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际金本位制的主要内容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具有货币的全部职能,即不仅可以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还可以充当世界货币。金本位制的特点决定了国际金本位制的主要内容。
1.汇率制度
在国际金本位制之下,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法定含金量的比值决定,这一比值即为铸币平价。市场汇率以黄金输送点为界限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黄金输送点和铸币平价之间的差额取决于单位数量黄金的包装、运输、保险、检验等项费用,通常这一费用仅占所运黄金单位价值的千分之几。需要指出的是,国际金本位制下汇率的调节机制是自动进行的,无须人为措施的维持。
2.国际储备与国际结算
在国际金本位制下,由于各国货币间的铸币平价是法定的且固定不变,因此汇率是稳定的,不存在外汇风险。因此,各国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实行多边自由结算,以黄金作为最后的国际结算手段。事实上,在1880—1914年这段时间内,黄金的国际流动并不是唯一的和最重要的国际债权债务清算方式。由于当时英国的经济实力雄踞世界第一,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国际贸易额的90%以上都以英镑结算,许多国家的主要国际储备是英镑而非黄金。各国中央银行在伦敦开设英镑账户,不仅可以随时兑换黄金,还可以获取利息。若储存黄金,不仅没有利息,还要支付保管费用。持有英镑比持有黄金更为有利。因此这段时期实际上是以黄金作为货币发行基础和最后清偿手段,黄金和英镑同时发挥国际货币作用。
3.国际收支的调节
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可以实现自动调节。一国国际收支的逆差意味着本国黄金的净输出,而黄金储备的减少导致的通货紧缩将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下降。这样,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本国商品的竞争力增强而外国商品的竞争力减弱,因此该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得以改善。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由此引起的黄金净流入将扩大国内货币供给,造成物价水平上升,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顺差趋于消失。这就是著名的物价—铸币流动机制,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最早提出的。
上一篇:土地资源评估方法
下一篇: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