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2篇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2篇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例一】201X年,在省发改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全省以工代赈工作座谈会议的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以工代赈建设项目完成情况201X年我市进一步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管理,积极抓好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截止201X年年底,201X年计划下达的53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解决了1.2万人、0.5万头畜的饮水困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6万亩,新建和改建县乡村公路237.8公里,完成项目总投资4865万元。201X年 部竣工,工程完成总投资697.5万元,占计划的114.5%。搬迁贫困人口986人,占计划的98.6%。201X年底市上组织财政、建设、水务等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了初验,评为合格工程。201X年我市华池、合水、宁县3县被省上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3县项目总投资2971万元,其中:
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1576万元,中央其他专项资金149万元,省预算内基建资金87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1159万元,搬迁贫困群众694户、3162人。截止201X年年底,3县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2981.7万元,占计划的100.4%。其中:
累计新修基本农田3761.5亩;完成人饮工程8处及配套设施建设;新修道路57.44公里;改扩建学校10所、卫生所11处;架设农电线路38.35公里;建成移民住宅667户,占计划的96.1%。目前已有454户移民搬迁入住,占计划的65.5%。201X年我市宁县、合水、镇原、华池4个县被省上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工程。4县项目总投资2964.2万元,其中:
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301万元,整合中央其他渠道专项资金289.3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1373.9万元,计划搬迁627户、3159人。截止201X年年底,4县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378.2万元,占计划的46.5%。其中:
累计新修基本农田555亩;完成人饮工程3处;新修道路12.5公里;改扩建学校7所、卫生所5处、村部5处;架设农电线路5公里;建成移民住宅425户,占计划的67.8%。201X年我市有7个县被省上批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7县项目总投资7703.1万元,其中:
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966万元,整合中央其他渠道专项资金922万元,县乡及群众自筹3815.1万元,计划搬迁1358户、6718人。201X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批复及投资计划下达后,我们及时向各县进行了下达,并督促各县抓紧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各县主要开展了在迁出、迁入区召开群众座谈会,宣传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搬迁群众建档立卡、落实住宅建设用地、编制单项工程设计等工作,明年3月份项目可全面开工建设。国家对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的总要求是:
“一年建设、二年搬迁、三年稳定”。截止目前,我市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总体上进展顺利,各县都能依照省批方案合理安排,科学规划,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严格执行“四制”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并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产业开发、扶贫开发结合起来,采取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认真抓好宣传公示工作,切实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扎实工作确保搬迁群众能够迁得出、稳得注能致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汇报例二】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 完成16个点(未完成1个点为舍得乡新寨和蚌戛村,平面户型图和建筑施工图已完成,总平图和效果图因平整好的地基安置无法完全安置搬迁农户,需增加地基面积后调整规划方案才能完成),编制立项工作已全部完成,项目已全部启动实施。累计完成投资1415.929万元,完成投资占年计划比例的8.08%,其中,住房建设投资543.58万元,完成投资占年计划比例的5.12%,基础设施投资806.929万元,完成投资占年计划比例的26.35%,其他投资65.42万元,完成投资占年计划比例的2.66%。易地扶贫搬迁贷款首批农发行贷款1亿元已于201X年11月6日划拨到位。目前,贷款资金1058.288万元已全部划拨到乡(镇),其中:
