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一)抗炎作用

    1.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症作用,尤以地塞米松为著,以同类药物抗炎强度之比,氢化可的松∶曲安西龙∶地塞米松为1∶5∶25。

    2.在炎症急性期可降低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减轻充血渗出;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

    3.在炎症后期,激素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及肉芽组织的形成,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瘢痕粘连。

    4.由于上述抗炎机制(抑制吞噬细胞的功能,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补体参与炎症反应);同时也削弱了机体的防御功能,抑制了炎症后组织的修复功能,而延缓创口愈合,甚至使感染灶扩散。

    (二)免疫抑制作用

    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

    1.首先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2.其次是降低网状内皮系统溶解颗粒或细胞的作用,使淋巴细胞溶解,以致血内淋巴细胞迅速减少,以及淋巴结、脾及胸腺中淋巴细胞耗竭。

    3.动物实验表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表现为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时则能抑制由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使抗体生成减少,干扰体液免疫。

    4.治疗剂量之糖皮质激素能抑制人体抗体的产生,但基于其抗炎及抗免疫作用,可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并对抗异体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三)抗毒素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内毒素作用,但并不能阻止细胞释放内毒素,也不能减弱和中和内毒素。

    (四)抗休克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增强机体的应激反应,解除小动脉痉挛,改善微循环,对感染中毒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都有休克治疗作用。

    (五)对代谢的影响

    1.糖代谢 糖皮质激素对调节和维持血糖以及肝脏、肌肉内糖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增强肝、肌肉内糖原并升高血糖。

    2.蛋白质代谢 糖皮质激素对不同器官的蛋白质代谢有不同的影响,对肝外组织的蛋白质促使其分解、消耗;而对肝内蛋白质合成趋于增加。但总的影响是加速分解代谢,增加血清氨基酸和尿氮的排泄而达到负氮平衡。

    3.脂肪代谢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脂肪合成,且促进其分解。同时由于不同部位的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不同,对其脂肪代谢的影响也有差异,而改变身体脂肪的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脂肪堆积于面部、胸、背、腹、臀部。

    4.核酸代谢实验发现糖皮质激素对DNA合成亦有抑制作用。

    5.水、电解质代谢糖皮质激素亦有较弱的盐皮质激素作用,可引起潴钠排钾,尤其是长期、大剂量应用时。由于其增加肾小球滤过和拮抗利尿激素作用,减少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故有利尿作用,并可促进磷、钙排泄,血钙降低,长期应用致骨质脱钙。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