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岗位职责 测井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岗位职责 测井

第1篇:测井分工及职责

测井分工及职责 测井项目负责人: 测井一组组长: 组员:

测井二组组长: 组员:

具体分工职责及目标: 组长:

1、负责协调两组全部的对内对外测井任务的分配,做到高效安全完成测井任务

2、负责测井的外业资料质量及内业资料处理质量,重点是价款项目,要做到外业的资料处理解释符合规范要求

3、负责各项目测井报告的提交及资料的检查验收评级工作 4、负责测井仪器按规范要求按时刻度

5、负责培养测井技术人员,完成年内培养目标 组长:

1、负责各组按测井通知书和规范要求完成好测井任务,对测井安全负责 2、对外业测井资料的质量负责,杜绝不合格的测井资料 3、保持测井仪在正常工作状态,杜绝仪器带病外出工作 4、负责放射源外出测井的安全 操作员、解释员:

1、负责按测井通知书和规范要求完成测井任务,对测井原始曲线质量负责 2、负责现场解释,参与现场验收工作 3、负责现场资料的完整和正确

4、参与室内资料解释和评级验收工作

5、年内完成二十个孔以上的室内资料解释整理验收工作

6、负责培养操作员,年内使他们能基本上掌握测井仪的操作工作 室内解释员、操作员

1、参与现场测井仪的操作

2、参与现场测井资料的解释和验收 3、负责现场测井资料的完整和正确 4、参与室内资料的解释和评级验收

5、年内独立完成十个钻孔以上的野外资料采集、现场解释工作,独立完成十五个以上钻孔测井资料的室内处理解释和验收工作 司机

1、负责测井车辆的行驶安全,以及中途停住的安全,尤其是放射源的安全,做到勤检查 2、负责测井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车辆能随时处在待命状态 3、兼职测井工

4、遵守驾驶、文明驾驶、杜绝违章。 2009年9月

第2篇:测井技术

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简称测井,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一。石油钻井时,在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又称完井电测,以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这种测井习惯上称为裸眼测井。而在油井下完套管后所进行的二系列测井,习惯上称为生产测井或开发测井。其发展大体经历了模拟测井、数字测井、数控测井、成像测井四个阶段。

通常地球物理测井,把利用电、磁、声、热、核等物理原理制造的各种测井仪器,由测井电缆下入井内,使地面电测仪可沿着井筒连续记录随深度变化的各种参数。通过表示这类参数的曲线,来识别地下的岩层,如油、气、水层、煤层、金属矿床等。

对石油工业来说,在勘探期间寻找新油田的测井称勘探测井,内容有:①地层倾角测井(了解地下构造及沉积构造);②饱和度测井(识别岩性、油、气、水储集层);③电缆式地层测试(对油、气、水储集层进行测试)。

在开采过程中的测井称开发测井。主要测定井下油、气、水层的岩石物理性质,监测各油层的工作情况,检查开发井的技术状况等,是开发井采取作业措施和进行油田开发调整的重要依据。内容有饱和度测井、生产测井、工程测井。

第3篇:测井艰辛

解秘石油测井人的艰辛

文 / cfwriting

十月中旬不知不觉间悄然降临,这个日子对于面临毕业的尤其是石油、地质院校在校大学生意义重大,因为一年一度的石油系统校园双选会按照往年经验会在这个时间举行。鉴于石油行业是个艰苦行业,受国家照顾,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其它石油企业每年会选择国庆过后到各高校招贤纳才,这倒免去了该行业的莘莘学子四处奔波求职之苦。

即将走上招聘会参加面试的准石油人,或许正面对学校那玲珑满目的招聘单位而拿捏不准下嫁何家,或许还在为考研还是就业而茫然失措,或许在勾勒自己的人生宏图、“石油梦想”本文笔者介绍自己所经历的、体会的、了解的石油测井人的艰辛,以期对那些尚身处象牙塔里的石油测井行业的栋梁们,能够对自己将所从事的神圣职业增加一点感性认识,尽量正确的作出自己的明智抉择,合理的制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若果能如此则幸矣、足矣!

