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我家乡30年之变化” 大学生社会调研活动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完成教学计划,学校决定在2013和2014级全体本科生中开展大型社会调研活动
一、活动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地、辨证地看待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各种社会问题,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热情和能力,增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自觉性,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使“思政课”理论内化为学生的共识,坚定理想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的、严谨的进行社会调查工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判断有关我国各行各业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变化事实,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和训练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能力。
5、深入了解和感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其社会主义信念。
6、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针对性。
二、时间安排和学分记载
调研活动时间:将2016年伏假第一周确定为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周。要求2013级和2014级全体学生参与,大部分学生在当地(自己的村庄或者社区)进行调研,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看自己家庭,自己的村庄(社区)前后变化,加深对党的改革开放基本路线的理解,形成调查报告。学校选拔部分学生,由学校联系调研地点,安排带队教师,分为20个调研小组,集中进行调研活动。
完成调研报告并填写社会实践鉴定表者,按2学分计入学习成绩档案。
上一篇:母女关系证明
下一篇:娱乐活动方案(共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