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闭环MRP的含义
初期MRP没有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问题,将企业的生产能力视为无限,所以,并不能保证精心编制出的生产计划是实际可行的,它还有一些遗留问题没有解决:
●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计划期内生产或采购所需数量的各种物料;
●计划下达到车间和供应部门后,是否能按预定的日程进行,如果不能,应如何处理;
●如果主生产计划要进行调整,MRP如何适应其调整。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考虑:
●在正式下达MRP编制的计划前,必须对其所需的能力进行平衡;
●MRP编制的计划下达后,必须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这就要求从供应商和生产现场取得信息反馈;
●当计划编制依据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计划。
据此,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1969年)推出了闭环MRP,它在初期MRP的基础上补充了以下功能:
●编制能力需求计划;
●建立了信息反馈机制,使计划部门能及时从供应商、车间作业现场、库房管理员、计划员那里了解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
●计划调整功能。
闭环MRP的“闭环”实际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它不单纯考虑物料需求计划,还将与之有关的能力需求、车间生产作业计划和采购等方面考虑进去,使整个问题形成“闭环”;另一方面,从控制论的观点,计划制订与实施之后,需要取得反馈信息,以便修改计划与实行控制,这样又形成“闭环”。闭环MRP基本上可以保证计划的有效性,使MRP真正成为一种计划与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