首先非常欢迎大家加入石油测井行业,石油测井行业是个重要而光荣的行业。石油测井(或称为地球物理测井)于1993年被石油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评选为石油十大学科之一(其他的十大学科为:油气地质勘探,应用地球物理,钻井工程,油气田开发与开采,石油加工,海洋石油,油气集输与储运工程,石油钻采机械与设备,油田化学)。有寻找油气的“眼睛”、油田开发的“医生”之美誉的石油测井在油气的勘探、开发以及工程应用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油气的勘探开发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石油测井是个技术含量高的、综合性强的学科,其涉及物理学、地质学、数学、计算机、电子技术等等知识,而且物理学中的前沿技术基本都能应用到测井行业中,像几年前在医学上广泛应用的给人体做CT的核磁共振技术,“嫁接”到测井行业便发展了核磁共振测井测井技术,可以用来给地球做CT。石油测井凭借几只下井仪器和处理软件就能够“看清”地下数千米深的地质概况,还能划分油气水层、计算地下储层流体的储量等等,这不能不令人叹服其技术含量之高、应用价值之广,这也就是石油测井这个行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原因之所在!

然而,石油测井尽管在油田无可替代、不可或缺,其在油田的地位却并不高。测井公司在油田只是一个处级单位(中油测井CPL除外,是个局级单位,中石油其他测井公司以及中石化、中海油所属的测井公司均是处级),各油田经理等领导班子基本都是出身地质、物探(最典型的“大官”当数地质出身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物探出身的政治局常委***),而测井鲜见有什么在政治上颇有分量的领导(据说有位测井出身的从政做到某省的书记,也许是空穴来风,反正没有查实)。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局面,是因为测井的局限性决定。

测井一直以来被人讥之为“一孔之见”,“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诚然,这些都是事实,测井学科的使命就是了解井中的地质以及尤其情况,尽管现在推出了测井多井评价技术,但是和物探、地质相比,其探测的信息量少而且片面,用专业术语表述就是横向分辨率太低。而自古就有将略之才应具备“胸中自由雄兵百万”,这“雄兵”主要就是地质家心目中的对整个油田、区块的地质构造详细、宏观的了解,物探的优势是在整个区域寻找含油气构造,这也就构成了他们领导者的先决条件。

此外,在一些重点井段测井资料只是作为辅助参考信息,一方面测井仪器本身的性能精度不够,另一方面测井解释技术的可靠性不高,第三测井曲线的质量与操作人员的经验有关,解释成果也与解释人员本身的知识经验有关。而且我总觉得在地质家眼里,测井所计算的储层参数很不可靠,试想地下的储层复杂多变,孔隙空间也是变化多端,测井居然能够计算出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这在地质学家看来不可思议!况且在地质家的词汇中,很少用肯定性的用语,并且忌讳肯定性结论,基本上是“可能”,“也许”等不确定性的模糊结论。肯定的结论在学术上会招来争议会被认为轻率不负责任,在油气勘探中也会惹来无穷的麻烦,说不定会身败名裂、仕途终止。所以测井资料在地质家眼里分量不够中,有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也就注定测井是个服务性行业,也就是所谓的“乙方”。和钻井、物探公司的“乙方”不同,钻井是一线老大,在井场拥有绝对的权利,物探凭借其横向分辨率优势也为自己争得发言权利,唯独测井有点不高不低、两头受气、人微言轻的味道。

看了上述文字,也许读者会很失落,满怀的雄心壮志刹那间飞流直下,灰飞烟灭了!但是,我觉得这样就灰心失意完全没有必要。测井行业自1927年诞生以来,迄今已经走过了八十余年岁月。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积淀发展,终于跻身石油十大学科之一,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颇成火候的行业。测井所计算的储层参数是必求的参数,测井综合解释成果图也是作为最终确定油气开采的重要参考之一。虽然没有地质、物探、钻井那么惹眼,但是并不代表测井可有可无、用处不大。至于在油田的地位问题,其实这并不是很重要,一个领导者需要多方面的才华,专业技术只是其中一种,况且作为统筹油田各项事物的领导者,没有测井知识为支撑,也是无法做好管理的,至少测井这个行业是无法管理好的。其实,人这一生如果能做好一件事情也就足够了,有的测井专家穷其一生研究Archie公式,使得孔隙度的计算更加符合实际地层状况,精度更高,实用性更广,这也可以说推动了测井学科的发展,尽管其工作看似很低微、不起眼。所以,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重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石油测井虽然有诸多相对不利的因素制约,但身为石油主干专业,油气勘探开发的主力军之一,需要广大测井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奋发图强,在圆满完成甲方提出的各项要求的同时,也能够推进测井行业的快速发展!

