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交通 建设 调研 报告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交通 建设 调研 报告

第1篇:交通建设调研报告

甘政协党组„2010‟8号 签发人:何 涛

中共政协甘孜州委员会党组 关于上报《政协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 关于加快甘孜藏区交通建设的调研报告》的报告

中共甘孜州委:

现将政协第十一届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第12次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政协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关于加快甘孜藏区交通建设的调研报告》呈上,供决策参考。

中共甘孜州政协党组 2010年10月18日

—1—

主题词:政协 交通 调研报告

抄送:州委办公室,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州政府办公室; 州发改委,州交通局,州公路局,州国土资源局,州国资委,州财政局,州扶贫办;各县政协。

政协甘孜州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11月3日印

(共印40份)

—2—

政协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 关于加快甘孜藏区交通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省委藏区工作座谈会精神,促进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经州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重点选择制约和影响甘孜藏区跨越发展中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突出问题作为今年州政协重点调研课题之一。据此,州、县政协采取联动的方式开展调研工作。在州发改委、州交通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州政协组成调研组,从7月中旬至8月下旬,赴康定等15个县深入到60多个乡村开展调研工作。调研期间,调研组在县上四套班子及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重点查看了农村公路建设情况,与乡、村干部座谈,同县委、县府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共识,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下面着重就甘孜藏区交通建设现状、困难和问题、对策与建议报告如不。

一、甘孜藏区交通建设和公路养护现状

(一)全州交通设施现状

在国家和省的支持下,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州发改、交通、公路等部门的积极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甘孜州交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21562公里,公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4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国道1024公里、省道1746公里、县道2892公里、—3—

乡道4272公里、专用公路1455公里、村道10173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125公里、三级公路1062公里、四级公路15924公里,等外级公路4451公里。截止目前,全州共建有44个农村客运村。甘孜州是四川省唯一没有一级公路的地区,且二级公路仅占0.58%,同时也是全省唯一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地区。康定机场于2009年4月建成并实现通航,是目前全州唯一的空中通道。

今年,省下达甘孜州交通民生工程建设任务通乡油路300公里,通村公路2500公里。截至7月,全州共完成通乡油路路基工程245公里(含续建),完成通村公路737.4公里(含续建)。同时,向省厅请求在第一次预安排我州3195公里的基础上,将我州规划剩余的1520公里作为第二批计划下达,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通村通达建设任务。今年我州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将首次突破10亿元。

为推进全州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政府主导、政企分开、市场运作、责权利统一的交通投资、建设、发展新机制,落实项目建设责任主体,实现优势互补、规模经营、滚动发展,州委、州政府成立了甘孜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组建甘孜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公路交通监理咨询公司。为确保完成今年通乡通畅工程300公里目标任务,在州财力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州政府决定对303.2公里农村公路建设通乡通畅工程予以资金配套,按照每公里配套10万元,共3032—4—

万元,确保年底完成通乡油路建设。

(二)公路养护现状及有效做法

1、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现状

管养全州7条共2700多公里国省干线。其中:国道2条993公里,省道5条1700多公里,有养护道班172个。现有养护机具75辆(挖掘机4台、推土机15台、装载机33台、洒油车8辆、运料车15辆),其中45.3%的养护机具购臵年限长,达到报废年限。甘孜州干线公路均系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翻越4000米以上山头20余座。沿线地质构造错综复杂,是我国及世界上地形、地质最为复杂的山区之一。

2、农村公路养护现状

目前全州共有县道2892公里,乡道4272公里、村道10173公里。由于投入不足,这些公路标准低、道路状况差,一旦遇到冰雪、洪涝、泥石流等灾害,路阻、断道时有发生。农村公路养护体制不顺,养护力量十分薄弱,养护资金严重缺乏,这是州内各县急待解决的一个严重问题。

3、部分县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好的做法

新龙县政府将县公路段在职人员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解决了后顾之忧;针对公路养护线路长、养护人员严重不足的实际,在全县范围内招聘临时合同制养护工人,与县公路段签订养护责任书,实行全脱产养护。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办法》、《农村公路路政养护质量检查评

