理工作水平。树立政治意识、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干好工作的思想深度,从审理工作的好坏关系、纪检监察工作是否有效的高度,增强做好审理工作的使命感。树立质量意识,提高依纪依法审理案件的工作水平。树立公正意识,从切实保障党员和监察对象的权利的角度,做好审理工作。树立政策意识,多学习、深探究,推进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程。树立监督意识,强化审理内部监督的职能作用,处理好复杂的“人”“事”关系,建立完善内部监督、协调机制。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开拓审理工作新思路,建立健全“乡案区审”工作制度,探索“公开审理”的工作方式。二、深入把握案件审理工作核心
始终坚持把提高案件质量作为审理工作的核心和首要职责任务,并在案件审理的每一个环节,时刻想到这一点、时刻牢记这一点,既严肃惩处违纪行为,又注意保护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并在工作中重点把握三个方面、处理好三个关系,使查办的案件做到组织满意、各方认可。
一是坚持原则、秉公执纪。处理好严肃执纪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既不能因为查办了一批违纪的领导干部,使一个地区的工作处于瘫痪,也不能因为怕影响地方经济发展,而对违纪违法行为置之不理。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能,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秉公执纪惩处违纪干部,警示广大党员干部更好的工作、更严格的要求自己坚持原则,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从而有力的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是坚持依纪、依法办案,处理好严肃执纪与保护干部的关系。纪检监察机关担负着“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干部的职能,在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从而更有效的发挥案件查处的治本作用,对每一个案件的处理,都要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四”字办案基本要求,做到不偏、不错、不软、不过,使被处分人员吸取教训、受到教育。三是讲政治、顾大局,处理好严肃执纪与区别对待的关系。既保证严肃纪律的执行,又注重区别对待宽严相济,给犯错误党员干部一个改错的机会,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为地方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案件审理工作职能,做到社会、政治和经济效果的有机统一。
上一篇:家属助廉家属发言表态(共7篇)
下一篇:强化岗位职责 发挥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