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武陵山片区概况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武陵山片区概况

    一、武陵山片区概况

    

    2010年7月,国家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强调“今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进一步确定了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川省藏区、新疆南疆3地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并指出要“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可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西部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本世纪第二个10年最重要的历史使命。

    武陵山片区因地处武陵山脉而得名,为湖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和贵州省4省市交界处,总面积17.18×104km2,辖71县市区,其中湖南37个县市区、贵州16个县市区、湖北11个县市、重庆7县区(表3-1)。2010年末,片区总人口3645万,城镇人口853万,乡村人口2792万,境内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等9个世居少数民族(冷志明等,2014)。片区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类型,境内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华中动植物基因库”之称。但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体系不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不足,是我国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试验区。按照中央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决定率先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提供示范[1]

    该片区在国家扶贫规划的战略定位是使该区域成为:

    (1)扶贫攻坚示范区。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探索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统筹推进新路子,探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合力攻坚新格局,探索连片开发与扶贫到户相结合的新途径,为全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提供示范,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创造和积累经验。

    (2)跨省协作创新区。发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大战略的政策优势,深化跨省市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拓展与长三角地区、成渝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等重点经济区的合作,积极探索跨省交界欠发达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新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利用丰富独特的山水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省际生态文化旅游协作,建成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区。

表3-1 武陵山片区行政区域范围

    

    (4)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和国家生物多样性宝库的作用,建成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其发展目标是初步形成区域内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与体制,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骨架基本形成,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高。

    (5)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天然林得到有效管护,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80%以上,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水平明显下降;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建成比较完善的预警、监测系统和较强的救援处置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环境保护是武陵山片区在追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长期保障和维护的目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