基础设施建设704.288万元;无偿资金354万元(锦屏镇纳龙新村182万元,曰者沙坝172万元)。(二)201X年 村、官寨乡禹王高寨村3个点不涉及一般耕地、基本农田和林地,其他22个点中天星乡南丘村搬迁点选址属清水河水库淹没区,建议重新选址,双龙营镇南尾村、官寨乡丫巴山村、官寨乡胡家寨村、官寨乡袁家寨村、天星乡河边寨村5个点涉及林地,剩余16点涉及一般耕地和基本农田。25个点规划设计工作均还未开展,编制立项工作仅完成腻脚乡阿小九上寨、腻脚乡阿小九下寨、腻脚乡三家寨、腻脚乡鲁苦地下寨、腻脚乡蜜蜂山5个点,项目启动实施有双龙营镇南尾三队村、天星乡河边村2个点。
(三)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启动情况。2017年安置点,目前正在做选址和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工作。其时间节点是:
201X年10月30日前完成初步选址,201X年11月30日前完成选址,12月30日前完成实施方案报县发展和改革局评审、规划设计及用地报件上报等前期工作,2017年1月1日前启动“三通一平”,2月1日前启动房屋建设,6月30日前房屋主体工程完工,8月31日前全面竣工。
二、采取工作措施
(一)强化工作组织领导。县级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行动计划指挥部,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涉及县直有关部门及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项目规划办公室、项目资金整合办公室3个办公室开展业务工作,为充实指挥部办公室人员力量,还从县属相关部门抽调13人到办公室集中办公,并选派新提拔的5名副科级干部到指挥部办公室挂职锻炼。各乡镇相应成立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挥部和作战室,确保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序推进。(二)实施倒逼目标管理。根据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
案,以2017年全县实现脱贫摘帽的总体时间要求,制定脱贫攻坚倒逼机制,明确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各阶段完成的工作时间节点。同时,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统规联建的指导意见,确保了项目推进有序。根据实施方案确定的时限要求,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工作进行了立项督查,倒逼目标任务,将工作推进责任落到实处,(三)推行领导包保制度。
一是县级领导督导制度。全县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按照“挂包帮”县处级领导挂钩点继续挂包。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督导责任制落实,实行部分县处级领导牵头督导到乡镇,包保责任落实到搬迁村组和安置新村。牵头督导包保的县处级领导定期带领县级牵头包保责任部门领导、县乡“挂包帮”涉及部门领导干部深入督导包保责任乡镇、村委会及项目村组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落实现场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包保乡镇、搬迁村组和安置新村在工作推进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多渠道协调争取和整合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和帮助包保乡镇和项目村组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工作,并力求工作成效。
二是落实县级部门包保责任。进一步落实牵头部门的包保工作机构,指定专门科股室负责推进落实牵头包保责任事项,指定一名干部作为牵头包保责任部门联络员,定期及时与县级牵头督导领导请示汇报并明确工作推进事项,把易地扶贫搬迁牵头包保责任落实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部署、统一安排和统一落实。适时反馈易地搬迁包保责任乡镇、包保搬迁村组和安置新村基础信息、安置方式、项目选址、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方案编制、机构组建、人员力量、资金来源、资金到位、资金投入、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推进落实
进展情况,适时分析包保责任乡镇及项目点工作推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提出下步工作开展意见及建议。(四)明确易地搬迁对象。充分发挥了县级易地扶贫搬迁行动计划指挥部的指挥领导作用,通过积极动员和组织县乡村组各级“挂包帮”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家中摸清底数,掌握涉及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户基本情况,并结合我县出台的《丘北县脱贫攻坚总体方案》文件强化了对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户的政策宣传,帮群众算好账、算清账。目前,全县201X年易地扶贫搬迁共涉及的建档立卡户507户,共计2133人。(五)充分整合力量攻坚。
一是整合驻村工作队员。按照将单位扶贫帮扶点、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挂钩点、指导员派驻点“三点合一”原则,统筹做好下派干部挂职锻炼、选派 记在心里,扛在肩上,负重前行。同时,在乡级设立了作战室,对各乡镇的易地搬迁和脱贫攻坚统一指挥推进,切实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这项工作。(六)加强检查指导工作。为确保全县工作推进质量,做到进度与质量的有机统一,我县及时成立专项督查组深入乡镇村组入户开展专项工作督查,督促乡镇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调,相互借鉴、互学互比,加快工作推进力度。同时,加强对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上一篇:软件项目调研报告(共20篇)
下一篇:主播客服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