—5—

定暂行办法》、《农村公路路政及养护管理考核办法》等管理办法,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二是明确养护主体责任。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原则,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路政管理和养护责任书》,各乡(镇)又与村委会签订养护协议,受益村按户划分责任路段,并以村规民约固定养护责任。三是强化路产路权保护。组织路政人员送法规进村入户,强化群众对路产路权的保护意识。全力支持路政中队依法开展工作,强化路政执法管理。巴塘县每年投入养护资金100万元,炉霍县每年投入养护资金50万元。泸定县最近将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明确了县财政每年每公里投入县、乡、村经费分别为:3000元、1500元、1000元,细化了考核指标。2009年以来九龙县财政投入安保设施建设经费200多万元,为县、乡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了保障。

此外,泸定县政协就雅康高速公路选线方案,组织交通等部门的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既缩减路距、节约建设及维修成本,更缩短了藏区与内地的时空距离,又让高速公路特有的便捷、高效、舒适、安全等功能最大化的FK线方案的建议。

二、目前甘孜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公路养护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全州农村公路建设成本高,资金短缺严重

甘孜州远离中心城市,有的县达1000多公里;全州平均海—6—

拔3500米以上,气候十分恶劣,地质结构复杂,灾害频发;公路建设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建材运距远,建设成本是内地的2至3倍。在农村公路的改造和建设中突出表现为:一是缺乏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不能按照发展需要储备应储备的项目;二是各级各部门项目审批程序多、时间长,不适应跨越发展的需要;三是州、县财力十分薄弱,无力予以配套;四是国家补助资金按照设计需要缺口太大,难以按设计标准实施,甚至出现招投标时无人竞标的情况;五是国家的补助资金到位迟缓,一般在当年的5至7月才到位,不能按计划完成任务;六是桥涵无专项资金建设,形成新的断头路;七是无资金投入安保设施建设,埋下了交通安全隐患。

(二)联网程度低,通行能力弱

甘孜藏区地域辽阔,农牧民居住分散,目前还有45%的乡不通油路,52%的行政村不通公路。全州公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4公里,干线、支线连接程度低,断头路达一万多公里,盲肠路多,内联外接路网没有形成,加之我州地质灾害严重,常年受到冰冻、雨雪、滑坡、山洪、泥石流的灾害侵蚀的损毁,外加现有公路等级普遍低,抗灾能力弱,通行能力差,建养成本高,经常出现断道塌方事故,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了藏区对外的公路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

(三)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不适应交通建设打翻身仗的需要

—7—

随着全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交通部门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技术人员紧缺的问题也随之凸显。目前全州大部分县交通局现有的技术人员少则1人,多则3人,部分县交通局从设计到施工直到编制竣工资料等全过程,仅有1名工程技术人员,实难保证全县各项交通工程的有序运转。由于工程建设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导致工程进度慢与质量管理不到位,部分工程完工之后,因工程资料不完善而不具备竣工验收条件,使其不能纳入公路养护管理的范畴,造成道路通行能力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四)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养护职工缺员严重

1、国、省干线养护问题

国、省干线养护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养护力量薄弱。全州干线公路日常养护工编制数为3142人,目前全州13个分局仅有1039名正式养护工,聘用临时工528名,缺员达1575人,养护力量难以支撑庞大的养护任务。二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燃油税改革后,公路养护经费实行财政转移支付,从数据上看,养护资金有所增长,但离退休人员、供养遗属的工资就占有很大比例,实际投入公路养护的资金非常有限。三是生产一线道工房大多修建于60、70年代,年久失修,冷冻浸损,破损严重,急需更新。四是因缺乏专项资金,限速、限载设备和标志不能按规定要求安装,道路损毁严重。四是养护手段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且数量少,远远不能满足养护工作的需要。五是公路沿线部分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差,损坏公路设施、砍伐公路沿线树木的现象时有发生,—8—

乱倒垃圾、占道堆放建筑材料以及在公路边坡采石取土现象突出。特别是乡镇过境路段、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责任主体及管理权限不明确,成为公路环境整治的难点。

2、农村道路养护问题

乡村道路养护问题集中表现:一是公路养护主体责任不落实。二是养护资金严重短缺,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困难。三是没有养护站点和稳定的公路养护人员,造成养护管理“盲区”,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改造建设成果应有作用的发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