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自查报告
敬爱的党组织:
根据《2013年宜昌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监督检查实施方案》要求,我局对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情况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枝江市科技局与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部门联合成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辅导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了枝江市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现有有高新技术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品33个。2012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值91.62亿、增加值26.1亿、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18.9%,分别增长58.62%、41.08%、3.8%。
2、创新主体培育和创新平台建设。一是构建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枝江经济开发区、白洋化工园、安福寺食品工业园等一区六园在聚集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把园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中区、科技创新投入的密集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转化区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培育一批面向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加快建设以中介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服务平台。全市建立25家技术研发和服务机构,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5家,宜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二是营造创新环境。加快建立培育和引进人才的良性机制,逐步建立一支适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大力推进科技法制建设,保护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维护科技人员及投资者合法权益。三是搭建创新桥梁。健全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加强技术市场管理服务,推进企业、经济园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与交流,为企业引智引技,推进产学研结合牵线搭桥。我市有43家规模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2012年,我们组织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三峡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深入到枝江酒业、三宁化工、湘宜水产、峡江矿机、白洋装备工业园、安福寺食品工业园等42家企业和工业园区,与企业对接,面对面洽谈,帮助解决技术问题70多个。
3、县域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产出等情况。一是实施科技政策引导工程。市委市政府稳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相继作出加快科技创新、加速建设创新型枝江的决定;枝江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规划纲要等16项支持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和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支持新办民营科技型企业43家,引进高科技人才57名,引导13家企业制定科技创新奖励制度。二是实施企业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工程。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创新投入机制;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市政府给与配套资金奖励;实施项目带动,帮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为企业研发机构注入活力;开展校企对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市建立企业研发机构119家,其中宜昌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技术中心26个,博士后基地1个,专业研发技术人员2682人,攻克技术难题50多个,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实施知识产权示范和专利成果转化工程。制定专利奖励办法,设立专利发展基金,经常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培育专利示范企业,扶持培育枝江酒业、开元化工等10家企业示范,提高企业专利成果转化运用能力,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2012年6月我市被命名为省知识产权示范市。25家规模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专利发明奖9项。2012年申报专利335件,是2011年的2倍多。转化应用专利成果166项,取得科技成果20项。2012年,获得宜昌市技术发明奖1项,获科技进步奖2项、宜昌科技成果推广奖1项;奖励本级科技成果44项。四是实施科技招商引资、引智工程。发挥科技部门优势,通过科技招商、招才引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招引高新技术行业、企业、产品;招引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招引企业经营者和科技团队;引进有发明专利的专业人才。成功引进科技型企业-湖北建宏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
第2篇:科技创新自查自评报告
科技创新自查自评报告
根据水城县教育局、水城县科学技术协会,关于《水城县组织作品参加六盘水市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校根据上班的安排,组织开展了此项活动,在科技创新小制作、科技幻想绘画相关工作完成后,我校严格按照《水城县“科技活动月”检查评估量化表》的要求进行了自查自评,报告如下:
一、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此项自评得分10分。
二、学校安排落实此项工作有科技活动计划,此项自评得分14分。
上一篇:三甲复评审工作汇报
下一篇:天网工程维护管理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