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一策一干部”加快太来乡困来,黔西县太来乡集团帮扶工作队围绕省委书记石宗源“路要好,山要绿,有水喝,人要富”的要求,按照“重在增强造血功能,重在建立长效机制”的工作思路,以万只能繁母羊养殖、万头能繁牛猪养殖、万亩干果建设、万亩特色种植、万名劳动力素质培训“5个1万富民增收工程”为载体,目前,正在该乡13个村中开展新一轮“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活动,以切实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达到整乡推进的整体效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一户一策一干部”扶贫模式里,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就是火车头,模式主要通过“1+3+1”的形式,即:1名集团帮扶工作队干部通过1名乡驻村干部、1名村“两委”干部、1户党员科技示范户捆绑帮扶1户贫困户,落实责任,签订帮扶责任书,形成集团帮扶工作队、乡、村、户多级联动网络,并根据各家情况制订出不同扶贫措施,从而带领农民致富。全面核实全乡贫困情况,找准扶贫方向和切入点是整个扶贫模式的起点。集团帮扶工作队首先在全乡13个村开展“农村贫困人口调查”,摸清贫困人口的基数,全面核实贫困情况。经核实确定后,以一户一表、一记一卡的形式,将每户贫困户的家庭人口、耕地、山林、年收入、贫困原因等基本情况登记入册,并将其分别录入电脑存档,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广泛利用宣传栏、标语、广播、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扶贫开发政策,展示全乡第一轮扶贫开发成果,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帮困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舆论氛围;结合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座堡垒”活动,依法民主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发扬“艰苦奋斗,锲而不舍,战胜贫困”的太来精神,党员、干部带头,人人奋进,使贫困人口走出现在居住的危房、泥土房、茅草房,奔上富裕的康庄大道。
在“一户一策一干部”扶贫方式里,主要根据贫困农户生产生活实际及其自身发展能力,因户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对有青壮富余劳动力的贫困户,推荐其到本地企业务工,通过送岗位帮助其脱贫致富;对于有志在本地发展养殖业的贫困农户,按照“种1亩草给1只羊或牛、种10亩草给10只羊或牛”的方法无偿给困难户提供养殖所需的羊或牛,低风险养羊、养牛,通过送思想、送信息、送技术帮助其脱贫致富;对无条件发展养殖业的贫困户,则通过落实致富项目,帮助其种植蔬菜或核桃、花椒等经济作物,积极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在三个主要做法中,养殖是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方式,农户自筹资金建好场栏等基础设施后,依据种草亩数的多少向集团帮扶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羊或牛的养殖数,经驻村集团帮扶工作队干部、乡驻村干部、村委会主任签字后,无偿发给困难户羊或牛进行饲养;对于养羊50只、养牛15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如缺少资金,则由村“两委”主职干部担保帮助协调贷款,集团帮扶工作队、乡政府协调资金帮助其贴息,做到帮思想、帮技术、帮资金“三个到位”,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农村信用联社委托担保人在其交售成品结算时按毛利的50%扣还借款,直至还清。对于个别农户因技术不够过关等原因致使养殖不成功的,村“两委”收回养殖场的经营权,出租给其他农户养殖,直至还清借款本金为止。这样的方式既保证了农户的最大利益,又保证了政府和企业利益,并且增加了资金的透明度和使用的安全。
与此同时,太来乡还成立集团帮扶工作队正、副队长参加的扶贫工作督查小组,出台相关责任制度,明确集团帮扶工作队、乡党委、乡政府、县直联系太来乡(村)单位及干部扶贫攻坚工作职责,进行扶贫工作定量和定性,严格干部扶贫工作考核,考核与工资挂钩,一个季度一小结,半年一总结,年终按照有关规定兑现奖惩,并以此作为干部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切实提高帮扶实效,真正为每个帮扶农户解决实际问题;13个村建立“365”扶贫工作室,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采用农闲集中学、农忙田间地块学、远程教育实践学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扶贫开发惠泽百姓,整乡推进兴乡富民。时下,从榨房到硐口、从五锁到龙江、从沙寨到狮子山脚下,在整个太来乡的土地上到处一派团结协作战贫困,建设和谐新太来的诱人景象。
难户脱贫
第2篇:“一户一策”帮扶活动工作总结11
2010年“一户一策”帮扶活动工作总结
2010年,我*按照市建设局党组统一部署,按照市**局《关于2010年度实施“一户一策”帮扶活动的通知》(***【2010】**号)文件要求,扎实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受到了积极的评价。现将这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文件精神,思想上高度重视。
我*把结对帮扶活动作为创建文明行业的重要内容,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明确活动要求,并在全体党员中展开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大家一致认为,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结对帮扶工作的扎实开展,将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贫困职工及农户增收致富。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领导,我*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局党员干部全员参与。落实好结对帮扶具体工作责任人,建立单位、党员干部与贫困职工结对帮扶联系制度,确保结对帮扶工作的开展。帮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会办结对帮扶工作,制定结对帮扶活动计划,将帮扶任务层层落实,保证帮扶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