讲了石油测井在油田的总体地位和待遇后,言归正传,下文笔者谈谈现实中活生生的测井人的生活、工作情况。

在我看来,测井作业可以分为两大类:室内和野外。室内作业主要包括测井数据处理、采集,仪器维修,以及涉及测井的科研制造工作;野外主要是野外数据采集。其实,更多的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尤其男生)需要去一线测井,也即下小队锻炼。其一,野外测井的需求量大,需要大批的操作人员奋战在前线测量原始数据;其二,刚毕业的大学生久居象牙塔,娇生惯养、安逸够了,去野外让荒山野岭、穷山恶水杀杀他们的傲气,风吹日晒、冰封雪冻磨磨他们的骄气,这些历练对于他们日后的工作很有好处;其三,对于男生而言,去野外除了锻炼体魄、意志外,更多的是能够获得实惠——大把大把的钞票,这个也许才最现实,是年轻的小伙子忍受野外的荒芜和孤寂的动力之所在吧!据说,很多测井公司在新引进毕业生去小队实习期间,只给基本工资,每个月发工资时老员工手里厚厚一踏诱人的人民币,会让不少新员工产生强大的野外工作****!因为没有精神动力,可以想象很多不知“苦”为何字的80后很难接受野外工作的强大的失望和落差!

石油行业是个很现实的行业,金钱往往和付出成正比。所以去野外就得吃苦,吃苦这个词很多人没有真正经历过,所以缺乏了解。石油行业是个“高科技、高效益、高风险、高回报”的职业,石油测井自然毫无例外。“高科技、高效益、高回报”就不需我在这里赘述了,笔者只想讲讲“高风险”——石油测井野外作业的四大风险。

第一,交通风险。油田流传一句顺口溜:冻不死的采油工,跑不完的测井工。它真实的道出测井工人的辛酸,那就是长年累月、不分昼夜的在野外奔跑!前文已经说过,在一线钻井说了算。钻井工人其实更辛苦,一口井钻完需要数月,期间一直呆在野外与荒山为伴,其辛苦无法用言语描述。所以,为了早点完工,钻进队会抢在白天、节假日之前把井钻完以便休息或者回家过节,完井后要及时测井,并且钻井量越大,测井任务繁重,所以很多时候测井时间决定于钻井队的工期快慢。因而,测井工人会在晚间气候不好的时候出工,更为致命的是,井场离测井公司基地很遥远,而且去井场的道路非常简易,基本都修建在山坡沟壑之间,地势险峻,庞大的测井车根本不好行驶,交通便成了一大安全隐患。在测井队司机和绞车工(主要下放、提升测井电缆)一般由一人兼任(现在测井实行承包制或者叫单井包干制,也即测井完成资料验收合格后,测井队成员就可以分红,要分得到更多金钱,显然人越少越好,所以现在有个趋势,那就是测井队尽量在精简人员,绞车工和司机一人承担)。绞车工和操作员非常辛苦,测井期间一只要呆在仪器车,直至测井完成,中间没有休息时间,在完成测井工任务后司机顾不上劳累继续开车,由于严重缺乏睡眠,加之道路崎岖(尤其下雨、大雾、大雪等气候,行车更加危险。值得一提的是,适逢这些恶劣的天气,钻井队会很配合、很客气的把测井车辆迎接上井,但是测井完成后钻井队就不再过问测井收队、车辆行驶问题,路况不好也不再帮忙梳理),作业任务重、工期紧,行车事故悲剧便经常发生,这些惨像在很多测井公司内部公布,外人很少得知。

