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梯队建设计划
一、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各项科技人才政策,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我院科技人才的作用。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培养与引进并重,稳定队伍,提高素质,改善结构,优化环境,培养和造就一支与我院医疗卫生需求相适应的用得上、留得住的科技人才队伍。
(二)工作目标
1、扩大人才队伍结构的主要预期目标:五年内全院临床医疗人员本科学历占85,硕士研究生学历占15,;10年内,临床医师本科学历占65,硕士研究生学历占30,博士研究生学历占5。五年内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10人,10年内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20人。
2、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主要预期目标:人才在各专业、病区间分布趋于合理,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趋于合理。
3、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预期目标: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使人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使高层次人才与学科带头人的竞争力达到较高水平。
二、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科技队伍
(一)坚持高起点,加速高层次人才的开发
1、要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看资历不唯资历,要重能力,重水平,重实绩。努力营造年轻人脱颖而出的氛围。
2、要大胆启用优秀的高学历人才。高学历人才基础素质好,理论功夫扎实,1
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优秀的高学历人才作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后备军,能实现人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多种形式并举培养高层次人才
1、利用进修、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和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使高层次科技人才获得更多的科技前沿新信息、新技术、新思路,开阔眼界,提高水平。
2、通过工作实践锻炼人才。将年青的科技骨干推上第一线,交任务、定目标、岗位练兵。
(三)坚持以重点专业为龙头,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
1、制订具体的培养计划。最根本的是搭建让他们发挥才干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摔打、摸索、提高。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每个学科带头人的具体情况,拿出定向的培养方案。对专业技术有欠缺的,采取外出进修,技术帮带等办法;管理经验不足的,通过办培训班,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人制度,进行传帮带。此外,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思维工作能力等。
2、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科带头人在任期内都内部承担1~2项科研课题或开展1~2项新业务、新技术。
3、实行重点倾斜,采取超常措施,对重点专业资金设备重点保障,对重点专业的科技人才进修、读研、晋级、提拔优先考虑。稳定现有人才队伍,加强适宜人才的培养,改善人才梯队结构。
现代人才管理应由完全依靠学科带头人转向注重学科带头人与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并举,因此,对于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及结构的调整也不容忽视。
1.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业绩、能力、贡献为主的原则,评价和使用在职卫生
技术人员。对急需的、缺乏的、贡献大的卫生技术人员,在申报、评聘专业技术职称时给予倾斜,在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等方面优先给予经济及设备支持。
2.加强教育培训
(1)学历教育:加强教育培训坚持院校培养的主渠道,出台优惠政策,舍得花本钱,鼓励中青年科技人员到国内著名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继续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高等医学院校的本、专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按照国家规定都要参加相应阶段的规范化培训。必须按照培训大纲,精密实施,严格要求,做好医师的基本功训练。
(3)加强继续医学教育,使卫生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医院将在今后工作中,提高教育投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不断的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
上一篇:刑警支队 岗位职责
下一篇:施工单位负责人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