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 题 名 称 《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亢银平
课 题 编 号LJ1104043所 在 单 位莘县古云镇联校
课题研究时间2011.12——2013.6
聊城市教科研领导小组:
莘县古云联校于2011年10月申请了“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这一课题,当年12月通过审批立项,2012年1月正式开题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二年来的艰难探索与实践,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2013年12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教科研领导小组提出结题申请。
一、课题研究活动过程:
教师的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该项目研究历时2年,经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2月)
(1)选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申报课题,成立学校课题组。
(2)制定实验方案,培训实验教师。
(3)修改实验方案,开题论证,召开学校课题开题会。
本阶段负责人:亢银平王海燕
2.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2年12月)
(1)培训实验教师,提高教师对教育科研和本课题的认识。通过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工作促进的实际案例,让教师认识到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培训教师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如研究方案的撰写、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如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等。
(2)细化管理流程,制定课题管理规定。每学期在学校制定研究计划的同时,要求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人研究计划,并及时总结。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课题讲座或课题研讨。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上一节课题汇报课,展示自己的研究进展。学校科研室及时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档案管理要科学、规范,填好课题管理卡。
(3)探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构建高效课堂有效途径。本阶段负责人:王海燕孙秀娟李庆才
3.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
归类整理研究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撰写论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和教学案例,申请结题,参加验收答辩。
本阶段负责人:亢银平
二、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材料性成果:
亢银平的论文《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获县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亢银平的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获县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亢银平的教育叙事《爱撒教育》获县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亢银平主持的莘县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小学语文教学朗读策略研究》结题; 亢银平的论文《农村小学生修改之我见》获县一等奖;
王海燕的自制教具《热胀冷缩演示器》获县二等奖;
亢银平被评为聊城市优秀教师;
亢银平被评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能手;
亢银平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亢银平被评为莘县优秀教师;
亢银平被评为莘县优秀班主任;
亢银平的自制教具《热胀冷缩演示器》获县二等奖;
王海燕被评为莘县优秀教师;
亢银平被评为莘县十佳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王海燕主持的莘县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实践性研究》结题;
孙秀娟王海燕的论文《提高小学生习作评改的有效性探索》获县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孙秀娟制作的课件《云雀的心愿》获市级三等奖;
(二)经验性成果
1、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2、获得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规划。
3、取得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系列经验。
3、获得了课题研究工作的经验。
(三)实效性成果
1、提高了我校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建立起了新的教师专业成长评价机制。
3、积累了编写校本教材的经验。
4、形成了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