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主要政策建议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主要政策建议

    

    1.明确科学教育对成都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地位

    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建设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国家门户城市、建设幸福城市等,以及建设文化之都、建设教育强市、提高市民科学素质,都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力开展对少年儿童的科学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青少年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增强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发展科学教育应纳入成都市“十三五”规划,确立为未来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及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小学、初中的科学课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上升为主要课程、核心课程。

    2.率先探索建立从幼儿园到高中一贯制科学教育体系

    中国科普研究所编撰的《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5)》中提出我国应建立从幼儿园到高中一贯制科学教育体系,建议成都市可率先探索实践。市教育局应制定推进计划,在五年内先在全市范围内所有小学1~2年级逐步进行科学教育教学,实现小学1~6年级都开设科学教育课程。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市教育局组织相关科学家和教育家研究制定1、2年级科学课程标准,并组织编写试用教材和设计相关科学教育活动。逐步增加科学课周课时,小学先提高到周4课时,并合理确定科学教师工作量。成都市已有个别小学已经在1~2年进行科学教育工作,如成都高新实验小学,1~2年级开展科学教育有先例有经验。

    市教育局应当要求全市幼儿园按照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儿童科学学习的要求,加强对幼儿园的科学启蒙教育,并加强指导管理,逐步规范化。

    3.大力建设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

    只有具备合格称职的科学教师,科学教育的目标才能达成。政府重点投入支持,将科学教育人才培养列入“成都人才计划”。建议市教育局与市内相关高校合作,开设科学教育等专业或相关课程,有计划地培养一批中小学急需的更多的科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师资力量。构建科学教师培训体系,建立科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岗前专业培训和在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形成一支优秀科学教师队伍。整合多方培训资源,如本地高校、研究所、中科院以及本地本学科特级教师资源,为科学教师提供科学知识、科学技能以及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同时实施科技辅导员专项培训。

    提升科学教师的地位,在工资、职称、奖励方面制定鼓励政策,以使有才能的热爱科学教育的人才加入科学教师职业中,促使在岗科学教师安心和热爱科学教育工作,钻研教学教法,加快提升全市科学教师的高职称比例。有计划培训和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科学教育能力和水平。教师是科学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中心,学校上下和社会有关方面要尊重和支持科学教师及其工作。

    4.支持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包括科学实验室、校内科技馆。科学实验室是开展科学教学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不可或缺的载体。市政府应当实施一项中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计划,加大投入,并利用鼓励政策引导社会资金赞助支持学校实验室建设。市政府应按照国家中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标准和相关配置要求,引导和监督科学实验室建设,并督促学校在科学教育教学中有效利用实验室,提高利用率。逐步探索研究在小学、中学实施科技馆建设计划。

    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要重视提高科学教育信息化程度,还要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5.建立校内外融合的科技教育体系

    充分认识和发挥非正规科学教育对科学学习的促进作用。市科协与市教育局要进一步紧密合作,建立制度,积极支持学校的科学教育工作。市政府应联系和动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科学教师培训,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市教育局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科学教师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

    市科协与中小学合作,经常性组织开展学校科技节、科技周、科普日、红领巾科技小社团等活动,积极联系科学家进校园向学生讲课,与科学教师交流。市科协下属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要创新青少年科技活动,不断改进和完善科技活动内容和形式,积极吸引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开展科技场馆、博物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工作,形成科学教育校内外有效衔接机制,科学课增加科技场馆学习内容,科技场馆教育者带着课程走进校内课堂。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鼓励中小学校利用科技馆、青少年宫、科技博物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各类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开展科技学习和实践活动。成都市已经认定上百个科普基地,科普基地应当支持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政府应做出制度和政策安排,使学校与科普基地建立合作机制。学校科学课要安排一定课时和相关内容在科普基地开展教学工作,科普基地的科普内容和方案设计应考虑与学校教学内容相衔接。

    注意开拓工业企业与学校的交流合作,科学教师深入企业和企业家走进学校以及学生参观工厂和实验室,使学校所讲的科学课程具有更多的具体的科技内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