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传染科护理岗位职责(共18篇)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传染科护理岗位职责(共18篇)

第1篇:传染科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发热门诊护士岗位职责

1在科护士长的领导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掌握“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坚守岗位。

2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实施标准防范措施和飞沫防范措施。必要时穿防护服,防护靴,戴防护镜。

3对于经预检分诊后由专人送达的病人,接诊护士引导病人进入诊室就诊。

4对于自行到发热门诊就诊的病人,接诊护士应为其提供医用外科口罩,并测量体温后引导病人进入诊室就诊。

5实行单人就诊。就诊病人多时,接诊护士引导病人有序候诊、就诊。6对疑似病人,应发放医用防护口罩,与其接触的医务人员及探视者均需戴医用防护口罩,指导其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并将卫生纸丢入密闭的医疗废物容器内,不得离开发热门诊。并及时上报保健科。

7每日负责隔离区工作的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体温监测并做好记录。8发现或可疑医院感染病例,遵医嘱正确留取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并报告院内感染科。

9对使用中的消毒剂按规定进行浓度监测,并指导护理人员正确使用。10.对护理人员、接诊病人及陪护人员进行卫生宣教、个人安全防护及管理。原则上限制陪护,若特殊情况需要陪护,必须指导陪护人员严格按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传染科主管班护士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病房全面管理,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及各项规章制度。

2负责全科日常工作,执行医嘱,查对医嘱,各项治疗及护理,病情观察,患者的处置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

3接待入院患者,安置病人,进行入院宣教,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执行护理措施,进行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做好护理记录。4负责检查医嘱的执行情况,负责各种特殊检查的联系工作。

5负责协助护士长进行药品,物品(包括一次性物品)请领,保管及检查工作,以确保抢救设备完好,药品齐全,无变性,在有效期内。6负责患者的会诊,检查,出院,转科等工作。

7保持护理站,治疗室,处置室,诊室,病房的清洁与管理工作。8负责查对发放口服药,做到发药到口,及时回收药杯,并清洗消毒。9负责无菌物品的清点,更换,消毒等工作。

10参加临床教学工作,负责实习护士及新职护士的带教工作。

11负责患者床单位的管理,包括保持病区清洁,整理床铺,患者被服更换,做好日常消毒隔离工作及终末消毒。

12协助患者进食,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13定期参加护理查房,了解患者病情及特殊治疗,提出护理措施。14分发留取标本容器,负责标本收集,记录液体出入量,监测体温,并绘制体温单。

15在护士长不在时,代替护士长行使管理职能。

传染科夜班护士岗位职责

1阅读医嘱本,交班本,体温本,查看护理记录。

2与主管班护士交接,清点备品及药品(包括毒,麻药)并登记。

3认真交接班,病危,病重,一级护理,长期卧床,新入院,特殊检查,有病情变化者床头交接班。

4查对医嘱,查化验单,检查单,并通知次日晨采血,特殊检查。5负责查对发放夜间口服药,并做好治疗护理记录。

6密切观察危重患者生命体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救助工作。

7做好晨晚间护理。

8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9负责急诊患者接待,安置病人,准确执行医嘱,并做好护理记录。10负责紫外线消毒并记录。

11负责采血,留取各种标本,更换引流袋,引流瓶,并做好记录。12整理护理站,治疗室,处置室,组织早交班。

传染科主管班护士工作流程

7:45—8:00 与夜班护士交接班,清点备品,床头交接,查看小黑板 内容。

8:00—8:10 参加晨会交接班。

8:10—8:20 扫床,整理病房,床单位,检查床头卡及护理级别。8:20—8:30 检查更换无菌物品,检查更换消毒液,检查垃圾分类

及锐器盒的使用情况。

8:30—9:00 查对医嘱本,查对液体及药物,配第一组液体,给患者

进行长期及临时处置。

9:00—11:00 配第二组液体,巡视病房,更换液体,及时发现问题并

及时处理。清洁治疗室,治疗车。为发热门诊患者及

新入院患者接诊,执行长期及临时医嘱,处置并做好护

理记录。

10:30—11:00 与护士长查对医嘱,签字并整理办公室。

11:00—11:30 检查上午日常治疗护理完成情况。协助患者饭前洗手,打饭,进餐。

11:30—12:00 查对中午口服药,发口服药,并清洗药杯备用。

12:00—14:00 紫外线消毒治疗室,处置室,发热门诊,检温室各1小

时,对消毒室进行密闭熏蒸2小时,并填写消毒记录。

病区及病区走廊进行喷雾消毒。

14:00—15:00 测体温、脉搏并记录,绘制体温单。

15:00—16:00 实施健康教育,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办理出院,转 科相关手续。

