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组织结构方面
高新技术对图书馆业务活动的深刻影响与改变,使得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也随之改变。
1.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
传统图书馆是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中间层次多,决策层与执行层距离远。信息技术的采用,图书馆工作流程自动化,集成了许多部门功能,缩短了信息流转时间,削减了中间管理层的决策作用,提高了管理控制幅度(指直接向上级报告的下级数量)。图书馆必须寻求一种平衡机制,充分考虑各种任务的提出、宣传和实施,通过提高馆员责任感,顺利完成任务,于是借鉴企业的扁平化组织结构设计成为首选。
2.建立矩阵式组织结构
这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构建的一种组织结构,由纵横两个管理系列组成,一个是职能部门系列,另一个是为完成某一任务而组建的项目小组系列。其最大特点是具有双重命令系统,小组成员既要接受职能部门的领导,又要服从项目小组的指挥。图书馆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首先要改进和完善职能部门的划分。高新技术环境下,有人提出将图书馆业务部门划为三大块:
(1)文献信息整理部。将传统的中外文书刊的采访、编目、交换、典藏部门合并,成立整理部。
(2)文献信息服务部。将流通、阅览、参考咨询部门合并,成立文献信息服务部,在接待用户阅览的同时,利用高新技术开发文献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深入的信息服务。
(3)文献信息技术部。包括计算机网络维护、软硬件维护、多媒体阅览室和电子信息检索室。
理想的矩阵式结构,应是在三大职能模块的基础上结合。临时项目小组的任务进行组配,各项目小组没有固定成员,依项目需要与个人能力暂时抽调,完成任务后各回原部门。
这种矩阵式结构,更能结合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也有利于不同职能部门的沟通,加强横向联系;还能较好地解决组织结构相对稳定和任务多变之间的矛盾。因此,为更多的同仁们关注和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