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验检测人员岗位职责
1.1检测项目负责人
应具有相应专业的中级技术职称,从事工程检测工作的年限符合相关规定,负责本检测项目的日常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其岗位职责如下:
1.1.1编制本项目作业指导书、检测方案等技术文件;
1.1.2负责本项目检测工作的具体实施,组织、指导、检查和监督本项目检测人员的工作;
1.1.3负责做好本项目环境设施、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1.1.4负责本项目检测设备的校准或检测工作,负责确定本项目检测设备的计量特性、分类、校准或检测周期,并对校准结果进行适用性判定;
1.1.5组织编写本项目的检测报告,并对检测报告进行审核; 1.1.6负责本项目检测资料的收集、汇总和整理。
1.2技术负责人:
1.2.1全面负责本公司技术工作管理,贯彻执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及相关要求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
1.2.2负责本公司技术作业指导文件、技术记录表格、第三层文件的批准及相关体系文件的审核;
1.2.3负责新开展项目的提出、论证审批工作;
1.2.4组织有关人员解决检测活动中的技术问题,并保证资源的提供; 1.2.5制定本公司员工年度培训、考核计划;
1.2.6审批年度质量监控计划、参加能力验证计划与检测机构间比对计划; 1.2.7审批期间核查计划、方案、作业指导书及不确定度报告;
1.2.8制订技术改造的措施和方案,并负责规划措施的论证和审定工作。 1.2.9负责检验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及其资格的确认; 1.2.10负责环境设施的配置、改造或维修报告的审批;
1.2.11批准允许偏离的申请,批准仪器设备量值溯源计划,批准标准物质报废申请。 1.2.12主持选择合格的分包方,审批分包方评审结论和合格分包方名册; 1.2.13 审核供应品和服务采购申请中的技术内容; 1.2.14主持不符合工作的评价;
1.2.15审批仪器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确保量值溯源。
1.3质量负责人:
1.3.1 全面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改进工作,有权制止任何不符合管理体系要求的各种行为,贯彻执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及相关要求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
1.3.2 组织人员进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管理性文件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及确保体系文件的有效性,并审核《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
1.3.3制定管理体系文件宣贯计划,按照计划组织宣贯;
1.3.4 及时处理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符合并组织验证,或及时反馈给公司经理和技术负责人;
1.3.5组织本公司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负责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并组织内审,签发审核报告;
1.3.6 主持服务客户工作管理,审批客户监视申请和客户反馈处理意见;
1.3.7 组织处理检验工作中的申诉和投诉以及质量事故,组织调查客户申诉和客户投诉的处理;
1.3.8 参与检测任务的安排、检测方法及设施环境的确认,参与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及审核工作;
1.3.9 审核并组织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1.3.10 策划管理评审,编制管理评审报告;
1.3.11 负责质量记录格式及质量记录的审核工作及允许偏离申请的审核。
1.4检测员:
1.4.1 熟练掌握所从事的检测项目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做好检测、数据处理和演算,负责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检测数据的正确性负责;
1.4.2 严格按检测标准/作业指导书等开展检测活动,检测前必须认真检查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样品状态等是否正常,确保检测条件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1.4.3 主动接受监督员的监督,提供满足法定要求和客户合理要求的服务;
1.4.4 做好检测过程的原始记录,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检测依据的技术标准、检测方法标准,使用的设备名称及编号,实验环境条件、检测过程的记录及结果;
