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成品出厂检验
生产出来的产品虽然是合格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储存,因为各种因素,品质可能会下降甚至变成不良品。因而,成品出厂前要进行出厂检验(OQC),也就是最终检验。
一、成品出厂检验达到的目的与作用
(1)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或流入客户使用制程中,以免损害客户利益和本企业的信誉。
(2)出厂检验是全面考核产品品质是否符合规范和技术要求的重要手段,并为最终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提供证据。
二、成品出厂检验的要求
(1)依据文件进行检验。按形成文件的检验程序、质量计划、最终检验规程(检验标准)等文件进行检验,合格后办理出货手续。
(2)按规定要求作出检验结论。应要求所有规定的进料检验、制程检验、最终检验均完成,结果满足客户规定要求后才能作出成品是否完全合格的结论。
(3)审批认可。只有在规定的各项检验、试验都全部完成,而且相关检验结果都符合要求,数据、文件都得到审批认可后,产品才能发出。
三、出厂检验的检验标准制定
出厂检验的检验标准制定中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取样方法或抽样方案。
(2)检验项目。
(3)检验方法。
(4)所使用的检测装备。
(5)数据处理规则。
(6)判定规则。
(7)检验记录方法。
(8)检验信息的传递方式。
(9)明确从事检验的人员的资格要求。
(10)明确检验的前提条件。
四、出厂检验的过程程序
出厂检验的过程程序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前通知:业务部根据出货日期,提前3天通知品管部验货。
(2)验货准备:品管部在正式验货前1小时,通知货仓部进行验货准备。
(3)将货运到“验发区”:货仓部根据验货通知,将货物运到“验发区”。
(4)准备资料、样品:品管员针对待验货物,准备相应的资料、样品。
(5)品质检验内容:品管员根据客户订单或产品规格,确定抽样计划,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包装检验、标识检验、特性检验、寿命试验、测定产品抗冲击能力等。
(6)判定检测结果:品管员根据品质标准,判定抽检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数量。品管部根据检验结果,确定送检产品的允收情况,并书面通知生产部进行补救、返工、返修或报废。随产品供应的附件、备件,应纳入成品验收检验的范围并认真执行。
(7)产品的合格证(或其他质量证明文件)、随机技术文件,应纳入成品验收范围,进行核对与验收。
(8)做好验货记录:品管员完成验货后,及时填写验货记录。
实训指导
在老师指导下,认真填写表2-4。
表2-4 出货检验表
思考与问题
1.企业在进行成品出货检验时,检验的内容有哪些?
2.当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时,应如何处理?
上一篇:专用基金和固定基金的业务处理
下一篇:函数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