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物理性能指的是金属固有的属性。它包括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和磁性等。
密度
金属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金属的质量。其单位是kg/m3。
密度是金属的特性之一。不同金属的密度是不同的。表1-3为常用金属的密度。大多数金属的密度都比较大,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锇(22.48×103kg/m3),但有些金属的密度比较小,如钠、钾,能浮在水面上,密度最小的金属是锂(0.534×103kg/m3)。
表1-3 常用金属的密度
【例1-1】 有一块质量为5×10-2kg形似黄金的金属,投入盛有125×10-6m3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到128×10-6m3的地方,请问这块金属是纯金吗?
解:已知金属质量 m=5×10-2kg
金属的体积 V=128×10-6-125×10-6=3×10-6(m3)
则密度 ρ=m/V=5×10-2/(3×10-6)=16.7×103(kg/m3)
答:求得此金属密度与金的密度19.3×103kg/m3不符,故知,这块金属不是纯金。
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密度越大,其质量也越大。金属材料的密度直接关系到由它制成设备的自重和效能。
交流与讨论
一架波音787飞机,如图1-5所示,约70%的零件是用铝和铝合金制造的。请问飞机上的零件为什么要大量选用铝和铝合金制造?
图1-5 波音787飞机
熔点
金属材料从固态向液态转变的温度称为熔点。金属都有固定的熔点。合金的熔点由它们的成分决定。熔点对金属材料的冶炼、铸造和焊接是重要的工艺参数。
工业上一般把熔点低于700℃的金属称为易熔金属,如锡(231.2℃)、铅(327.4℃)、锌 (419.4℃),可用于制造保险丝和防火安全阀等零件;熔点高于700℃的金属称为难熔金属,如钨 (3180℃)、钼 (2622℃)、钒 (1919℃),可用来制造耐高温的零件,广泛用于喷气发动机、火箭、导弹等。如图1-6和图1-7所示的温度保险丝和航空发动机分别由易熔金属和难熔金属制造。
图1-6 温度保险丝
图1-7 航空发动机
导热性
金属材料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导热性。金属的导热能力以银为最好,铜、铝次之。合金的导热性比纯金属差。
导热性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之一,在制定锻造、铸造、焊接和热处理工艺流程时,必须考虑金属材料的导热性,防止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形成过大的内应力,使金属材料变形或开裂。
导热性好的金属散热必然好,因此在制造散热器、热交换器和活塞等零件时,要选用导热性好的金属材料。
问题解决
导热性差的金属材料,加热和冷却时会产生内外温度差,导致内外不同的膨胀或收缩,易使金属材料变形或开裂。请你设计出导热性差的金属材料在加热时防止变形或开裂的方法:__________。
导电性
金属材料传导电流的性能称为导电性。金属大多是良好的导体,纯金属的导电性能比合金好,其中以银的导电为最好,铜、铝次之。
导电性好的金属,如纯铜、纯铝适合于做导电材料;导电性差的金属如铁铬合金、康铜 (铜镍为主要成分的合金)适合于做电热元件。
视野拓展
超导材料
1911年,荷兰科学家卡麦林昂尼斯 (Onnes)领导的科学小组发现了超导材料。超导材料和常规导电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不同。其主要特点:①零电阻性。超导材料处于超导态时,电阻为零,能够无损耗地传输电能。②完全抗磁性。超导材料处于超导态时,只要外加磁场不超过一定值,磁力线不能透入,超导材料内的磁场恒为零。③约瑟夫森效应。两超导材料之间有一薄绝缘层 (厚度约1nm)而形成低电阻连接时,会有电子对穿过绝缘层形成电流,而绝缘层两侧没有电压,即绝缘层也成了超导体。
超导材料的优异特性向人类展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从它被发现之日起,就在世界各国掀起了研制、探索了超导材料的热潮,并在20世纪末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
热膨胀性
金属材料随着温度变化而膨胀、收缩的特性称为热膨胀性。一般来说,金属受热时膨胀而体积增大,冷却时收缩而体积缩小。
各种金属材料的热膨胀性能不同。热膨胀性能的大小用线胀系数α1和体胀系数αv表示。线胀系数α1的计算公式如下:
【例1-2】 有一车工,车削一根长度为1m的黄铜棒,在车削过程中黄铜棒的温度由10℃升高到30℃,这时黄铜棒的长度为1.000356m。请问该车工应怎样测量黄铜棒的尺寸,以减小测量误差?(黄铜在0℃~100℃时,α1=17.8×10-6℃-1)
解:已知
代入公式
得
l2=17.8×10-6×20+1=1.000356(m)
答:黄铜棒在30℃的长度是1.000356m,说明车工测量工件尺寸应等冷却后再进行。
交流与讨论
金属工件加工过程中测量尺寸时,从热膨胀因素考虑应如何操作?
精密测量工具 (如游标卡尺,如图1-8所示)应选用热膨胀性大的还是热膨胀性小的金属材料来制造,为什么?
图1-8 游标卡尺
磁性
金属材料在磁场中受到磁化的性能称为磁性。具有磁性的金属都能被磁铁所吸引。
对某些金属来说磁性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铁在自然温度下是铁磁性材料,但当温度升高到770℃以上时,就会失去磁性。
根据金属材料在磁场中受到磁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铁磁性材料、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
(1)铁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中,能强烈被磁化的材料,如铁、钴、镍等。铁磁性材料的应用很广泛。可用来制造半导体的天线磁棒、录音机的磁头、电子计算机中的存储元件、校园 “一卡通”的磁性卡,以及变压器、交流发电机、电磁铁和各种高频元件的铁芯等。
(2)顺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中呈现十分微弱的磁性的材料,如锰、钼、铬等。
(3)抗磁性材料。能抗拒或减弱外加磁场磁化作用的金属材料,如铜、金、银、锌等。它可用于制造避免磁场干扰的零件,如航海罗盘、航空仪表和炮兵瞄准环等。
练习与实践
一、填空题
1.油罐车行驶时罐内石油震荡产生静电,易发生火险。因此,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面上,这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___性。
2.铁和铝都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了铁和铝的__________性。
二、判断题 (下列说法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
1.与钢铁材料相比,制造相同体积的机械设备,选用铝合金能有效减轻设备自重。( )
2.精密测量工具通常选用热膨胀系数较大的材料制造。 ( )
3.金属的导热性以银为最好,铜、铝次之。 ( )
4.铁为磁性材料,它在任何温度下磁性都不会改变。 ( )
5.钨、钼、钒为难熔金属,可用来制造耐高温零件,如喷气发动机、火箭、导弹等。( )
三、简述与实践题
1.银的导电性比铜和铝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或铝制而不用银制?
2.一枚硬币中间钻了一个孔,如果将硬币加热,孔径是变大还是变小?有人说:“金属受热后膨胀,有孔的地方挤小了。”这种说法对吗?
上一篇:这些年,我体会到了什么?
下一篇:什么是健美操的特点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