1.4.5 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负责日常维护;掌握一般的仪器设备保养、检查和故障排除技能。当发现或怀疑仪器设备有问题时,及时向检测室主任报告并实施追溯和采取必要措施;
1.4.6 安全规范地开展检测活动,认真规范地填写原始记录。对有疑问的数据进行复验核对。如确有问题,应重新检测,并记录产生的问题和原因;
1.4.7 遵守本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并确保环境条件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 1.4.8 有权拒绝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压力和影响,科学公正的开展检测工作; 1.4.9 按要求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参加能力验证与检测机构间对比,接受内部审核。
1.5样品管理员:
1.5.1 负责对各类检验样品入库时的外观、数量、封样标记完整性的检查及登记; 1.5.2 入库样品的分类存放,根据样品不同状态:“留样”、“待检”、“在检”、“已检”分别放置;
1.5.3 样品必须经过相应处理后,按有关规定保存; 1.5.4 做好各类样品入库记录,确保记录与样品相符;
1.5.5 保持样品室内环境条件符合要求,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1.5.6 超过保管期的样品应按规定处理,并做好记录; 1.5.7 遵守职业道德,不得任意挪用、串换检验样品; 1.5.8 样品丢失按责任事故处理。
1.6.内审员:
1.6.1 参加内审员培训,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内审要求;
1.6.2 按照质量负责人的安排参加内部审核工作,并严格按照内部审核依据开展内审工作;
1.6.3 尊重客观证据,如何记录被审核方的实际状态,保证审核的客观、公正,独立做出判断,不屈服于各方面的压力,忠实于得出的客观结论;
1.6.4 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及整改建议书; 1.6.5 对提交的审核记录及报告负责;
1.6.6 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1.7 质量监督员:
1.7.1 对检测人员的检测工作进行监督;
1.7.2 对检测的现场和操作过程、关键环节、主要的步骤、重要的检测任务以及新上岗的人员进行重点监督;
1.7.3 当发现检测工作发生偏离,影响检测数据和结果时,有权要求中止检测工作; 1.7.4 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检测工作提出复检要求;
1.7.5 发现结果存在问题时,有权建议停止检测工作; 1.7.6 配合技术负责人做好不符合项工作的调查分析。
1.8 设备管理员:
1.8.1 收集计量服务供应商资质证明材料,开展计量服务供应商评价,建立计量服务《合格供应商名册》;
1.8.2 负责对仪器设备的供应商的质量资质进行调查,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册》,制定采购文件;
1.8.3 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权制止任何违规操作行为; 1.8.4 建立主要仪器设备和量具的技术档案并负责及时更新; 1.8.5 制定仪器设备保养维护计划; 1.8.6 负责仪器设备维修、报废工作;
1.8.7 负责制定周期检定计划并按照计划及时送检,对设备加贴计量标识;
1.8.8 定期检查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校准情况,有权制止使用未检或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备和超过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
1.8.9 负责制定设备期间核查计划,按照计划实施核查。
1.9 资料员:
1.9.1 负责各类文件、标准、资料的登记、分类、立卷、存档、建帐、保管、借阅、归还和作废文件经批准后的销毁工作;
1.9.2 负责记录控制工作,及时发布各种最新记录格式信息,收集归档各类记录; 1.9.3 负责检测报告的复印、装订、盖章及有关资料的存档管理; 1.9.4 有权拒绝任何违反保密要求的各种文件资料借阅、复制行为。1.9.5 负责资料室内的环境卫生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1.10 授权签字人:
1.10.1 对检测报告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有权拒绝签发不符合要求的检测报告; 1.10.2确保检查报告认可/认证标识的使用符合认可/认证的要求; 1.10.3 对授权签字领域的报告签字。
第2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考题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考题(岩土A卷)
