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锅炉运行专业工作计划
锅炉运行专业2014年总体工作思路: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并结合我厂今年3台机组大修实际情况,搞好锅炉运行、培训、技术监督和现场检查、设备验收工作为主要任务。
锅炉运行专业2014年具体工作计划
1、制定2014年培训计划,重点工作放在如何让运行人员很快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运行操作和方法。今年锅炉技改项目多,锅炉等离子点火改造、低氮燃烧器改造、低压省煤器改造、磨煤机石子煤排放改造、引增合一改造和尾部烟道脱硝改造,结合项目过程分阶段进行运行培训工作,并组织人员跟踪现场人员设备调试,试运行学习。在此期间每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考试。主要内容为操作规程(未编入规程的以厂家技术资料为准)和系统图。每个值每月部门组织考试一次,考试不合格者进行考核,累计超3次最后一名,申请降岗或下岗学习。利用学习班给运行值技术讲解,通过互动方式积极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好的建议进行奖励,积极努力配合发电部、安监部做好事故演习。
2、做好锅炉节能技术监督并向上一级报送工作。建立锅炉节能台账,包括项目有:飞灰可燃物(每日)报表、吹灰器投入率台账(每月一次,月底报送生技部)、锅炉汽水阀门内漏统计台账(每月一次,月底报送生技部)、超温超压台账(每月一次,月底报送生技部);写月度技术监督总结。
3、做好锅炉大、小修验收工作,2014年大修验收项目较多,申请部门抽调几人专门负责锅炉验收工作,在检修过程、修后冷态验收和热态验收全过程检查验收。每项工作都要做到闭环管理。
4、加强现场管理工作,做好现场转机的测温、测振、测油位工作,严格控制转机参数在合格范围内,避免转机故障的发生。加强设备定期轮换制的监督检查工作。每月做好工作票、操作票的统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并作出考核。加强人员管理,加强巡回检查,提高监盘质量,使值班员做到勤分析、勤调整,确保机组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
5、完善锅炉规程和系统图修编工作,结合2014年技改项目,把厂家的技术资料和技术交底编入运行规程和系统图内。
第2篇:锅炉运行论文
煤质变化对锅炉燃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链条炉排的燃烧特点
链条炉排着火条件较差,主要依靠炉膛火焰和炉拱的辐射热。煤的上面先着火,然后逐步向下燃烧,在炉排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分层区域,如图共分五个区。燃料在新燃烧区1中预热干燥,在炉排上占有相当长的区域。在区域2中燃料释放出挥发分,并着火燃烧。燃烧进行得很激烈,来自炉排下部空气中的氧气在氧化区3中迅速耗尽,燃烧产物CO2和水蒸气上升到还原区4后,立即被只热的焦碳所还原。最后在链条炉排尾部形成灰渣区5。
在燃烧准备区1和燃烬区5都不需要很多空气,而在燃烧区
2、3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空气,否则则会出现空气在中部不足,而在炉膛前后过剩的现象。为改善以上燃烧状况,常常采用以下三个措施:合理布置炉拱;采取分段送风;增加二次风。
2 链条炉排对煤种的要求:
链条炉排对煤种有一定的选择性,以挥发分15%以上,灰熔点高于1250℃以上的弱黏结、粒度适中,热值在18800~21000kJ/kg以上的烟煤最为适宜。
煤中含有灰分应控制在10%~30%。粉煤(0~6mm)应不超过50%~55%,0~3mm的煤粉不超过30%,块煤尺寸不超过40mm。
煤中含水量推荐值为:煤中小于3mm的煤粉含量为20~40%时,含水量控制在5~7.5%,煤中小于3mm的煤粉含量为80%,含水量控制在12.5%,煤中小于3mm的煤粉含量为~100%,含水量控制在20%。
目前各车间普遍反映煤质存在的问题有:
1、煤炭灰份较多,2、煤炭颗粒不均,3、煤炭中含有大量的杂质,4、煤炭的发热值较低,5、燃烧时不易引燃着火,6、煤炭中水分含量不定。
7、煤炭不好烧,炉渣含碳量高。
一般情况下,锅炉最好使用设计煤种或与设计煤种接近的煤种,以确保燃烧稳定。
近年来由于煤炭供应日趋紧张,电厂的煤炭供应日趋多元化,煤炭质量比以往煤种有很大的差异,对锅炉的稳定燃烧和正常供热运行带来很大影响。
3煤质对锅炉稳定燃烧的影响
3.1煤的发热量是反映煤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当煤的发热量低到一定数值时,不仅会影响燃烧不稳定不完全,而且会导致锅炉熄火,使锅炉出口温度很难达标,影响正常供热。
3.2挥发分在较低温度下能够析出和燃烧,随着燃烧放热,焦碳粒的温度迅速提高,为其着火和燃烧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另外挥发分的析出又增加了焦碳内部空隙和外部反应面积,有利于提高焦碳的燃烧速度。因此,挥发分含量越大,煤中难燃的固定碳成分越少,煤粉越容易燃烬,挥发分析出的空隙多,增大反应表面积,使燃烧反应加快。挥发份含量降低时,煤粉气流着火温度显著升高,着火热随之增大,着火困难,达到着火所需的时间变长,燃烧稳定性降低,火焰中心上移,炉膛辐射受热面吸收的热量减少,对流受热面吸收的热量增加,尾部排烟温度升高,排烟损失增大。
