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实习作业法
(一)含义及特点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校内外的一定场所,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感性、综合性、独立性和独创性,适用于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而在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实习,物理、化学课的生产技术实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实习,地理课的地形测绘实习,劳动技术课的生产技术实习等。实习作业法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操作实践及独立工作的能力,但如果不注重指导则易流于形式。
(二)运用实习作业法的基本要求
1.做好前期准备
教师要制订好实习作业的计划,选好实习的地点,准备好仪器,编定实习作业小组。还要给学生讲明实习作业的目的、任务、程序、组织领导与管理的制度、纪律和安全等注意事项,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2.注重实习作业过程中的全面指导
在学生实习作业时,教师要认真巡视,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地交流与辅导,以保证实习的质量。
3.做好后期的总结
实习作业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写出全面或者专题的总结,以巩固实习的效果。
上一篇: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下一篇:编制定员的步骤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