一、单项选择题 (在给定的选项中,选出正确者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1.岩石吸水性试验中不规则试件的吸水率是规则试件吸水率的几倍(D)。(A)8倍(B)6倍(C)4倍(D)2倍。2.影响点荷载试验成果最关键的因素是(D)。(A)试件含水状态下;(B)试验数量;(C)试件形态和尺寸。3.岩块变形参数主要采用哪种试验方法获得(A)。
(A)单轴压缩试验;(B)单轴抗压试验;(C)三轴压缩试验;(D)直接剪切试验。4.承压板法试验一直是评价岩体变形特性的主要方法,一般只限于测量(B)。(A)岩体内部变形;(B)岩体表面变形;(C)深部岩体变形;(D)浅部岩体变形。
5.对于孔底应变法测试中应变计的安装,规定检查系统的绝缘值不应小于(D)欧。(A)20(B)30(C)40(D)50。6.规程中规定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直剪试验中垂直载荷分(D)级施加。(A)810级(B)35级(C)7级(D)6级。
7.规程规定在现场结构面抗剪试验中,试件尺寸尽可能采用(A)。(A)70cm³70cm;(B)50cm³50cm;(C)60cm³60cm;(D)80cm³80cm。8.关于岩体应变观测描述错误的是(D)。
(A)在潮湿环境下,要使用防潮性能好的胶基应变片和抗潮性强的粘结剂。(B)同一台应变仪的导线种类、规格、长度和引线路径均需相同。
(C)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片和补偿片的引线宜采用双线制。(D)同一组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可以不相同。
9.土粒级配曲线越平缓,说明(B)。(A)土粒均匀,级配不好(B)土粒不均匀,级配良好(C)土粒均匀,级配良好。10.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指标是(C)。(A)孔隙比、天然含水量和饱和度;(B)孔隙率、相对密度和密度;(C)天然重度、天然含水量和相对密度。11.分析饱和粘土的短期稳定和短期承载力问题,应选择(C)。
(A)固结排水强度指标;(B)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C)不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
12.如果土中含有有机质,采用烘干法测量其含水率时,烘干温度应控制在(A )。(A)65~70(B)85~90;(C)105~110。
13.直剪试验分为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试验,下列(A )可以进行快剪试验:(A)粘土;(B)砂土;(C)粉土。14.粘性土样在进行固结试验前,应采用(C)。(A)水头饱和;(B)毛细管饱和;(C)抽气饱和。15.下列试验中,可以采用风干样的是(B)。(A)含水率试验;(B)颗分试验;(C)土粒比重试验。16.酒精燃烧法测得的含水率一般(B)烘干法测得的含水率。(A)大于;(B)小于;(C)等于。
17.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对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土的重度应选用(C )。(A)饱和重度(B)天然重度(C)浮重度;(D)平均重度。
18.振冲法加固软粘土地基,下面那种说法正确(B )。
(A)以挤密作用为主;(B)以置换作用为主;(C)以固结作用为主;(D)以压缩作用为主。
19.单桩压重法载荷试验的压重量一般应大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C )。(A)0.5倍(B)1.0倍(C)1.2倍(D)2.0倍。
20.十字板试验时应控制十字板头转速为(B)。(A)1°/s;(B)1°/10s;(C)10°/s;(D)1°/min。21.单桩静载试验Q-s曲线上各种荷载值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C)。(A)比例界限荷载大于屈服荷载;(B)屈服荷载大于极限荷载;(C)极限荷载大于屈服荷载;(D)极限荷载大于破坏荷载。
22.灌砂法检测地基原位密度采用标准砂的原因是(C)。(A)易于灌入(B)易于保存(C)散体密度较稳定(D)不易受潮。
23.饱和粘土地基桩基检测开始时的地基休止时间应为(D)。(A)3天;(B)7天;(C)15天;(D)25天。24.声波接受换能器的作用是(B)。(A)电能向声能转换;(B)声能向电能转换;(C)电能向波的动能转换;(D)波的动能向电能转换。
25.土工合成材料的功能很多,归纳为七种,其中有(B)。(A)防腐功能(B)加筋功能(C)清洁功能(D)防火功能。26.土工合成材料具有防渗功能,下列材料中用于防渗的材料是(B)。(A)土工织物(B)土工膜(C)土工格栅(D)土工格室。
27.条带拉伸试验中,拉伸速率为(B)。(A)50 mm/min(B)20 mm/min(C)100 mm/min;(D)10 mm/min。28.延伸率计算中,试样的拉伸伸长量是指试样从开始受力拉伸到(D)的长度。(A)对应第一拉力峰值时;(B)屈服时;(C)断裂时;(D)对应最大拉力时。
