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尽职调查报告目录—财务部分 第一章 公司基本情况 4 1.1公司简介 4 1.2公司历史沿革 4 1.3公司组织结构 7 1.4拟发行主体对外投资情况 7 1.5拟发行主体实际控制人 8 第二章 环境分析 9 2.1宏观环境分析 9 2.2行业环境分析 9 2.3经营环境分析 9 2.3.1产品和服务 10 2.3.2人力资源分析 10 2.3.3研究与开发分析 11 第三章 财务状况分析 12 3.1公司主要会计政策 12 3.2公司主要税种及税率 13 3.3公司资产负债表分析 14 3.3.1资产结构分析 14 3.3.2负债结构分析 19 3.4公司利润表分析 22 3.4.1毛利率分析 25 3.4.2期间费用分析 26 3.4.2营业外收入分析 28 3.5公司现金流量表分析 28 3.6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29 3.6.1盈利能力分析 29 3.6.2偿债能力分析 29 3.6.3运营能力分析 30 3.6.4发展能力分析 30 第四章 公司存在的风险 30 4.1财务结构问题 31 4.2重要资产存在问题 31 4.3目前执行的主要会计政策存在的问题 32 4.4财务核算问题 33 4.5内部控制问题 34 4.6关联方关系及交易问题 35 4.7其他风险 35 释义:
本报告中,除非文意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涵义: 拟发行主体 指 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主体 公司 指 我们 指 事务所
调查原则 指 独立、客观、科学、专业的工作原则及贡献替代、预期等经济原则 调查依据 指 我们在调查中获取的有关资料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调查目的 指 为公司拟定切实可行的上市操作方案,为公司更好地进行资本运作提供帮助
第一章 公司基本情况
本章内容
1 1.1 1.2 1.3 1.4 1.5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简介 公司历史沿革 公司组织机构图
拟发行主体对外投资情况 拟发行主体实际控制人
1.1公司简介 1.2公司历史沿革 1.3公司组织结构
1.4拟发行主体对外投资情况
无。
1.5拟发行主体实际控制人
公司第二章 环境分析
本章内容
2 2.1 2.2 2.3 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 经营环境分析
2.3.1 产品和服务 2.3.2 人力资源 2.3.3 研究与开发分析
第三章 财务状况分析 本章内容
3 3.1 3.2 财务状况分析 公司主要会计政策 公司主要税种及税率
3.3
公司资产负债表分析
3.3.1 资产结构分析 3.3.2 负债结构分析 3.4 公司利润表分析
3.4.1
毛利率分析
3.4.2
期间费用分析
3.5 3.6 公司现金流量表分析 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3.6.1 盈利能力分析 3.6.2 偿债能力分析 3.6.3 运营能力分析 3.6.4 发展能力分析
第四章 公司存在的风险
第2篇:尽调报告
目前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行为有哪些,该怎么应对这些行为?
我贴一篇我的尽调报告好了。
因为报告结论是不可行,且该企业有明显的报表及产品性能粉饰,所以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题主的问题。而且该企业在报表方面从收入,到利润,到债务规划,也都有不同手法的粉饰。有助于理解问题。
上市公司虽有上市公司的手法,但基本原理也都类似。
交代一下企业背景:该企业是山东一家做耐盐碱杨树苗繁育的民营企业,同时兼营有机大米培育和森林繁育。现计划融资8000万建立种苗繁育基地,要求我们公司作为担保方向银行担保。经过调研后,结论为该项目不可行。
另外,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隐去真实名称等信息(下文中凡是用某某或**指代名称的,阅读时都要注意),读者见谅。还有,由于不可行报告的目的是为了陈述不担保的理由,所以基本内容都是干货,格式上也就不怎么严谨,但基本逻辑线还算清晰。专业功力不足之处希望大牛斧正。
报告正文:
一、产品性能夸大,销售价格离谱
企业2010年基本形成三类主要产品:即耐盐碱种苗(主要是杨树)繁育和销售、CEB有机大米种植与销售、林权及林木资产转让。
1.耐盐碱树苗
企业宣称:其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某某1-5号”速生杨。一般杨树只能耐盐碱3-4‰,“某某1-5号”可耐盐6-7‰,提高了3个点,在黄河三角洲种植面积可提高一倍。
