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管理的作用和性质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管理的作用和性质

    第二节 管理的作用和性质

    一、管理的作用

    1.管理是一种生产力。生产力可以理解为人们运用各种资源获取物质财富(包括有形产品及无形服务等各种效用)的能力。管理作为生产力,表现在通过管理者的预见性及合理的计划、组织及协调,可以完成分散个人无法完成的生产作业,可以以较少的资源耗费获取较多的物质财富。

    我们可以从城市交通管理中深刻体会到管理作为生产力的作用。由交通管理条例、交通管理设施(如信号灯、禁行标志、限速标志等)以及交通警察等组成的城市交通管理体系是市民快捷、方便、安全的必要条件。由于交通管理部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工作,才能使市内交通较为畅通,每个人可以按照制定的规则到达目的地,整个社会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如何,直接反映了该市政府的管理水平高低。如果管理得当,交通畅通,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尤其是时间这个最宝贵的资源。不可想象,没有交通管理的大城市会是怎样一种混乱。

    2.管理是一个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管理的作用犹如组织的神经系统。众所周知,离开了神经系统的联络、指挥、控制,有机体将无法在复杂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其道理也一样。每一个组织必须有科学的管理来保证其分工协作的实现、比例节奏的确定,否则会陷入一片混乱。

    3.管理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素。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包括关系密切的两个方面,即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经济基础的现代化和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管理不仅决定着国家、企业的物质文明和经济基础的现代化进程,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政治及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发现,日本的经济发展很快,有许多产品领域已经打败了美国,投资率和国民生产总值成长率等于美国的两倍,企业竞争力一度超过美国占世界第一。美国学者经研究发现是日本成功地建立了特殊的管理体系。其在全面质量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很有成就。十几年后,美国企业界在向日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企业再造运动,变革不合时宜的组织体制,吸收先进的管理理论,树立“团队精神”,企业又焕发出活力,重新夺回了失去的市场,1993年美国企业竞争力重居世界第一。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社会进步和现代化,面临很多困难,譬如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等,但最落后的是管理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种说法虽然没有错,但没有管理这种特殊的生产力,科学技术转化不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比尔·盖茨所领导的微软的成功既是技术的成功,也是管理的成功。他是高智商和高情商合二为一的代表。如果他没有杰出的管理才能,微软就不会具有现在的巨大成就。所以,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引进设备、技术、资金的同时,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思想、设备、技术才能发挥作用,必须善于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改善管理极度落后的面貌。

    二、管理的性质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管理是科学和艺术性的统一。在当代,既注重管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又不忽视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是每一个管理者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一)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是有一定客观规律可循的。人们经过无数次的成功和失败,从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一系列的反映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然后,人们又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验证、修改和丰富这些理论和方法,并最终形成管理学这门科学。因此,我们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指的就是我们可以利用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我们的管理活动。比如,我们在作出重大管理决策时,都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并遵循一系列的原则进行,而且在选择最满意的方案时我们又有多种决策方法可以利用,如德尔菲法、盈亏平衡点分析法、排队法等。这些程序、原则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

    (二)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没有实践也就无所谓艺术性了。也就是说,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一些管理原理和方法是不能保证管理的有效性的。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管理的艺术性就是指管理者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还要具有灵活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技巧和诀窍。例如,要作出准确的、科学的决策,不仅要熟悉决策的原理、方法,还要能够根据不同的决策问题采取不同的决策方法,要善于获取和利用各种决策信息,等等。

    从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知,二者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靠背诵书本进行管理活动,等于是“纸上谈兵”,必然是脱离实际情况的无效活动,甚至带来巨大损失。而不懂得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时必然是靠感觉或过去的经验,碰运气,很难找到对管理问题的可行的、满意的解决方案。

    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因为管理存在普遍的规律性,在许多情况下可按理性决策而取得成功。说管理是一门艺术,是因为管理情景有时是十分复杂的,缺乏应用理性准则的典型条件;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既有理性又有感情的人,因而在许多情况下必须随即决策。例如,激励必须有助于满足人的需求,这是规律;但激励常常会失败,原因在于每个人的需求结构都不相同,而且还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联系的影响。

    强调管理具有艺术性并不排斥其科学性,事物的个性中包含共性,这个共性就是规律。对于管理者来说,掌握管理的科学性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现象,但解决管理问题的技巧需要在管理实践中磨炼,经验对于管理者是十分重要的,在许多情况下,需要管理者采用跳跃式的思维,违反“常理”,创造性地解决管理实践问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