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10103班李赛
我们组在重点对竹山桥及沅水大桥进行调研后,发现常德市桥梁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桥梁的耐久性问题
在步行调查竹山桥及沅水大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两座桥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建成不过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这两座桥的损坏就非常之大两座桥梁的多处道路和围栏都有较大裂纹、损伤。尤其是两侧人行道和围栏部分,有多处钢筋半裸露或全裸露于空气中,甚至在人行道有一处地面可穿过其内部的钢筋看见桥下江水。可见,桥梁的耐久性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并进行讨论研究后,我们了解到桥梁耐久性差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施工和管理水平低。我们在对竹山桥、沅水大桥这两座紧挨的桥的破损程度进行对比后发现,虽然沅水大桥的建成时间只比竹山桥晚两年,其桥梁各处道路及围栏的破损程度都比竹山桥要低得多。另外,在沅水大桥本身的不同路段也存在着类似的对比,在结合有关资料,我们不难认为,桥梁的耐久能力与施工时的质量有很大关联。施工期间,材料强度不足,施工艺不合格及钢筋保护层不足和构件开裂等这些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问题虽然短期内不会对桥梁的正常使用产生显著影响,但都会对结构的长期耐久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危害;二是设计理论和结构构造体系不够完善。联想到距今已1400多年却仍然保存完整的赵州桥,我们不由感慨:当代桥梁设计师在设计方面过分执著于满足规范对结构强度的安全度需要,而忽视了结构的耐久性及其他因素对桥梁安全度的影响,导致许多桥梁虽已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却因耐久性出现问题,影响了结构安全性。所以本小组成员认为,设计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是影响桥梁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真诚地希望,为了提高桥梁的耐久性能,在设计桥梁时能够从构造、材料等角度采取措施加强结构耐久性;在桥梁施工期间,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督管理,保证施工质量,为人们建造出更多耐用且安全的桥梁。
二、桥梁的共振现象
我们小组在对沅水大桥进行走访调研时,在桥的不同路段当车经过桥身时感受到了多次桥梁的共振,其中几次尤为剧烈。在沅水大桥上,我们观察到,桥上的车流量大,同时桥身全长1407.86米,因而桥梁整体所受的车辆荷载比较大,当天气恶劣时,桥所受的风荷载、雨荷载等其他荷载也一并增大,并且沅水大桥本身也存在桥梁多处出现及围栏钢筋裸露的安全隐患。当这些车辆经过与桥梁发生共振,若其强度超过了桥梁结构强度的最大极限时,发生像四川洪雅县柳记镇因行人摇晃产生共振使铁索桥断裂的悲剧完全有可能。因此,我们小组在此提出诚恳的建议:
一、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市内各座桥梁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
二、希望设计师在在桥梁的结构设计方面,从多方面考虑,尽量避免共振对桥梁造成大的影响;
下一篇:大输液灌封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