解秘石油测井人的艰辛

文 / cfwriting

第二,放射性源。提到放射性源,很多人会谈“源”色变,放射性源对人体有很大的辐射危害,能损坏肌肉,破坏人的组织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生殖细胞,长时间照射还会导致人的死亡。然而,尽管其危害性大,它却是测井离不开的“源”物质,因为密度、中子测井必须用到源,而孔隙度测井是每口井必测项目之一,所以每次上井都不可避免与“源”打交道。曾听说这样一个笑话,某测井队在操作人员现场安装放射性源时,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跑到百里开外的山坡下躲避,当装源人员要求帮忙时惊奇的发现身后空无一人!当然,现场装源有很多保护措施,比如装源人员要穿铅衣、铅手套、戴铅眼镜防辐射,装源人员会定时做体检,而且熟练操作放射性对人的辐射完全可以降低到最小。尽管如此,真心愿意装源的还是很少,很多人对这个东西还是存在畏惧心理。有人曾这样说过:“源”是天,谁也不敢捅破。源丢失可是意见特大安全事故,12小时内未找到,要上报国务院。如果测井意外的仪器遇卡,“源”落入井中无法打捞,只有封井,而且附近的百姓要迁居,因为“源”在地下会长久的腐蚀地下水,对人产生很严重的危害,这样的特大事故并不鲜见。所以,测井公司对“源”非常敏感、谨慎,非常害怕“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源”在测井公司有专人保管,从测井公司取出“源”,装“源”入灌,载源罐上井场,现场安装,测完卸源,装源回公司,交源入库,一些列程序必须小心谨慎,哪一个环节稍有差池,将会产生很恶劣的后果。而不少测井公司因为源的丢失或者使用不当而产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在少数!

第三,火工品安全。这主要是针对射孔作业,射孔被誉为油气勘探的“临门一脚”,在综合多种资料后最终确定油气开采层位后,通过射孔射开套管、地层,而采取地层中的油气。射孔说直白点,就是小型的井中爆炸。射孔弹拳头大小,威力相当惊人,能够穿透厚厚的套管钢板,并且深入打开地层,其威力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威力越大,自然危害性、破坏性也就越大。雷管、弹头等等,保管不到位,违规使用,炸药爆炸发威,就会导致一场大灾难。人在地震面前很脆弱,在射孔弹面前同样显得那么弱小和不堪一击!除此之外,还有“火”这一大危害。在井场是严禁“火”的出现包括抽烟。据说在塔里木油田,甲方监督一旦发现地上有烟蒂,不论是测井队还是钻井队所为,一律按人头罚款2000元!井场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不光井场,在后方基地也是对火、电非常小心在意,因为违规使用电器而引发火灾烧伤员工的事故也是经常发生的。

第四,测井作业安全。自踏入在井架那一刻起,危险就会存在。“钻塔巍巍压不倒铮铮铁骨”这只是诗人美好的祝愿罢了,现实中的井架却是导致很多悲剧的恶魔。即便是一颗很小的石子,从几十米高的井台上不慎落下,砸在其下作业人的头上,足以导致头破血流!一些大的铁器倒塌砸人轻则重伤,重则毙命!测井仪器的下井需要在井口完成,通过天地滑轮将重重的测井仪器下入井中,笨重的天滑轮高高悬挂在高空中——测井工人的头顶,似乎会随时吊将下来砸人。连接仪器也是在钻井台上完成,四周树立的钻杆、钻具也是令人毛骨悚然。当然,更令人害怕的就是测井仪器在井下遇卡、遇阻,不光工资奖金没有,还得把仪器打捞上来(尤其是带“源”的仪器),一般情况下打捞耗时耗力,井况条件不好,需要呆在井上数日甚至数十日(虽说现在的打捞工艺日益提高,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并不轻松)。当然,钻井队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测井仪器掉井、遇卡了,因为打捞期间他们什么事情也不干,睡觉完乐好不快活!苦的是测井人拿不到钱还要备受折磨,不光体力上的,还有甲方的压力、测井公司上级的压力,可谓吃力不讨好!另外,测井质量不合格也是测井队不希望看到的事情,资料验收不合格,资料处理解释就无法进行,必须重测。重测的结果增加仪器下井的风险,操作人员的继续劳累熬夜,井口工的愤怒(注:井口工一般都是雇佣当地的民工,主要任务是抬仪器,接仪器,他们辛苦工作资料却不合格,甲方就不会付账,他们自然也就没有工资,本来工资就不高的他们难免会牢骚满腹,怒不可遏。所以操作员、队长压力也很大。)所有这些测井作业安全会困扰着测井工人!