29.完整的土工膜,其渗透系数不大于(C )。(A)10cm/s;(B)10cm/s;(C)10cm/s;(D)10cm/s。30.单位面积质量检测中,为使检测成果便有代表性,规范要求试样数量不少于(D)。(A)3个(B)5个(C)6个(D)10个。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少答选对者每项1分)1.岩体基本力学性质包括(ABC)。(A)岩体的变形特性(B)岩体的强度性质(C)岩体的破坏特性(D)岩体密度。2.岩石的吸水性采用哪些指标表示(ABC)。(A)自然吸水率;(B)饱和吸水率(C)饱水系数;(D)含水率。3.对岩石抗压强度影响的因素有(ABCD)。(A)试件形态的(B)试件的高径比(C)试件的端部约束(D)试件尺寸。4.岩石抗剪试验方法有(BD)。(A)快剪试验;(B)直剪试验;(C)双轴试验;(D)三轴试验。5.反映水工建筑物载荷重复的加(退)压循环的主要加压方式有(BCD)。
(A)小循环加压法;(B)逐级一次循环加压法;(C)大循环加压法;(D)逐级多次循环加压法。6.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普遍、技术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应力测量方法为(AC)。(A)钻孔套心应力解除法;(B)孔壁应变法;(C)水压致裂法;(D)孔底应变法。
5-1
1-167.除剪切流变试验外,在常规的岩石剪切试验中,大致分(ACD)施加剪切载荷。(A)快速剪切法;(B)慢速剪切法;(C)时间控制法;(D)变形控制法。
8.影响岩体波速测试的主要因素包括(ABCD )。(A)换能器与测试岩体之间的耦合好坏;(B)测试系统的零延时值;(C)测时方法;(D)测时标准。
9.判断土的密实状态的指标有(BD )。(A)最大干容重;(B)孔隙比;(C)饱和度;(D)相对实度。10.下列哪些关于粘性土稠度的说法是错误的(CD)。
(A)塑性指数表示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率的变化范围;(B)同一种土液性指数越大,含水率越高(C)碟式仪测试的是土的塑限值(D)塑限是流动状态与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11.以下关于土的渗透性描述正确的是(BD )。(A)渗流速度为其实际流动速度;(B)水在土中的渗流速度与水力梯度成正比(C)测定粘性土的渗透系数宜用常水头法;(D)渗流力的大小与水力梯度成正比。
12.评价土的压缩性指标主要有(ABD )。(A)压缩系数;(B)压缩指数;(C)泊松比;(D)变形模量;(E)孔隙比 13.三轴压缩试验测定的土的强度指标包括(BC)。(A)正应力;(B)内摩擦角;(C)粘聚力;(D)轴向应变。14.测量土的含水率的试验方法有(BD)。(A)环刀法;(B)烘干法;(C)虹吸筒法;(D)酒精燃烧法。15.现场测试土的密度的方法包括(AB)。(A)环刀法;(B)灌砂法;(C)蜡封法;(D)比重法。16.烘干法测试土的含水率,可能产生的误差包括(BCD)。(A)试样不饱和;(B)试样的代表性不够;(C)试样未达到恒重就从烘箱中取出;(D)试样称量不准。
17.轻型动力触探适用于(AB )填土?(A)粘性素填土;(B)冲填土;(C)粗粒填土。
18.单桩水平载荷试验能测定(BC )。(A)桩身的完整性;(B)地基土的水平抗力系数(C)单桩水平承载力。19.防渗墙质量检测方法有(ACD)。(A)注水试验;(B)十字板试验;(C)探地雷达;(D)静力触探。20.地基原位试验结果中需要进行杆长修正的是(AD)。(A)标准贯入(B)静力触探(C)十字板试验(D)动力触探。21.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有(BCD)。(A)单桩静载试验(B)低应变法动力试验(C)高应变法动力试验(D)钻芯取样试验。
22.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取决于(BC )。(A)夯锤体积;(B)夯锤落距;(C)夯锤质量。
23.地基土的破坏形式有(BCD )。(A)压密破坏;(B)整体剪切破坏;(C)局部剪切破坏;(D)冲剪破坏。24.关于单桩完整性检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
(A)高应变法是基于杆的一维波动理论;(B)低应变法是基于杆的一维波动理论;(C)声波透射法是基于杆的一维波动理论;(D)钻孔取芯法是基于杆的一维波动理论。
25.下列材料中属于土工合成材料产品的有(ACD )。(A)土工格栅(B)土料(C)土工膜;(D)塑料排水带(E)外加剂。26.土工合成材料具有反滤功能,主要产品有(AB)。
(A)无纺土工织物;(B)有纺土工织物;(C)土工格栅;(D)塑料水带;(E)土工格室。
27.土工膜现场焊缝检漏常用方法是(BD)。(A)剪切法;(B)充气法;(C)剥离法;(D)真空法。28.影响材料耐久性的因素除光照处,还有很多,包括(ABCD)。(A)酸;(B)碱;(C)高温;(D)干旱。29.两种土工织物的垂直渗透系数相同,但它们的厚度不同,则(BC)。(A)厚度大的材料透水率大;(B)厚度小的材料透水率大;(C)厚度大的材料透水率小;(D)厚度小的材料透水率小。
30.可用于加筋挡土墙的加筋材料有(ABD)。(A)土工格栅;(B)塑料排水带;(C)有纺织物;(D)土工加筋带。
上一篇:运营管理部 岗位职责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