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申请书
申请人: 论文题目: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年、班、级: 申请日期: 2015年 月 日
MBA教育中心制
第2篇:考研(考MBA)申请书
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叫XXX,是XXXX学院的一名教师。自2008年8月参加工作三年以来,我一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同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期间,我担任了三个专科专业辅导员,作为教务员承担了系内理论教学和实验的相关工作,并担任了专科的部分课程。工作的表现得到了一定的肯定,但是我明显感觉自己现有的知识还不够专,不够精,工作能力还有待提升,这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在专业方面的知识还不足,我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所以我向组织提出申请,申请组织盘基准我参加研究生考试,以便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将来能够更好地教书育人,以更好地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时代的步伐很快,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不断产生、发展,我还要继续动脑去想事、做事,不断尝试,为了教学,为了学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此提出申请,在这段时间内我将努力复习,认真准备,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为考研而奋战,虽然身心有些疲惫,但是精神力量永远充沛。我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追求,我为了明天会更好所以现在努力地拼搏。我喜欢我的专业,我想在这个领域做得更加优秀,我相信凭着我的努力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望领导批准。
申请人:XXX
2010年10月1日
第3篇:MBA
MBA-MBA调剂需要注意的几点
MBA调剂需要注意的几点
MBA调剂是各大MBA招生院校招生时的一个重要阶段。考生怀揣着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心绪,投入到调剂和复试的新一轮战役中。打完了笔试联考的硬仗,如何在接下来招生阶段为自己博得高分。
抓紧调剂的黄金时间
许多考生甚至不知道院校间还可以调剂。在得知联考成绩后,不紧不慢等待国家分数线的公布,错过最佳调剂院校的时间,使许多过线甚至高分考生轻易丧失自己辛苦搏来的考试成绩。
考生应认真对待自己“第二次报名机会”。在报考时就应对调剂方面的信息多留意多关注考生确定自己成绩后,应立即和报考院校的招生部门取得联系,若不能录取就立即考虑调剂院校,和想要调剂去的院校招生单位取得联系。
另外,在招生过程中经常遇见相对比较被动的考生,等待分数线,等待官方信息,往往错过了调剂的“黄金时间”。各院校招生情况各不相同,建议考生在报考院校的过程直接致电招生部门,第一时间掌握院校招生信息。
重视面试流程
MBA考试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就是面试部分,特别是从2005年起笔试内容改革,取消管理知识考试之后,MBA招生加强了资格审查和复试环节,强调通过面试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潜质。一些著名院校面试成绩所占最后总成绩的比重甚至达到50%。各院校面试的结构和标准不同。除了传统意义上具备明确的规范的结构化面试之外,对面试的部分或全部因素随意变化的非结构化面试也被各大院校采用。如中国传媒大学MBA面试中具备“与考官自由交流”的环节,考官会针对考生的职业,背景及专业各领域自由提问,考察是否具备MBA管理素质和培养潜力。
在具体实践工作中,考生对笔试的内容、参考范围、具体问题比较关注,在面试过程中过于随意,回答问题缺乏条理和逻辑以及相关的学术知识点,导致面试滑铁卢。建议考生在这方面予以关注。
选择适合自己的MBA
MBA教育不同于普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训练,更注重实用性。总体而言,各商学院在课程设置上都围绕工商管理硕士的核心课程,但在培养学生的发展方向上差异较大。
随着发展中国家商学院数量的激增,全球经济复苏的大环境影响,MBA教育向细分化、行业化的大趋势发展。例如有的学校侧重金融,有些学校则侧重IT。
考生在选择商学院时不应只追求“品牌效应”,更应从自身职业规划以及职业领域等多方面需求全面考虑。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MBA教育,选择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利的MBA项目,考生应该慎重思考。
文章来源自华章教育:
佳琦网络推广
第4篇:MBA
MBA能让世界更美好
夏末秋初,又到了新一届MBA开学之际,蒙母校不弃,再次被聘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校外导师”。上台领取聘书之时,不得不由衷感叹北大的“兼容并包”,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对MBA教育的状况可谓“另眼看待”,以至于在一些公开场合依然忍不住自己的“尖酸刻薄”――把商学院称之为“验尸房”!因为在我看来,对于那些缺乏实践的MBA们来说,教学中的案例只不过是一具具待人解剖的尸体,毫无生气,且僵化过时。好在我上一届所带的六名MBA在校学生都是在职的,我尽量给他们带来一些一线管理者们“活生生”的痛苦与思考。因为我坚信,在所有的“实践”面前,“理论”都是“灰色”的。
