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哈罗德-多马模型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哈罗德-多马模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与美国经济学家罗马先后提出了基本相同的增长模型,所以,一般把他们的理论模型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其特征是将凯恩斯的S=I这一均衡条件运用于经济增长分析,认为经济的增长首先依赖于投资,投资不仅仅只是起到增加总需求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增加总供给的作用。

    1.模型的基本假设

    哈罗德-多马模型有四个基本假设:①经济社会生产单一产品;②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且不能相互替代;③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不变,故资本-产量比率不变,规模报酬也不变;④在边际消费倾向不变的条件下,储蓄率不变。

    在这些假定基础上,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集中考察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几个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个国家在长期内实现经济稳定的、均衡增长所需具备的条件。

    2.经济增长模型

    设资本-产出比为一常数,则产出增长多少,就需要资本相应地增长多少。这一条件可以表述为

    ΔY/Y=I/K,或g=I/K

    上式也可写成:

    I=gK

    在S=I的两边同除以Y并代入I=gK,有:

    

    公式左边的S/Y是储蓄占产出的比重,称为储蓄率,用s表示。公式右边的K/Y是资本-产出比,用v表示,则有:

    

    从该模型的推导过程可看出,g=s/v是S=I均衡条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哈罗德-多马模型是凯恩斯主义的长期化和动态化。

    3.模型的含义

    g=s/v就是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它说明:第一,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储蓄率越高,经济增长率也越高。第二,经济增长率与资本-产量比率成反比,即资本-产量比率越高,经济增长率越低。

    该模型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中的三个变量是彼此独立地决定的。储蓄率s取决于一个社会的储蓄倾向。资本-产出比v取决于技术条件且假定为常数,亦即技术条件或劳动生产率不变。当劳动生产率不变时,产出增长率g等于劳动力增长率。这种等于劳动增长率的产出增长率g称为自然增长率。当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0时,必然有等于劳动力增长率的产出增长率。根据dY/Y=dL/L+d(Y/L)/(Y/L),若d(Y/L)/(Y/L)=0。则dY/Y=dL/L,用n表示劳动力增长率dL/L,则自然增长率的哈罗德条件s=gv也可表述为s=nv。

    s,v和g彼此独立地决定意味着s=gv是十分偶然的。不仅如此,还可得出经济增长率是剧烈波动的结论。假定资本-产出比v=4,产出增长率g或n为2%,则实现均衡增长的储蓄率s应为2%×4=8%。如果实际发生了储蓄率s=10%,即有s>gv,因为g和v不能变动,这样过剩的生产能力就会以2%的比率年复一年的持续下去。即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一旦出现s>gv,自然增长率将伴随着无限增长的产品或资本过剩。同理,实际发生的储蓄率s=6%,即s<gv,不断增长的劳动力就得不到相应的追加资本。随着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失业将无限上升。

    根据s=nv,哈罗德-多马模型实际上反映的是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哈罗德关于这一关系的基本结论是:①在私人市场经济中没有任何内在的因素使资本和劳动按不变的资本-产出比均衡增长;②一旦出现资本过剩或劳动过剩,它将无限地持续下去,只有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保证s=nv的实现。所以,哈罗德-多马模型不仅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其政策主张也是凯恩斯主义的,即只有国家干预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