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活性污泥法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_微生物学

    活性污泥法又称曝气法,是以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培养基(底物),在人工曝气充氧的条件下,对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混合连续培养,使之形成活性污泥,并利用活性污泥在水中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和沉淀等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是人们所常用的废水生物处理法。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如图11-3所示。它是由英国最初采用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流程。流程中,活性污泥通过回流,与废水一起进入曝气池,彼此相互混合和接触,有机物质由活性污泥内的微生物去除。

    图11-3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2.活性污泥及其生物相

    活性污泥是栖息着具有生命活力的微生物群体的絮绒状污泥。它是活性污泥法系统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主体。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相十分丰富,有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细菌是使活性污泥具有净化功能的主要微生物,其数量约108~109个/mL。活性污泥中常见的细菌有动胶杆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小球菌、黄杆菌、产碱杆菌、无色杆菌、产气杆菌等。至于哪些细菌占优势,取决于有机污染物的种类。这些细菌多以菌胶团的形式存在,呈游离状态的较少。菌胶团是由细菌分泌的蛋白质、多糖和核酸等胞外聚合物包埋胶结而成的细菌团块。它赋予细菌抵御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并使活性污泥自身具有良好的凝聚沉淀性能。菌胶团的形状各异,有分枝状、片状、垂丝状和蘑菇状等。

    在活性污泥中,经常出现丝状菌,如球衣菌、白硫菌和丝硫菌等。球衣菌对有机物有较强的分解能力,但如果繁殖过多会诱发“污泥膨胀”,影响污泥沉淀,降低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有鞭毛虫、根足虫、纤毛虫和吸管虫等,总数可达5×104个/mL。它们多以游离细菌为食。如水质和运行条件发生变化,它们的种属也会随之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的原生动物反映了水质状况或处理效果,因此称为指示生物。例如,初期往往鞭毛虫类占优势,然后,纤毛虫类取而代之,渐居优势。当活性污泥成熟,且处理效果良好时,匍匐型或附着型的红毛虫将成为优势种群。

    活性污泥中有时也出现以轮虫为主的多细胞后生动物。轮虫一般生活于有机质含量很低的水中,因此,轮虫的出现说明污水处理效果良好。而轮虫数量过多则是活性污泥老化的反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