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末,杜甫一家辗转到了成都,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761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二、问题设计

    1.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诗中表现诗人美好理想的句子,也是本诗的主旨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丧乱”指安史之乱事件。

    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是:遭乱以来,忧时念国,本来就经常失眠,值此秋夜漫长,床上沾湿,更难度过此宵。

    4.诗人杜甫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诗中描绘秋夜屋漏尧风雨交加的情景,反映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断。诗人不顾个人安危,想到了天下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表现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诗歌字字从肺腑中流出,有真情实感。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答:此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伟大与高尚。

    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兼爱天下、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和纯真心灵。

    三、主旨

    这首诗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反映了我战乱中诗人的痛苦生活,表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