然而,在我今年再次被聘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校外导师”之前,收到好友兰宝石的一封邮件,兰兄好公益且精力充沛,负责北大MBA校友会日常工作,在他的邮件中,转发了一则《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誓言》,看后不禁让人感慨良多,对MBA教育有了另一番认识。
在《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誓言》中,把经理人的目标确定为――结合人力和资源,创造个体无法独自创造的价值,从而为更广泛的利益服务。把追求的方向确定为――增进企业能长期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并承诺:“我将以最正直的方式行事,以符合道德规范的方式从事我的工作”;“我将捍卫股东、合作者、顾客以及我服务的社会的利益”等等。
随后,宝石附言:“哈佛誓言给我很大触动和启发。MBA项目的继续提升,是否也可以从这个方面去努力,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MBA学生,培养什么样的企业管理者,承担什么责任和使命,他们是否想清楚、是否真愿意这样去努力吗?如果说我们的课程和哈佛还会有很大差距,但北大MBA学生在承诺为国家和社会承担责任和使命方面,应可以与哈佛的学生比肩同行。这是来北大的选择,必须承担光华的使命,必须思考自己要如何学习、思考和努力才能实现光华的使命: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我们是否敢于承诺,是否在我们共同宣誓做过的承诺的基础上,建立我们校友的合作关系,树立我们这个群体的形象。”
在他看来,光华MBA的培养方向应包括三个方面:现代企业组织的管理技术和知识;作为企业家的、精神的、意识的培养;个人身体健康的管理能力(这是很难的事)。作为高层管理者或企业家,精、气、神更重要,创业、创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更重要。
虽是宝石一家之言,却也让人感同身受,MBA能否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并不在于那些“技能”,而在于“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责任”的培养。过去人们认为,商学院只要传授那些管理上的知识和技能,便完成了职责;而现在,人们认识到,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目标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学生在职业生涯中随时随地都能为改良社会出力。
看到宝石的来信以及“哈佛的誓言”,我心里隐隐地感到了有些不安,特别是再次被聘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校外导师”之后,更是感到了一种责任和压力。也就是说当我试图把一个个“僵尸”激活,交给我的新学生们的时候,我传授的是否依然还是一种技能,只不过我自认为这种技能来自于“实战”,要远比他们在“停尸房”中学到的更多,更有效。我真的在有意识地培养他们“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社会责任”了吗?或者说,我自己在“企业家精神”与所担负的“企业责任”方面足够为人师表吗?
据说在哈佛,“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社会责任”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更宽泛的定义――被称作“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或者“社会企业家精神”(social entrepreneurship),两个词往往可以互换。从哈佛商学院1993年创立社会企业发展中心以来的效果观察,那些开设社会企业选修课的学校可以达到一个明显的效果:向那些栖身于私营部门的人们灌输公民责任感!
由此看来,我和我的学生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愿和他们,和像宝石这样的校友、朋友们一起“共同学习”!
link 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誓言:
作为一个经理人,我的目的是结合人力和资源,创造个体无法独自创造的价值,从而为更广泛的利益服务。因此,我追求的方向将是,增进我的企业能长期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我深信我的决定将影响深远,将影响我企业的员工以及企业外人士的个人幸福。当我要协调不同对象的利益时,我将面对的选择,对我和对他人都非易事。
因此,我承诺:
* 我将以最正直的方式行事,以符合道德 规范的方式从事我的工作。
* 我将捍卫股东、合作者、顾客以及我服 务的社会的利益。
* 我将老老实实地管理我的企业,提防那 些有助于我自己的狭隘抱负但损害企 业以及社会的决定和行为。
* 我将理解并秉持那些指导规定我本人操 行及我所在企业操行的法律和契约, 无论形式或实际。
* 我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我将正确 诚实地描述所在企业的绩效和风险。
* 我将提升自己以及我管理下的别的经理 人,以促进行业发展,并为社会福祉 作出贡献。
* 我将努力为全球创造可持续的经济、社 会和环境繁荣。
* 我将为吾辈负责,他们也将为我负责, 此誓为证。
我自愿做出宣誓,并以我的名誉担保。
上一篇:项目备案申请书(共8篇)
下一篇:恢复执行申请书范本(共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