16:00—16:30 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当日治疗护理完成情况。16:30—16:45 书写交班记录。

16:45—17:00 与夜班护士交接班,床头交接:交代当日病危,病重,新入院,一级护理,长期卧床患者情况,以及重点观察的护理内容。

传染科夜班护士工作流程

16:45—17:00 与主管班护士进行交接班,清点备品,交接病危,病重,新入院,一级护理,长期卧床有病情变化的患者,床头 交接,查看小黑板内容。阅读医嘱本,交接班报告本。17:00—19:00 紫外线消毒治疗室,处置室,发热门诊,检温室各1小时

并登记。

17:00—17:30 协助患者饭前洗手,打饭,进餐。17:30—18:00 核对服药卡,协助患者服口服药。

18:00—19:00 核对医嘱,进行日两次处置,执行临时医嘱,完成治疗及护理工作并签字,书写护理记录单。

19:00—20:00 巡视病房,了解病人情况,评估患者情况,发现病情变

化及时处理。核对次日早8:00口服药。

20:00—21:00 整理病床单元,查对患者“三短六洁”情况,为患者进

行基础护理及换被服等。

21:00—22:00 巡视病房,整理病室,管理陪床,督促患者熄灯,协助

患者入睡。

5:30—6:30 完成晨间抽血,收集尿便标本,日两次处置,及其他晨

间治疗及护理。观察记录引流量并倾倒引流液。

6:30—7:00 检查夜间各项长期医嘱,临时医嘱的治疗及护理执行情

况,协助患者饭前洗手,打饭,进餐。

7:00—7:30 核对服药卡,发口服药,协助患者服药,书写交班报告。7:30—7:45 整理病房,床单位,护理站,治疗室及处置室。7:45—8:00 与主管班护士进行详细床头交接班。8:00—8:10 参加晨会交班,宣读交班本。

传染科护士长日常工作流程:

7:45—8:00 床头交接,检查晚夜班工作完成情况。8:00—8:10 晨交班,布置本日工作。8:10—9:00 9:00—10:30 10:30—11:00 11:00—11:30 13:30—14:00 14:00—15:00 15:00—15:30 15:30—16:00

与医生一起对全体病人进行查房。深入病房,处理各种日常事物。与主管班护士查对医嘱。检查上午各班工作完成情况。查看中班工作完成情况。深入病房,了解当日病房状况。查看病危、病重及特殊治疗护理的病人。检查本日各班工作完成情况,补充次日所需物品。传染科主管班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对待患者主动,耐心,细心,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

3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遵医嘱准确执行各项治疗及护理,并检查各项医嘱执行及签名情况。

4严格执行传染科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

5妥善安置新入,转入患者,及时准确评估患者,及时看望,制定护理计划,并落实各项安全护理措施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并对护理计划及时修订,护理记录及时准确,符合要求。

6掌握患者病情,做到七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及饮食),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特点,做好心理护理。

7经常巡视病房,全面掌握患者病情,观察病情细致,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处理,熟练配合抢救,协助护士长管理病房。8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患者三短六洁,卫生良好。

9掌握本科的相关专业知识,专科新技术,新业务,各项技术操作正规熟练,熟悉各种仪器性能和使用方法,操作正规,仪器检查,清洁,定位摆放,性能良好。

10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空气清新,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患者卧位舒适,符合治疗护理要求。

11治疗室,处置室清洁整齐,物品,药品齐全,摆放有序,标志清晰,无过期,失效。

12掌握各种药品的配伍禁忌,保管,储存,使用方法,做到患者服药到口,药杯及时收回,按要求处理。

13协助护士长申请,领取药品(包括毒,麻,限,剧药,及贵重药品)和一次性物品,保证使用。

14护理站安静,整洁,各种物品定位放置,摆放合理。

15及时对内对外沟通,主动配合会诊,检查人员做好患者特殊检查,配合及护理。

16垃圾及利器等按要求分类放置。

17认真履行健康教育职责,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18认真做好入院,出院,转科护理。文字书写及时准确无误,并做好终末处理。