除了上述四大风险外,在野外测井作业的一线工人还会遭遇其他一些艰辛。比如说饮食问题,由于经常是通宵作业,吃饭问题很难解决,身处野外,无以充饥,测井队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是煮方便面。现在的测井车很人性化,里面配备供电设施和简单的烹饪设备,插上电就可以煮面条了。当然,如果赶上钻井队吃饭可以去队里的食堂吃一顿。还有饮用水,一般有油的地方会缺水,荒山野岭四处无人,喝水也得自备,像在长庆、塔里木等地区水很宝贵,饮用到不成问题,但洗澡、洗衣服等和南方比起来那就糟糕透了!还有,睡眠时间是最大的问题,测井任务重的话,一个月可能要一直呆在井上,测完一口马上转移位置,去其它井测井,睡觉在工程车中度过(野外测井至少出动两辆车,一辆测井仪器车,一辆供休息的工程车)。即便是回基地休整也是抓紧时间休息,因为在野外的体力消耗实在太大!当然,最最令测井工人(男生)头痛的就是婚姻问题,常年累月的奔跑在野外,无法顾家,夫妻分别,子女分离,家庭和婚姻是挡在测井人面前很不好跨越的屏障!(其实不光测井,石油系统其他行业都面临这这个棘手的问题。)的确,石油测井人的生活很艰辛!但是,和物探、钻井、录井的相比,测井要算得上最轻松、最体面的行业了!因为行业特点决定他们在野外呆的时间更长!况且,上述的四大风险也不是没法避免,交通安全问题很好解决,司机开车尽量缓慢,不疲劳驾车,路况不好请求钻井队支援不盲冲硬闯,山区行车稳妥为先,闹市不超速,行车过程中系好安全带,不一心二用专心一意开车等等,交通事故完全可以避免。放射性源其实不非那么可怕,熟练的装源人员在30秒内能够装好源,加之保护措施,放射性基本对人体没有什么太大的辐射。而且,测井公司为了保护年轻人的健康,未结婚或者结婚未生育的年轻员工不让装源。装源人员还可以得到不菲的经济补偿和医疗检查以及修养(据说现在好像装源的待遇下降了,以往装一次源公司补助二到三千元,并且放假三天,现在只有一千多元,难道是经济危机的影响还是装源的人多了?)火工品安全、规范操作,射孔弹不会无缘无故爆炸,正确使用火、电,火灾也不会平白无故的爆发。而且现在的井场都是提倡“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安全隐患基本上可以杜绝。测井施工安全,那更加可以预防了,劳保上岗,三穿一带(穿工衣、工裤、手套、戴安全帽),并且严格按照测井流程操作,不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测井资料都可以得到保障。至于野外的睡眠、饮食等其他客观因素,年轻人应该可以坚持下来,其实大多数适应能力很强,而且很多潜能可以挖掘,有时想想老一辈的石油工人在那么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为祖国的石油勘探事业而顽强的拼搏,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比如吃苦耐劳,埋头苦干,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发愤图强等等。婚姻问题只有靠缘分了,能够找到支持、理解自己并且有着相同价值取向的女孩为妻,不能说不是意见幸运的事情。不过,当今社会这样的女孩是不是太少了点?

以上主要是针对野外作业而言,室内作业相对而言比较轻松。资料处理和解释与解释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经验有关,对于验收合格的原始数据处理,并准确划分油气水层以及求得储层参数,这是解释工作的核心内容。当然,解释最终成果需要经过甲方专家签字以及试油验证。在长庆油田甲方最近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那就是测井解释如若漏掉了油气层要对测井公司罚款惩罚,这主要是因为长庆油田在2015年年产量要达到5000万吨,目前产量为3000万吨,离集团公司的要求尚有差距,所以为了上产就不得漏掉任何一个产层。这个规定使得测井解释作业难度加大,解释中心的领导、解释人员也有不少压力。仪器维修主要要求电子电路理论知识扎实,能够排除仪器故障,修理、保养仪器,属于技术活,专业性较强。科研制造更加辛苦,技术攻关折磨人,不光有来自技术上的瓶颈制约,还有来自领导管理层的压力,不少科研人员没有节假日休息,通宵全身心奋战,一些大型项目的完成历时数载,不少科研人员体重急剧下降,而且惹上不少病痛,脑力的折磨比体力折磨往往更厉害!

