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颊车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颊车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于冬春季节,临床上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食欲缺乏、腮腺肿胀疼痛,张口及咀嚼受限。一般预后良好,症状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但少数患者可并发脑膜炎、睾丸炎或卵巢炎等。

    本病属中医“痄腮”、“虾膜瘟”范畴,多由风温时毒侵袭少阳,郁而不散,结于腮部、耳后而引起。其来势急,流行快,易出现并发症,若邪毒传至足厥阴肝经,可并发睾丸肿痛;若瘟毒炽盛,窜入营分,陷入心包,则可发生痉厥昏迷。

    方1

    【穴位】涌泉穴(图5-4)。

    【药物】吴茱萸9克,虎杖根4.5克,梨头草6克,胆南星3克。

    【制法】共研成粉,备用。

    【用法】2~5岁用药粉6克,6~10岁用9克,11~15岁用12克。上药粉用醋适量调成糊状,外敷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疗效】曾用本方治疗35例,疗效显著。一般2~3次可愈。

    方2

    【穴位】颊车(图5-9),下关(图5-9)。

    【药物】赤小豆、柏叶、大黄、五倍子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膏,敷颊车、下关穴,药干则换,一日数次。

    【备注】本方有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之功。

    方3

    【穴位】局部阿是穴。

    

图5-9 颊车、下关

    【药物】仙人掌2~3片,硫黄8克。

    【用法】取仙人掌2~3片,去刺、去皮,捣烂成泥,加8克硫黄调匀,摊于布上外敷腮部,每日2~3次。

    【疗效】一般早期及轻病患者,用药后24小时可消肿,2~3天即可痊愈,症状较重和有并发症者可同时给抗生素、抗病毒剂或对症治疗。

    【备注】患者应注意多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忌食酸辣食物。

    方4

    【穴位】局部阿是穴。

    【药物】鲜地龙10~20条。

    【制法】取鲜地龙10~20条,洗净,置于清洁陶瓷罐内捣烂如泥,加入适量白糖搅拌均匀成糊状备用。

    【用法】清洁患处皮肤,取上述制剂敷于肿痛腮部,麝香壮骨膏外固定。12小时更换1次,至痊愈为止。

    【疗效】本组21例经1周治疗,17例痊愈;2例临床症状消失,但颌下可触及硬块,无任何自觉症状;1例症状加重,高热、头痛,在此法敷贴同时,给予抗炎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总有效率90.4%。

    【备注】

    (1)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患者心情舒畅。

    (2)食用清淡易消化饮食,忌辛辣,避免酸性食物刺激。

    (3)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淡盐水漱口。

    (4)发热期间,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做好患儿隔离。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头痛、喷射性呕吐、腹痛、睾丸痛,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