19交接班详细,准确无误。传染科夜班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现象。2对患者态度热情,和蔼,细致,耐心。

3全面掌握患者病情,治疗,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各种抢救技术熟练,熟悉各种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4晨晚间护理工作按时落实,符合要求,并有相应的护理安全措施。5尿,便,痰标本采集正确。

6医嘱执行准确,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各项治疗,护理工作落实,记录及时,各种护理文件记录符合要求,无差错。

7妥善安置急诊患者,准确评估,处置及时并做好护理记录。

8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9护理站,治疗室,处置室清洁整齐,各种物品定位摆放。

10做好病区管理,病室安静,空气清新,灯光柔和,床单位清洁整齐,患者卧位得当,卫生良好,病区秩序良好。11及时巡视病房,满足患者各项护理要求。

12做好急救药品,物品,毒,麻,精神药品和贵重药品的管理,数目相符,按规定保管。

13交接班详细,准确无误。

传染科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标准

传染科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传染科质控小组组长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护理中心(或护理部)的精神。

2、参与本院护理质量标准的制订。

3、参与本院护理质量控制制度的制订。

4、根据本科护理质控人员的特点,合理分工。

5、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学习、交流。

6、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质量检查。

7、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

传染科质控小组组员职责:

1小组成员分别负责基础护理与危重病人的护理管理,病区管理与消毒隔离的管理,护理制度与岗位职责管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管理,健康教育管理,护士着装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质量控制。

2每位质控小组成员掌握所分管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标准及具体的检查评分细则,按照分工合作的原则,将日常随机检查与每周重点检查相结合,对自己分管部分进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或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持续改进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3质控小组成员每月总结自查情况,登记在专项质量控制本上,每月在科室质控组会上反馈检查情况,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对实施改进措施后的效果做出评价。

传染科质控小组成员分工:

组长:岳彦文 1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工作职责,护理工作

计划及管理目标等,并监督执行。

2根据本科护理质控人员的特点,合理分工。

3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学习、交流。

4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质量检查。

5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

组员:张莉梅

负责基础护理与危重病人的护理以及护理安全管理等质量控

制,日常随机检查与每周重点检查相结合,对自己分管部分进

行质量控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或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持续

改进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每月总结自查情况,登记在专项质量

控制本上,每月在科室质控组会上反馈检查情况,分析原因,提

出整改措施,并对实施改进措施后的效果做出评价。

王凤霞 负责病区管理与消毒隔离的管理,护理制度与岗位职责管理,日常

随机检查与每周重点检查相结合,对自己分管部分进行质量控制, 发现问题予以纠正或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持续改进直到问题解

决为止。每月总结自查情况,登记在专项质量控制本上,每月在科

室质控组会上反馈检查情况,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对实施

改进措施后的效果做出评价。

杨 静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管理,健康教育管理,护士着装管理,日常

随机检查与每周重点检查相结合,对自己分管部分进行质量控制, 发现问题予以纠正或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持续改进直到问题解

决为止。每月总结自查情况,登记在专项质量控制本上,每月在科

室质控组会上反馈检查情况,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对实施

改进措施后的效果做出评价。

传染科责任护士职责

1、按照护士长安排,运用护理程序完成所负责病人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疾病护理、健康指导。

2、落实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疾病护理规范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整体护理

3、负责对新入院病人接待、与医生沟通、完成各项医嘱。

4、规范落实病人分级护理,安全警示、记录书写。

5、参加危重病人抢救护理,及特殊急救任务

6、尊重病人及家属,为病人解决问题、保持良好关系

7、保证病人床单位及环境的清洁舒适。

8、预防院内感染、保证病人安全。

9、认真交接病人,密切观察病情。

10、规范指导下级护士、认真带教实习、进修护士。

第2篇:个案护理传染科

简述题

7.简述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饮食原则。

答:①避免长期摄入高糖、高热量、离脂饮食,禁饮酒。②急性肝炎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③慢性肝炎适当增加蛋白质饮食,以优质蛋白为主。④合并有肝性脑病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⑤有腹水患者限制水钠的摄入。