解秘石油测井人的艰辛

文 / cfwriting

行文至此,相信不少读者已经对石油测井行业有了更加具体而详细的了解。笔者道出期间不为外人所知的艰辛,主要是为了让致力于石油测井行业的莘莘学子们能够充分做好思想准备,早早的采取一些准备措施,合理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自己的主攻方向,做好自己的人生定位,以后能够为石油测井这一光荣而又艰辛的事业而无怨无悔的奋斗!

行文最后,给即将参加“双选”、应聘工作的学弟学妹几点建议:

第一,工作单位无所谓好坏。别人觉得很好的单位对你不一定适合,别人觉得很差的单位也许对你很适合。工作的好坏不在别人的意见和感受,关键在于你自己的意向和追求。人各有志,不要在意别人的选择,也不要为自己的抉择是否正确而苦恼。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职业,坚持奋斗下去最重要。

第二,有人说油田是“牢房”,有人说油田是“天堂”,其实这是两种极端,更多人会觉得油田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充满艰辛也充满诱惑。明白这一点,就不要抱着太天真美好的发财梦,也不要从一开始就产生抵触厌倦的消极情绪。摆平心态,一步一步踏实走下去。

第三,关于学历和能力,我只想这样评价:同等重要。但是我内心深处还是会稍稍偏向学历一边,我坚持的观点:学历高总会有很多优势和机会,多读书总不是什么坏事,当然前提条件是学历一定要货真价实,掺不得半点水分;书一定要读活、读透,活学活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第四,这个社会关系、后台的确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真才实学和本分踏实以及一定的为人处世之道。这个社会还是很公平、公正的,成绩的取得需要花费时间、汗水乃至心血,不劳而获者迟早会被淘汰,投机取巧一时也许蒙混得过去,但投机取巧一世是绝对不可能的!

第五,最近读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经典哲学,剖有感触和新得,世间万事都是相互联系动态变化的。请记住三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009年9月27日

第4篇:核磁共振测井

核磁共振测井与录井对比

班级:勘查技术与工程07-1 姓名: 学号:070102140129 摘要:石油工程中的核磁共振技术是利用油和水中的氢原子在磁场中具有共振并产生信号的特征来探测和评价岩石特性。核磁共振测井是在井筒中测量井周地层的物性参数.核磁共振录井是在地而(钻井现场)分析岩心、岩屑和井壁取心的物性参数(随钻分析)。对同深度13 u井中的核磁共振测井孔隙度、渗透率参数与核磁共振录井分析岩心、岩屑和井壁取心样品得到的孔隙度、渗透率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两者虽存在定差异.但整体有较好的趋势致性。

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录井;孔隙度;渗透率

Abstract:The hydrogen atoms in oil and water are able to resonate and generate signals in the magnetic field,which is used by the 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technolo-gy 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to research and uate rock characteristics.NMR welllogging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physical property parameters of the strata in well bore,whereas NMR mud logging was used to analyze(while drilling)the physical propertyparameters of cores,cuttings and sidewall coring samples on surface(drilling site).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parameters obtainedby NMR well logging and those from analysis of the cores,cuttings and sidewall coringsamples by NMR mud logging in the same depth of 13 wells,these two methods are ofcertain difference,but their integral tendency is relatively good.Key words: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well logging;mud logging;porosity;permea-Bility 1基本原理

自然界元素的同位素中将近一半能够产生核磁共振r2,。核磁共振信号强弱取决于核的数量、核角动量和磁矩以及所处的环境。由于地层所含元素中,氢核的旋磁比最大,具有较高的丰度,所以,检测氢核的核磁共振信号比较容易。核磁共振技术的物理基础是利用氢原了核(质了’H)自身的磁性及其与外加磁场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强烈的相匀_作用,即共振。石油勘探开发中应用的核磁共振指的是氢原了核(’H)与磁场之问的相匀_作用,利用岩样孔隙流体中氢原了的核磁共振信号与其孔隙度成正比这一特性,来实现孔隙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成渗透率、自由流体指数及束缚水饱和度等多项物性参数的计算与测量。地层流体(油、气、水)中富含氢核,因此,核磁共振技术能够在油、气川勘探开发的多个领域(开发实验、核磁共振测井、核磁共振录井)中得到广泛应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采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测量岩层孔隙内的流体量、流体类型、流体性质以及流体与岩石孔隙固体表面之问的相匀_作用来快速获得储层内的孔隙度、渗透率、油气)饱和度、可动(束缚)流体饱和度、原油粘度、岩石润湿性等重要信息,为储层快速评价提供准确数据,进一步提高储层快速评价的可靠性。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的测量参数、测量原理以及仪器结构等均与核磁共振测井相同或相似,区别在于测井是在井下测井壁,而录井是在地面测岩心、岩屑或井壁取心。