3.3煤的灰份在燃烧过程中不但不会发出热量,而且还要吸收热量。灰分含量越大,发热量越低,容易导致着火困难和着火延迟,同时炉膛温度降低,煤的燃烬程度降低,造成的飞灰可燃物高。灰分含量增大,碳粒可能被灰层包裹,碳粒表面燃烧速度降低,火焰传播速度减小,造成燃烧不良。另外飞灰浓度增高,使锅炉受热面特别是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处的磨损加剧,除尘量增加,锅炉飞灰和炉渣物理热损失增大,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有关资料显示,平均灰份从13%上升到18%,锅炉的强迫停运率将从1.3%上升到7.54%。
3.4煤的颗粒度对锅炉的燃烧有很大影响。颗粒度过大时,煤块在锅炉内燃烧时停留时间过短,煤炭中的焦碳没有完全燃烬,炉渣中的含碳量增大,增加了锅炉炉渣的物理热损失;颗粒度过小时,细煤粉在炉排上燃烧时通风不好,碳与氧不能很好地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易形成黑带,同时细煤粉也易被空气吹起,很快随着烟气被带走,增加了锅炉烟气中的飞灰热损失,(在层燃烧锅炉中,尽量不要燃用煤粉(~3mm)含量超过30%的煤种)。因此要根据煤炭颗粒度合理调整给风量。
4建议采取的应对措施
针对目前煤炭供应的紧张形势和煤质变化引起的锅炉燃烧困难,电厂各锅炉车间应该面对现实,在实际的供热运行过程中,积极试验和摸索,制定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应对措施,努力调整好锅炉的燃烧运行工作,保证锅炉出口温度达标和减少锅炉及辅助设备的运行故障,以保证整个供热工作的安全、平稳、经济运行。建议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4.1加强锅炉工的技术操作水平,使司炉人员及时掌握入炉煤的煤质分析情况,特别是煤的发热量、挥发分、灰分、颗粒度大小等,以便针对不同煤质的进行相应的燃烧调整。
4.2加强各煤种的混烧、掺烧和配煤技术工作。通过不断进行燃烧调整试验,探索出不同煤种燃烧时,锅炉的煤层厚度、炉排速度、鼓引风量、各风室的配风等运行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试验摸索不同煤种的混烧、掺烧和配煤技术,以提高各种煤质,特别是劣质煤的利用率,降低供热运行成本。
4.3加强对锅炉的燃烧调节工作。保证煤与空气量要相配合适,并且要充分混合接触,炉膛应尽量保持高温,以利于燃烧,调
整锅炉负荷按规定操作,监视炉膛负压、排烟温度、氧气、二氧化碳等含量,使锅炉运行参数保持到最佳数值。对由于煤炭颗粒度不均匀、炉排不平整等原因引起的燃烧不完全、燃烧不均,对炉排上的火口或黑带进行人工拨火。
4.4加强对输煤工作的管理。对不同的煤种尽量采取按类分别堆放,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期燃用不同的煤种,或按不同的比例搭配使用。输煤时输煤工与当班司炉工及时沟通,对含水量较低或含粉煤较多的煤种可采取适量加水搅拌的办法,输煤时将杂质分拣出来,把大颗粒的煤粉碎等。
4.5加强锅炉燃烧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巡检及维修工作。及时排除锅炉及辅助设备(特别是锅炉本体密封、炉排、分层给煤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除渣除尘等设备)出现的故障。
4.6加强对锅炉送风和炉膛温度的控制,保持较高的炉膛温度,有利于煤的着火和燃烬,炉膛温度越低,越不利于燃烧。
7结论
随着煤炭供应的日趋紧张,煤质随时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摸索研究不同煤种适应电站现有型号的锅炉,最大限度降低煤质变化对锅炉运行燃烧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供热锅炉的优化运行,不仅可以提高电站整体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可以保证市民的正常用电。
第3篇:锅炉运行防冻
锅炉运行提前进行防冻工作
人常说:“笨鸟先飞”。进入十月以来,天气一天比一天冷,锅炉运行车间提早准备,超前部署,认真做好厂房设备的防冻工作,确保机组以良好的状态迎接冬季高峰负荷到来,车间在十月初便制定了设备防冻管理措施,各班组认真学习了设备防寒防冻管理措施,并对各岗位人员有针对性进行防冻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列入考核。并对厂房、水管、油管、汽管、仪表导管等处的保暖密封进行了大检查,对缺陷统计并制定了细致到位的防冻措施。各岗位人员是本岗位所限设备的责任人,各项工作落实到责任人。锅炉主要设备准备采取有效保温措施,使有可能冻结的管道都采取保温处理;对于防东的重点设备准备进行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防冻处理,以保证冬季运行正常;户外备用管道的水全部放净,确保了不运行时不被冻裂。有针对性的检查各原煤斗的空气炮运行情况;把有暖气积水一一放尽,把有漏点的及暖气回水低于回水母管等需要整改的缺陷一一登记联系处理,以及各阀门的内漏情况都认真记录并联系及时处理。各岗位人员在防寒期间还加强了对设备的巡检和对运行记录的规范管理,并作好了冬季运行反事故预想;加强了消缺联系及缺陷的管理工作,积极认真把关提高了消缺的质量和速度,切实提高了设备的健康水平,确保了设备的安全渡冬。
炉运四班
2012.10.14
第4篇:锅炉运行制度
锅炉运行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制度
值班人员必须贯彻电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此,对运行的各种操作必须做到准确无误,不得有丝毫的差错。为确保安全发电、供电、供热,从事运行的人员必须做到: 1认真贯彻执行“二票、三制、一参数”,“两票”是工作票、操作票;“三制”是交接班制、设备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维护轮换制;“一参数”就是设备按规定参数运行。