8.慢性肝炎患者如何进行家庭自我管理? 答:①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的情绪。②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③适当增加营养,避免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戒烟酒。④遵医嘱用药,使用抗病毒药物时切忌擅自停药,避免使用损肝药物,以免加重肝损害。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自身血液、体液污染周围环境。⑥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⑦实施适当的家庭隔离,家中密切接触者可行预防接种。

思考题

9.该患者病情复发的主要诱因是什么?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应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答:(1)该患者病情复发的主要诱因是不合理用药,擅自停用抗病毒药物。

(2)护理干预要点:①加强健康教育:进行肝病相关知识及抗病毒治疗的健康教育,包括肝病的饮食、休息、治疗及转归、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②心理干预:抗病毒治疗疗程长、费用高,对患者精神和经济均造成压力,因此在确定治疗之前要让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给予必要的心理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③用药干预: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强调擅自停药、漏服等不依从行为的危害,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依从性,严密观察服药情况并及时记录,定期复查,遵医嘱及时调整。

10.该案例患者住院一周以后,出现黄疸持续加深,肝功能复查示TB:288µmol/L,ALT:680 U/L,ALB:26 g/L,凝血酶原时间24秒,凝血酶原活动度38%,应警惕什么?护理观察重点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答:(1)患者黄疸迅速上升,胆酶分离,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迅速,应警惕重症肝炎的发生。

(2)护理观察重点为:①出血倾向:有无牙龈出血、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等。②腹水、中毒性鼓肠、肠呜音、腹围,有无纳差、恶心与呕吐等。③肝性脑病倾向:神志改变、行为异常、定向力障碍、计算力下降、扑翼样震颤等。④肝肾综合征倾向:少尿、无尿、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⑤皮肤:黄疸程度,有无皮肤瘙痒等。

(3)应采取的护理措施:①活动与休息:活动期应卧床休息,肝功能改善后逐渐增加活动量,自觉不疲劳为宜。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加强安全指导,防止意外损伤。②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含维生素丰富软食,少食多餐,禁饮酒,不宜高糖高热量饮食,控制牛奶、豆制品的摄入,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清洁。③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内衣应柔软、宽松,以纯棉织物为佳,协助患者剪短指甲,皮肤瘙痒者避免搔抓,局部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温水擦洗。④并发症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出现倾向,如牙龈出血、皮下出血、鼻出血、黑便等出血倾向;行为异常、定向力障碍、计算力下降、扑翼样震颤等肝性脑病倾向。⑤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保持口鼻腔湿润,使用软毛牙刷,避免外力碰撞,避免进食过硬、粗糙食物,避免高蛋白饮食,控制感染,避免大量放腹水、快速利尿等。

简述题

6.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感染的传播? 答:①管理好传染源:对患儿进行呼吸道隔离,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对有接触史的易感者应观察21天。②切断传播途径:居室空气流通,污染物品经消毒处理再接触健康者。1 流行期间患者应避免去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③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感者预防性应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7.流行性腮腺炎有哪些并发症?其主要表现如何? 答:①脑膜脑炎:患者出现呕吐、头痛、嗜睡和脑膜刺激征。②睾丸炎:患者出现发热、睾丸明显肿胀和疼痛。③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中上腹疼痛和压痛。④其他:心肌炎、乳腺炎、卵巢炎、耳聋和甲状腺炎等。

思考题

8.患者入院后经治疗,腮肿开始消退,但又出现体温上升,睾丸肿胀和疼痛,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答:患者并发睾丸炎,应卧床休息,保持局部清洁,可用丁字带或棉垫托起阴囊,疼痛剧烈时局部间歇冷敷,以减轻疼痛。

简述题

6.麻疹的出疹顺序是什么?典型皮疹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麻疹的出疹顺序:从耳后、发际开始,澌至前额、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最后达到手掌和足心。典型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

7.麻疹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麻疹常见并发症有支气管肺炎、喉炎、心肌炎及脑炎。

