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在版编目(CIP)是指图书在出版过程中,先由版本图书馆及其他部门根据出版机构校样进行编目,然后再由出版社将编目资料印刷在图书上,使图书上的编目资料能同时为出版机构、图书馆、文献发行部门所利用。它是书源编目随书配卡工作的继续,是文献编目工作发展的产物。CIP数据是由数据标题、著录数据、检索数据、其他注记四部分组成。比如:
康熙大帝/阎崇年著.-北京:中华书局,2008Ʊ5
ISBN978-7-101-06152-9
I.康…Ⅱ.阎…Ⅲ.康熙帝(1654~1722)-人物研究 Ⅳ.K827=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64705号
1.图书在版编目的作用
(1)图书馆界获益匪浅
从图书在版编目获益最多的是图书馆界,各个图书馆收到新书后,即可利用图书上所印的在版编目数据增加一些项目,制作目录卡,不需要再进行原始编目的工作,即不用选定主标目,不用查找规范文件,分类号、主题词一般可用,节省了编目的人力、物力,加快了新书向读者提供服务的时间进度。
(2)扩大宣传,增加发行量
对于出版界来说,实行图书在版编目也有很多好处,由于有了标准化的书目数据,为编制各种图书目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多渠道宣传图书,扩大影响,增加发行量。同时图书在版编目也为编制全国性的征订目录创造了条件,对于扩大图书在国内外的发行数量,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图书在版编目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出版事业管理水平和书目信息社会化的程度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促进了出版事业自身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是出版界走向国际社会的一件大事。
(3)提高整个国家的书目质量
图书编目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推行,但是在各文献出版发行与收藏利用单位分散编目的情况下是难以做到的。必须有一个权威的集中编目机构进行统一编目,才能执行图书著录的各项标准与规范,保证书目数据的质量,实施在版编目则是进行统一编目的基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国家的在版编目中心和国家图书馆的书目中心合为一个机构,同时履行处理在版编目国国家书目数据的职能,从而充分利用了国家图书馆雄厚的编目力量,保证了在版编目数据的质量。
2.图书在版编目在图书书名页背面的印刷格式
(1)排列次序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在图书书名页背面的印刷格式由4个大段落组成,依次为图书在版编目标题、著录数据、检索数据、其他注记。
第一大段落是图书在版编目标题,通常注有“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的标准字样,并加圆括号。
第二大段落是著录数据,与第一段落之间空一行。著录数据的书名与著作责任者项、版本项、出版项连续著录;丛书项、辅助项、标准书号项均单独起行著录。
第三大段是检索数,与第二段落之间空一行。检索数据的排印次序为书名检索点、著作责任者检索点、主题检索点、分类检索点,各检索点依次用罗马数字排序。除分类检索点外,同类检索点依次用阿拉伯数字排序,并将阿拉伯数字置于圆圈符号之中。分类检索点不止一个时,各检索点之间要有间隔,但不用任何数字或符号排序。书名检索点仅有一个,且与著录数据中的正书名完全相同时,也可以采用省略著录法,仅著录“书名”二字,或者著录书名的第一个字,后面加“…”号。
第四段落是其他注记,与第三段落之间空一行,内容依据在版编目工作需要而定,顺序、格式不限。
(2)印刷格式
图书在版编目的格式有详细型和简略型,一般的采用简略型就能满足需要。简略型的著录格式如下: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现代图书馆入馆指南/蔡莉静等主编.—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Ʊ6
ISBN7-5027-5155-6
I.现… II.蔡…III.图书馆—利用—方法 IV.G252Ʊ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3)第046542号
上一篇:上海改革开放历程回顾
下一篇:动脉血标本采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