2坚持“两会一活动”即班前会、班后会和安全活动日,班前会由值班长副值班长布置当班工作,讲安全注意事项,做好事故预想等;班后会分析总结安全生产情况表扬好人好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每周一为安全活动日总结安全生产情况,学习有关文件和资料,布置下周安全工作。
3认真进行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在查思想、查纪律、查制度、查设备、查领导的基础上,春季以预防季节性事故为重点,秋季以查设备技术状况为重点。
4当生产中发生异常情况或事故时,必须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值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认真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上级指令。
二、岗位责任制度
岗位责任制就是明确每个运行人员的工作岗位及所负担的责任,每个岗位负责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本岗位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使设备能安全经济运行。现就本厂对锅炉运行各岗位的责任做以下规定:
值长的岗位责任
1值长是本班的领导人,在值班时间内各种操作、事故处理都听从值长指挥,在正常运行中保证本班各岗位安全、经济、文明生产。2接班时安排好本班岗位人员布置生产任务,做好当班事故预想,班后认真总结。
3对班内出现的问题和不安全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对上级指示,及时地向班内人员传达,认真贯彻执行。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审查检修工作票,补充工作票的不足措施,按工作票要求做好安全措施。
5指挥锅炉点火、停炉、水压试验及事故处理等重大操作,并负责公用系统的操作切换和检查。
6合理地安排好锅炉负荷及运行方式,检查督促各锅炉在经济方式下运行。
7加强巡回检查,掌握设备工况,做好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并为检修人员处理缺陷创造条件。
8对全班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9关心职工生活,对于职工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出现的问题要耐心、细致的做工作,并认真帮助解决。
班长的岗位责任
1班长是值长的助手,协助值长做好各种操作、事故处理,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值长不在时,班长代行职务。
2接班后,对锅炉转动机械及除尘、输煤等辅助系统及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向值长汇报。
3值班时指导各辅助设备安全经济及在合理的方式下运行。4监督各辅助设备专责人员按规程和有关规定进行操作。5检查各辅助设备岗位人员劳动纪律,发现违纪及时纠正。6辅助设备出现缺陷要配合专责人主动找有关检修人员进行处理。7对辅助设备的运行状况在交班前必须彻底检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交班前对辅助设备各岗位的卫生彻底检查一遍,督促各辅助岗位做到文明生产。
9班中对不安全隐患的彻底查找,叮嘱各值班员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司炉的岗位责任
司炉是在值长、班长的领导下,对锅炉安全、经济、文明生产直接负责的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运行操作和故障处理以及本岗位有关的生产知识,值班中应做到: 1服从指挥,保持负荷适应系统需要和各运行参数正常。
2坚守岗位与副司炉密切配合,认真执行规章制度,搞好运行分析,及时操作调整,迅速正确处理事故。
3负责组织按时逐点地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定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加强本锅炉技术管理,负责组织填写运行日志,交接班日志等,各项记录调协整齐记录清楚。
5指挥本锅炉各岗位人员进行有关的操作调整,保持锅炉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6负责组织并做好专责区内的清洁卫生。
7严格进行交接班,做到抢困难让方便为下班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副司炉的岗位责任制
1副司炉受班长的领导,在操作上受司炉的指挥,当司炉不在时可短时间接替司炉工作。
2副司炉对本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负有责任,并与司炉密切配合,合理的调整汽水系统安全,并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3按时逐点地对本锅炉有关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和定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司炉研究处理。
4负责好专责区内的整洁卫生工作。
6严格进行交接班,做到抢困难让方便,为下班生产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