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一、技术密集型产业增长较快,比重明显上升,同时内部结构变动幅度较大
表3-2 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产出比重变动①
注:①1993年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字,1998年、2001年和2003年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字;均以当年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工业统计年报》(1993年、1998年、2001年和2003年)有关资料计算整理。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整个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产出比重上升幅度较大。2003年与1993年相比(见表3-2),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增加值比重从33.7%上升到43.7%,上升了1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比重由2.8%上升为7.9%,前8年比重上升幅度很大,后两年升幅较小;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比重由30.9%上升为35.8%,前5年比重有所上升,中间3年相对稳定,后两年升幅较大。也就是说,在上一轮制造业扩张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高速增长,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较快增长;在制造业增速回落的1998~2001年,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继续较快增长,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增速回落到相当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在2002~2003年制造业增速逐步回升的过程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增速与平均水平相近,而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增速明显较快。
从行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动看,各行业之间升降差别较大。在1993~2003年期间,比重升幅较大的主要是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汽车制造等行业,这些行业的比重上升了9.7个百分点;而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其他交通运输设备的比重则明显下降,降幅为2.5个百分点。这表明,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总体上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内部结构的变动幅度也较大。
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资本密集度较高,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利润率也较高
从表3-3的结构性数字可以看到,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相对资本密集度、相对劳动生产率和相对资产利润率均明显高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从相对资本密集度看,2003年,制造业在工业中的资产总额(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与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之和)比重为75.2%,从业人数比重为85%,相对资本与劳动力比率为0.88,即制造业的相对资本密集度比整个工业的平均水平低了12个百分点。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资产总额比重为45.9%,从业人数比重为37.5%,相对资本与劳动力比率为1.22,即相对资本密集度比制造业平均水平高了22个百分点。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相对资本密集度又明显高于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前者的相对资本与劳动力比率达1.83,而后者为1.15。其中,相对资本密集度最高的是通信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其相对资本与劳动力比率分别高达3和2.09,大大高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平均水平,属于资本高度密集的行业;而相对资本密集度最低的为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其相对资本与劳动力比率分别为0.8、0.88和0.9,还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属于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由此可见,同样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但不同行业的资本密集度差别很大。
表3-3 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产出、投入和利润比重(2003年)①
注:①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字;价值指标均以当年价格计算。②为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与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之和。③为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资料来源:根据《工业统计年报》(2003)有关资料计算整理。
从相对劳动生产率看,制造业在工业中的增加值比重为81.2%,与从业人数比重的比率为0.96,即制造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比整个工业的平均水平低了4个百分点。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增加值比重为43.8%,与从业人数比重的比率为1.17,相对劳动生产率比制造业平均水平高了17个百分点。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为1.98,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为1.07,前者比后者高了接近一倍。其中,相对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为通信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其相对劳动生产率分别为3.63和2.45,大大高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平均水平;汽车制造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为1.86,也较大幅度高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平均水平;而相对劳动生产率最低的依次为航空航天器、专用设备、其他交通运输设备、通用设备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其相对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57、0.71、0.73、0.81和0.87,均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总的来看,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与其相对资本密集度的高低相联系的。
但从相对资本生产率看,则一般是与相对资本密集度的高低成反向变动的。制造业在工业中的相对资本生产率为1.08,比整个工业的平均水平高了8个百分点。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相对资本生产率为0.95,比制造业平均水平低了5个百分点。与相对资本密集度和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别相比较,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相对资本生产率是较高的。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相对资本生产率为1.08,而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相对资本生产率只为0.93;其中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和汽车制造业的相对资本生产率分别为1.21、1.17和1.14,而航空航天器、其他交通运输设备、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的相对资本生产率分别只有0.5、0.67、0.81和0.9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前一类行业的相对资本密集度和相对劳动生产率高,同时相对资本生产率也较高,这说明其资本利用效率较高,综合要素生产率明显较高;而后一类行业的相对资本密集度和相对劳动生产率低,同时相对资本生产率也较低,则说明其资本利用效率较低,综合要素生产率明显较低。
从相对资产利润率看,制造业在工业中的利润总额比重为73.9%,与资产总额比重的比率为0.98,即制造业的相对资产利润率略低于整个工业的平均水平。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利润总额比重为49.8%,与资产总额比重的比率为1.08,相对资产利润率比制造业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相对资产利润率为1.19,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相对资产利润率为1.06,前者比后者高了1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的相对资产利润率最高,达2.04,远远高于其他技术密集型行业;化学和生物制药、通信设备和其他医药制造业的相对资产利润率也较高,分别为1.5、1.29和1.23;相对资产利润率最低的为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分别只有0.29和0.38,只相当于汽车制造业的14%和18%;专用设备、其他电子及通信设备、化学原料及制品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的相对资产利润率也较低,分别为0.76、0.86、0.92和0.94,均低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这表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相对资产利润率与相对劳动生产率和相对资本生产率之间虽有一定关系,但联系并不密切,更多的是受到其他因素特别是价格因素的影响。
综合起来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相对资本密集度、相对劳动生产率和相对资产利润率的总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但相对资本生产率较低;其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各项指标都高于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尤其是相对劳动生产率高出的幅度很大。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和汽车制造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和相对资本生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但相对资产利润率很高的是汽车制造业,较高的是医药和通信设备制造业;而航空航天器、其他交通运输设备、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资本生产率和相对资产利润率都明显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其中前两个行业的相对资产利润率非常低。
三、外资企业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比重很高,且上升很快,而国有控股企业的比重则相对下降,已明显低于外资企业
表3-4 技术密集型产业中不同类型企业的产出结构(2003年)①
注:①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由于外资企业与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着重复统计的问题(有些行业两者之和已超过100%),所以难以通过剩余法计算其他民营企业的比重。②包括港澳台投资企业。
资料来源:根据《工业统计年报》(2003)计算整理。
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各种所有制企业的产出构成看,外资企业(包括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比重明显高于国有和其他类型企业(见表3-4)。2003年,外资企业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增加值比重为41.7%,比其在制造业中的比重高了10.2个百分点,比国有控股企业的同样比重高了6.7个百分点。其中,外资企业在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比重达56%,比国有控股企业的比重高了20多个百分点,在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比重为38.5%,超过了1/3,也超过了国有控股企业的比重。
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外资企业主要集中于电子计算机、其他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通信设备、汽车制造业等,这些行业的外资企业比重均超过了50%;而国有控股企业主要集中于航空航天器(其增加值总量很小)、汽车、化学和生物制药、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在这些行业的比重明显高于外资企业(其中汽车制造业重复计算的比例较大)。
表3-5 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产出比重变化①
注:①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②以全部为100%。③包括港澳台投资企业。
资料来源:根据《工业统计年报》(1998、2001和2003)计算整理。
从外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变动态势看,前者的产出比重上升很快,而后者则相对下降(见表3-5)。2003年与1998年相比,外资企业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比重上升了13.1个百分点(相应的增加值总额由1733亿元提高到6226亿元,其增量占了同期全部技术密集型产业增量的50.5%),与2001年相比也上升了4.7个百分点,而国有控股企业的相应比重则仅在这两年就下降了5.8个百分点。从表3-5可以看到,外资企业在高技术密集度产业和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比重都上升很快,其中升幅较大的主要是目前比重高的行业(只有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比重近两年较大幅度下降);而国有控股企业则在高技术密集度产业和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比重均明显下降,其中降幅较大的行业既与外资企业的比重上升有关,也与其他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