思考题

8.患儿出疹期体温39℃,是否应立即采取药物降温?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 答:出疹期体温在39"C以下一般不主张用退热药进行降温。因为在出疹期体温上升到40~40.5℃,过早降温会影响皮疹的出透。且降温过快,也可导致大汗淋漓,甚至虚脱。处理方法: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9℃,可以遵医嘱使用少量退热剂或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但切忌冷敷或乙醇擦浴,以免毛孔闭合,毛细血管收缩,影响透疹,导致并发症。降温后一般维持体温在38~38.5℃ 即可。

简述题

6.根据临床表现,你认为该病人出现了哪种合并症?如何护理? 答:(1)该病人合并了肺孢子菌肺炎。

(2)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②采取半卧位,改善呼吸状态。③给予氧气吸入6~SL/min,监测血氧饱和度,观察氧疗效果。④必要时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做好相关护理。⑤密切观察有无头痛、骨髓抑制、恶心、皮疹等药物的毒副反应。⑥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和控制口腔感染。⑦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⑧尊重患者,保护隐私,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

7.护理该病人时,如不慎发生职业暴露,应如何处理? 答:④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②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液清洗后再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④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确定预防性用药方案。最好在暴露后2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⑤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并向院感科及相关科室报告。⑥随访: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思考题

8.根据病情,医嘱给予抗病毒治疗。请说出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分类?并为该病人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

答:(1)目前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分为三类:一是核苷类似物反转录酶挪制剂;二是非核苷类似物反转录酶抑制剂;三是蛋白酶抑制剂。

(2)抗病毒药物指导:①抗病毒治疗是终生治疗,病人需要长期按要求服药。②抗病毒治疗虽不能治愈艾滋病,但如果规范治疗,可以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③抗病毒治疗有可能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头痛、骨髓抑制等,但大部分是可以处理的,并且随用药时间延长而逐渐减轻和消失,用药过程中需要随访以便监测药物的毒副反应,不能因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停服。

(3)对病人进行依从性教育:①强调依从性应大于95%才能保证治疗的成功。②正确地进行抗病毒治疗,只有长期按时、按量服药才可保证治疗的有效性。③不规范服药会导致耐药性出现,会对将来的有效治疗产生严重不良影响。④不要将自己抗病毒药物给他人服用,因为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的个案治疗方案和治疗剂量。⑤漏服、停药和擅自换药都会导致治疗的失败。

简述题

6.患儿痉咳发作时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①将患儿取侧卧位或头低位,轻叩患儿背部,促进排痰。②痰液黏稠时予超声雾化吸入,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必要时可吸痰。③痉咳频繁剧烈者按医嘱给予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等镇静剂,并注意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④注意痉咳后长吸气或呕吐时,分泌物及呕吐物易呛入气道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应立即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思考题 7.病程中患儿出现抽搐、惊厥,应考虑何种并发症的发生?如何进一步观察与护理? 答:患几可能出现百日咳脑病的严重并发症。①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的变化。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痰、吸氧。③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刺激,避免诱发抽搐、惊厥。④遵医嘱给予镇静、脱水治疗。

简述题

6.患者入院后使用青蒿琥酯等抗疟治疗控制疟疾发作,在使用抗疟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①药物加入液体后应轻轻摇动2-3分钟,直到完全溶解。②应静脉注射,速度为30~40 mg/min。③注射过程中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等,若发生严重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

思考题

7.病程中患者出现头痛加剧、进行性贫血、黄疸、腰痛、尿色加深似酱油色,应警惕何种并发症的发生?观察护理重点是什么? 答:应警惕黑尿热的发生。

观察护理重点:①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观察患者24小时尿量、尿色的变化。②及时停用奎宁、伯氨喹等诱发溶血反应的抗疟药物。③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搬动,避免诱发心衰。④持续吸氧。⑤遵医嘱给予镇静、碱化尿液,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处理,保持每天3000~4000 ml液体人量,尿量1500 ml以上。⑥贫血严重者,遵医嘱配血,少量多次输新鲜全血。⑦必要时血液净化治疗。

第3篇:传染科优质护理推进方案

传染科2013年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为落实《2012年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工作安排》、在总结2012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年)》,继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结合传染科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的各项要求,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按照二甲评审要求,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强化护理岗位管理,建立健全护士绩效考核,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护理安全,促进护患和谐。

二、活动愿景

优质护理服务精益求精,打造有凝聚力的护理团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