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超声波的物理基础
振动在弹性介质内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频率在16~2×104Hz,能为人耳所闻的机械波,称为声波;低于16Hz的机械波,称为次声波;高于2×104Hz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如图7-1所示。
图7-1 声波的频率界限示意图
当声源在介质中的施力方向与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向不同时,声波的波形也有所不同。
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称为纵波,如图7-2(a)所示。它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为了测量在各种状态下的物理量,检测技术中多采用纵波。
质点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波称为横波,如图7-2(b)所示。它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质点振动介于纵波和横波之间,沿着表面传播,振幅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迅速衰减的波称为表面波,它只在固体表面传播。
图7-2 声波的振荡形式
(a)纵波;(b)横波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系数有关。同种介质不同的波形,或同一波形不同的介质,其传播速度都不相同。
超声波的一种传播特性是在通过两种不同的介质时,产生反射与折射现象,如图7-3所示,图中具有下列关系
式中 α——入射角;
β——折射角;
c1,c2——超声波在两种介质中的速度。
设α0为临界入射角,当α=α0时,β=90°,而当α>α0时,只产生反射波。超声波由液体进入固体的临界入射角α0≈15°。
超声波的另一种传播特性是在通过同种介质时,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其强度因介质吸收能量而减弱。设超声波进入介质时的强度为I0,通过介质后的强度为I,如图7-4所示。
则有
I=I0e-Ad(7.2)
式中 A——介质对超声波能量的吸收系数;
d——介质的厚度。
对于固体介质,超声波能量的吸收系数为
式中 Q——介质的质量因数。
图7-3 超声波的反射与折射
图7-4 超声波的强化变化
介质的吸收程度与频率和介质密度有很大关系。气体密度ρ很小,故超声波在其中衰减很快,尤其在f较高时衰减更快,故超声波仪表主要用于固体及液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