2资料准备

胜利油Hi测井公司拥有MRIL,-C ,MRIL,-P型核磁共振成像测井仪,在胜利油区和外部市场测井200多日(部分井为斯伦贝谢CM R仪器所测),成功地解决了许多疑难储层的识别}a},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地层信息,诸如有效孔隙度、自由流体孔隙度、束缚水孔隙度、孔径分布、渗透率、油层水淹程度、剩余油饱和度、可采储量以及采收率等参数。胜利油川地质录井公司2005年从北京大学购置了UNIQ PRM型核磁共振录井仪,截止到2006年底,在胜利油区进行了88日井的录井分析,快速获得了地层的物性参数。为尽快地使核磁共振录井投入生产,我们组织了测井公司和录井公司的科研人员对测井和录井相同井段的核磁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为核磁共振录井的定额编制提供基础数据。

3孔隙度资料比较

NMR测量的卞要是地层孔隙介质中氢核对仪器的贡献,在解释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参数时,具有其它现场测量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本次分析只进行了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的比较分析,NMR录井分析只是在}i}r井(井壁)取心样品和岩屑样品与测井资料进行了

分析。NMR获取的地层孔隙度与其它方法的不同之处是根据Tz峰值的分布分为束缚水流体和可动流体孔隙度,比传统的解释方法更细化,更接近地层的实际,参数精度更高。

表1列出了在胜利油区地层相同少}段的核磁数据。3.1 }i}i井(井壁)取心样品的对比分析

井壁取心目前采用的是}i}i进式井壁取心器,井壁取心岩样的直径为23.8 mm,与实验 室岩心分析样品的直径(25.4 mm)较接近,故而放在一起进行分析。考虑到深度、地层层位、岩性、井位分布位置等因素,把13日井的数据分为常规砂岩、东营北带砂砾岩体、车西砂砾岩体3组进行比较分析。3.1.1常规砂岩里2,樊1

43、史12,营400的岩心样品岩性卞要为细砂岩、粉砂、砾状砂岩等。图1示出这4日井常规实验室分析孔隙度、核磁录井分析孔隙度与核磁测井计算孔隙度(简称为常规一核录一核测孔隙度)的比较。由图1可见,‘常规实验室分析孔隙度、核磁录井分析孔隙度与核磁测井计算孔隙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常规实验室分析孔隙度与核磁录井分析孔隙度的相关性更好。这是因为两种孔隙度测量的物理方法一致,所不同的是浸泡的溶液,‘常实验室分析孔隙度的分析方法是煤油饱和法,核磁录井分析孔隙度的分析方法是KC1溶液饱和法,而测井则是用仪器在地层的井筒中采集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到参数。相应地,测井更能反映地层实际,由它所得到的数据来自于只经}i}i井一次冲击破坏,A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中的岩石。‘常规实验室分析与核磁录井分析均在}i}i}取心的大样品上}i}i取小样品(25.4 mm)进行分析,或用井壁取心(也是一次破坏,只不过是在井下),样品处在常温常压下,岩样内部能量进行了释放,与地下高温高压环境有差异。

3.1.2东营北带砂砾岩体属于东营北带砂砾岩体的有4口探井,分别为盐22 ,沱174 ,沱 175 ,沱765 0图2示出了这4口井常规实验室分析孔隙度、核磁录井分析孔隙度与核磁测井 计算孔隙度的比较。由图2可见,除少数的核磁测井测量点的数值与核磁录井测量点数值不

