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批评规范是指在开展学术批评活动中应遵守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其目的是有利于提高学术批评水平和繁荣学术研究,有利于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以及同业者的学术水平提升,去伪存真,推动学术创新与发展。 学术批评活动涉及批评者、被批评者和学术媒体。
1)学术批评的含义
学术批评是指遵循一定学术规范,分析、议论研究成果的得与失、长处与不足。 广义的学术评价也包括学术批评。 学术批评通俗地讲,就是以学术问题为对象,不同观点间的讨论、商榷、评析、赞同、表扬、批评和反批评。 坚持学术批评需要做到:坚持学术批评规范及其理论研究;坚持体制内与体制外、学界与官方(管理部门)间的良性互动;坚持学术自主意识。
2)学术批评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学术批评分成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从学术批评的交流方式上分,可以分为书面的或口头的批评;从书面的形式上分,可以有书评、学者间通信式批评、评论与论文专著中文文献评述;从口头表达上分,可以有正式的会议、座谈式批评与私人性质的会晤、交谈式批评;从保密程度上,分公开的或私下的批评;从批评程度上,可以分切磋争鸣式批评与打假式批评。
3)学术批评的作用
积极开展学术批评,可以分清是非,统一思想,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使学术界有一片明朗的天空。 具体说来,学术批评有以下作用。
学术批评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 积极开展学术批评,学者们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学术道德水平,同时可以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健康的学术批评对学者学术道德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学术上不规范、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批评,可以在全社会造成一种舆论氛围。
学术批评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规范。 积极开展学术批评,可以使大家理清什么是“学术规范”,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最终形成一种共识,形成既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规范,又有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个性化”规范,进而为创建一个公正、公平、合理的学术气氛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学术批评有利于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 积极开展学术批评,可以及时指出低水平重复研究与学术“泡沫化”的危害,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拿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学术批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积极开展学术批评,可以启发学者们思考,取长补短,克服偏见,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事物和发现真理。 学术批评与争论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体现。
学术批评有利于建立健全学术评价机制。 积极开展学术批评,可以鼓励广大的学术同行积极参与学术评价,广泛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和各自学科的特点来考虑学术评价问题,这有利于全面、客观地建立评价体系。
4)学术批评的原则与要求
(1)学术批评的原则
明确学术批评应遵循的原则,不仅有利于学术批评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促进整个学术界学术研究的繁荣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术批评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学术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客观性原则。
(2)对批评者的要求
对于批评者要勇于对他人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提出建设性批评意见,既要有较大的学术勇气,敢于挑战学术权威和学术前辈,又必须具有扎实的学术研究功底和科学客观的严谨学术态度。 第一,对他人的学术思想、学术研究方法以及学术研究成果展开学术批评,是一件严肃而艰苦的学术研究工作;第二,无论是对他人学术研究成果的肯定还是批评,都应该是以促进学术发展为唯一目的,都应充分尊重他人的学术研究成果;第三,开展学术批评所用的词语不宜过于尖刻激烈,当然对明知故犯者除外。
(3)对被批评者的要求
被批评者应对学术批评有正确的态度,要以平常之心对待批评。 首先,被批评者要培养良好的、宠辱不惊的博大胸怀和平常心态。 其次,被批评者要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的批评。 再次,被批评者应该根据学术规范的要求,虚心接受正确的批评,并向批评者表示感谢。 最后,被批评者切忌“睚眦必报、秋后算账”,要坚决反对学术霸道的做法和不良学风。
(4)对学术媒体的要求
学术媒体具有监督性强、传播广、影响力大等特点,是营造良好的学术批评气氛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对学术媒体要求:第一,明确学术批评的目的,把握学术批评的方向;第二,坚持平等原则;第三,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第四,媒体介入学术批评,应以学术标准作为裁量的尺度。
(5)对学术界的要求
学术界为保障学术研究,实现知识创新,在参与学术批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营造有利于批评的宽松、和谐的环境;第二,敢于坚持原则;第三,制订相关措施;第四,成立学术监督和学术纠纷仲裁机构。
[1]曾国安.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多元化问题的思考[J].经济评论,2005(2):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