但实际情况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一个种苗新品种在投放市场前需要经过品种审定,以杨树为例,按照正常的程序应该是先育种,再进行小试、中试直至大面积试验,到最后经过 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 或 省级林业局筹组的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 审定认证,整个过程下来需要七八年的时间。
而根据企业提供的材料,所谓的“某某1-5”杨树种苗,在 上海兆光生物科技的耐盐碱1号杨 的基础上,经优选炼苗而来,目前正在申请国家林业新品种保护。实际上 上海兆光生物科技的耐盐碱1号杨 只是通过了山东科技厅的鉴定,没有申请国家专利,既不能在国家良种林木的名录中检索到,也不能再山东林科院苗木信息中查到,其本身能否推广种植还有待考证。其次,上海兆光生物科技的耐盐碱1号杨 的鉴定结果是耐盐碱4‰,如果某某林业公司只是对该品种进行了优选优育,不改变其生理特性,则理论上不可能产生抗盐碱能力的大幅提升,充其量只是该品种的良种苗木而已。
另外,目前已知的,得到政府和市场承认的,可在含盐量为4~6‰的滨海土壤里生存的耐盐碱杨树品种只有中天杨。东营市政府2010年大力引进的品种是中华红叶杨。都与“某某1-5”无关。
而在价格上,目前某某林业公司可查的合同上,胸径2.5到3cm,定杆高度350cm左右的速生杨销售单价达到15或12元不等,超出山东省同期市场价的5到8倍,且销量巨大。但同种产品在销售给政府时,价格又回到了3,4元左右的正常水平。原因不明,有待考证。
2.CEB抗氧化大米
企业宣称:其所种植的水稻,由北京德润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授权,提供种子和技术支持,在其指导下种植而成,称为“CEB营养米”,产成品德润生公司全部收购。据企业介绍,长期食用该大米对人体的免疫力、耐力、抗疲劳能力有很大提高。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曾连续三年将其选为远动员专用大米。2007年11月海通过了中国航天员中心的严格测试,成为中国航天员中心的特供大米
而实际上,北京德润生公司早在2008年就在北京上海的部分超市中推出过该种大米,售价高达99元/公斤。德润生还宣称:“长期食用CEB大米提高人体耐力和免疫力、增强人体抗疲劳能力”,“食用二两CEB营养米,相当于一次口服4000粒维生素E丸”。引起社会舆论关注,随后,方舟子、王海东 等打假人士公开质疑德润生公司夸大宣传,愚弄消费者,最终导致 德润生公司 以诽谤罪 起诉方舟子。
关于CEB大米的争论如今仍没有结果,但该大米已于当年在各大超市下架,随后央视《今日说法》进行了专题报道,确认CEB大米并没有在农业部相关鉴定机接受鉴定。
另,德润生公司对CEB大米的回购价格为12元/公斤,比江淮地区优质有机大米的平均收购价还高2元。
3.林权及林木
企业报表内占比最大的资产是林权及活立木资源。最大的几块林场分别位于山东惠民、湖北十堰及安徽黄山。
惠民林场收购自关联公司 某某生物科技,因 某某林业公司 享受免税待遇,因此该笔交易中存在利润转移的可能。该林场的真实收购成本无法查证。
黄山甘棠镇林场和十堰茅坪村林场的林权证上所载的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人为企业实际控制人刘某某。林权证正在做变更,即将过户至企业名下。暂未发现其他问题。
二、成本难以准确衡量
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4286万,其主要内容如下: 1,上表中速生杨的销售均取自 于林村 林场,销售给 大渔张 的的树苗规格为胸径1.5M,售价15元/株;
成本结转说明中说:林场杨树总量240万株,总值830万,单价3.5元/株; 销售给 淄博**公司 的树苗规格为胸径2.5cm,售价8元/株;
成本结转说明中说:销售400亩,80万株,单价3.5元/株;另销售650亩,60万株,单价6.3元/株;
上述两笔交易,产品种类相同,规格迥异,在计算成本时,出现了胸径2.5cm的树苗成本远超胸径1.5M树苗的奇怪情况。其成本计价方法颇为混乱,令人不解。
2,企业在2010年12月将沙河林场二分场林地2620亩转让给山东惠民**公司,转让价格2067.7万。该林场为企业2009年收购自某某生物科技,收购价1080万元。企业直接以收购价格作为主营业务成本核算。但从目前已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某某生物科技与某某林业公司肯定存在关联关系,其实际控制人可能都是刘某某。由于某某林业公司在东营享有免税待遇,因此,客观上企业所有者存在转移利润的动机。该笔收入的真实成本很难计算。
3,某某林业公司2010年种植CEB抗氧化大米2100亩,由北京德润生公司提供全套技术及种子。该项产品全年花费总成本约182万,其中主要包括:企业2010年向德润生支付技术费50万,种子费10万;水稻田承包费64万元,插秧及维护人工费24万元,农药化肥等农资款总计约30余万。除此之外,另有40余万被企业计入库存,主要是稻米验收测试、认证费用,水稻收割费用等。该项支出实际也应被计入成本。总成本应为233万左右。
上一篇:部队活动方案
下一篇:自我鉴定表班级意见(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