一致外,大多数的变化是一致的,不一致的原因

可能由统计误差所致。3.1.3车西砂砾岩体属于车西砂砾岩体的有5日探井,分别为车7

3、车660、车66

1、车662 ,车663 0图3示出了这5日井常规实验室分析孔隙度、核磁录井分析孔隙度与核磁测井计算孔隙度的比较。由图3可见,核磁测井数据处于实验室与核磁录井分析数据之间,实验室测量的数据高于测井、录井得到的孔隙度数据,这可能与车西地区的地质沉积有关。该区离物源较近,岩石搬运距离短,磨圆程度差,导致泥质胶结物增多,使得实验室测量的总孔隙度增大,而核磁测井与核磁录井得到的孔隙度为有效孔隙度。3.2岩屑样品的对比分析

岩屑是及时认识地下地层岩性的直观资料,在不取心情况下,更是唯一的资料和标本。图4示出东营北带砂砾岩体岩屑样品核录一核测孔隙度关系曲线。整体上看,测井孔隙度比录井孔隙度偏大,原因是岩石经过}i}i头的研磨变成岩屑,大孔隙被部分破坏,因而测量的数值比真实值低。岩屑同时还受}i}i头类型、岩石胶结程度、岩石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

4渗透率资料比较

渗透率是衡量储层流体特征的卞要参数之一,它反映了地层允许流体流动和产出的能力。但渗透率是最难以确定的岩石物理特性参数,同时也是储层表征和开发最为基本的参数。储量计算中用的渗透率参数由实验室分析岩心到。确定核磁渗透率的方法是以T2分布为基础,通过T2截止值的选取计算可动以及束缚流体的体积,然后利用解释模型与经验公式计算

核磁渗透率。

图s示出常规砂岩岩心常规一核录一核测渗透率关系曲线。二者的变化趋势多数一致,个别点的不一致可能是解释模型带来的差异。整体上看,核磁录井、核磁测井渗透率比实验室测量的渗透率低。这是因为核磁录井、核磁测井渗透率均是通过公式计算得来,由于测量孔隙度有所差别,故计算出来的渗透率精度较低,但整体能够反映储层非渗透或低渗透的特征。与常规物性渗透率相比,核磁录井、核磁测井应是各个方向的液测渗透率,常

规物性渗透率则 是一个方向的气测渗透率。图6示出东营北带砂砾岩体岩屑样品核录一核测渗透率关系曲线。由于岩屑颗粒细小,无法在实验室进行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分析。长期以来,岩屑录井只是提供地层岩性岩相和层位以及油气水层等方面的特征资料,核磁录井则把岩数现了岩屑录井从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的质的飞跃。

5结论

1)岩心、岩屑样品分析的核磁录井孔隙度一般小于核磁测井孔隙度,但两者有较好的趋势一致性。

2)岩心、岩屑样品分析的核磁录井渗透率一般小于核磁测井渗透率,两者有一定的趋势一致性(岩心样品好于岩屑样品)。3)孔隙度的相关性、趋势一致性好于渗透率的相关性、趋势一致性;岩心样品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趋势一致性整体好于岩屑样品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趋势一致性。

4)岩屑样品核磁录井孔隙度和渗透率受样品代表性的影响较大,但整体变化趋势与核磁测井得到的孔隙度、渗透率参数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5)在井况复杂(如井壁极不规则、狗腿了井等)和地层复杂(如高温高压地层)的情况下,可用核磁录井获取的参数代替核磁测井。

参考文献: [1]肖立志.核磁共振成像测井与岩石核磁共振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2]石油测井情报协作组.测井新技术应用:成象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岩电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123.134.[3]土志战.国外核磁共振录井技术新进展[J ].录井技术.2004,15(3):13-16.WANG Zhizhan.The new progre of overseasmagnetic resonance[J].Mud Logging Technolo-gY.2004.15 }3}:13-16}in Chinese).[4]哀祖贵,赵文杰.何长春.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进行储层评价[[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3.23(3):204-207.

第5篇:测井报告

测井实习报告

学院: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620805

学号:62080506

姓名:马士军

时间:2011年10月29日

目录

第一章 大庆油田概述

第一节

大庆油田历史和大庆精神

第二节 测井公司企业文化 组织结构

第二章 测井的生产

第一节 测井的生产过程

第一节 野外测井的井场布置、操作过程、及现场验收标准

第三章

仪器介绍 第四章 测井曲线解释

测井解释所用测井曲线、解释方法、过程,及所用软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