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社会实践报告(共19篇)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社会实践报告(共19篇)

第1篇: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音乐-字幕]

[00社会公德图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首先我们来探讨公共生活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公德。说到社会公德,联想起来的似乎都是一些生活小事。我们就说几件真实小事,不知道同学们作何思考?

漫天大雪的独行小路上,走过来抱着书籍去上课的老教授,另一边走过来匆匆去听课的学生,二者相遇抬头踟蹰的瞬间,同时止住了脚步,是老师跨步到旁边的雪地里,给学生让开了路,学生快速的走过去,没有留下一点声息。[1雪路图]

一位老教师走进课堂,开讲之前,看着布满字迹的黑板,放下书,转身拿起板擦,一下一下把整块黑板擦拭的洁净如新,学生静静的等待着时间的流逝。

[2擦黑板]

一位台商来海南投资,母子二人开发椰林系列产品,几年下来,千顷椰林伴着十里海滩,蔚然成为游人的观光胜地,事业大获成功,成为创业名人。电视台采访他临结束的时候,请他用一句话说说对事业的感想,他沉吟良久,讲了一个老人怎样感动了他的一件事:在早晨跑步的时候,连续几天看到一位老人在海滩椰子树下捡拾地上的垃圾,一次他停下脚步,询问老人是哪个部门的职工,老人回答说我不是职工,是慕名前来旅游的游客。问他:为什么天天来拾地上的垃圾?老人说:多么漂亮的海滩呀,谁看到垃圾也该捡起来。一个毫不相识的老人,这样无私维护景观,热爱自然,那高尚的公德境界深深感动他无法忘怀,激励了事业的发展。

[3椰林违法开矿] 1续

(四)保护环境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对全人类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中国地大物博,但是已经知道资源有限,一些地方追求眼前利益和短期发展,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空气,水土和噪音为首的污染公害,限制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国家要投放巨大的财力物力来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障广大人民的健康生活。我们来看看我国的环境资源的统计数据表 [图表]。难道沙尘暴不是自然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报复么?难道人们可以去抱怨自然而不快去做保护环境的事情么?同理,难道一个大学生能够奔赴可可西里,关注西部环境保护,而不能把自己的宿舍和桌椅公物打扫干净、擦拭一新么? [可可-宿舍图] 作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带头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

[05-07图]

环境保护部分数据:(13亿多人口)

淡水资源2.83万亿m3,人均淡水资源2200 m3,世界人均量 1/4。

废气年排放(2000年)年递增5.1%;

废水排放(2000年)373亿吨,86%的城市河段受到污染;

生物植物物种15~20%处于濒危状态;

自然灾害损失(1949~1995年)年递增3.1%。

(五)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人的基本道德和法律素质,公共生活得以顺利进行必须有规矩、有规范可循。遵纪守法是人们的共同要求,体现人们的共同利益。人人依照法纪规定行事,才会在秩序状态下保障自己顺利从事活动的同时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公共生活就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应用纪律与法律来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才能避免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受到影响甚至破坏。目前,社会社会生活领域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违法乱纪现象也直接影响到学校这片净土,校园中违反校纪甚至违法案件时有所闻。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有关的纪律和法律。对于法律规范,我们还会在第三节进行探讨。

社会公德五点内容相辅相成,互为基础,共同构成社会公德体系,成为现代文明公民最基本的素质。希望同学们通过实践磨练,陶冶情操,在公共生活中起表率,在个人独处,无人在伴的时候仍然言行如一,那一定是你于细微处下了修养功夫,达到了"慎独"那种人生境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