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臀上皮神经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臀上皮神经

    

    臀上皮神经出槽,是造成腰骶部疼痛常见的病理改变,但大都认为不至于出现“筋出槽”,尤其是在由骶棘肌及腰背筋膜与髂嵴组成的骨——纤维管内出槽。临床观察与之一致,臀上皮神经出槽,多在其从腰背筋膜后层穿出的筋膜出口处。

    

图10-1 臀上皮神经

    【解剖复习】

    臀上皮神经,是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在髂嵴上方骶棘肌的外侧缘,穿出腰背筋膜后层的筋膜出口,继而越过髂嵴的后部的骨——纤维管,在臀区的皮下向外下方斜行,分布于臀上部的皮肤。

    穿出腰背筋膜后层的筋膜出口(即出筋膜点),位于髂嵴上内方,骶棘肌的外侧缘与髂嵴的交点稍内上方处,见图10—1。

    穿出腰背筋膜后层筋膜出口的定位方法是:骶棘肌的外侧缘于髂嵴的交点,或稍内侧处。

    【临床表现】

    1.多有腰背扭伤或受风寒史。

    2.患侧腰臀部酸胀痛,并向臀部和大腿后侧放射,但不超过腘部;有时患侧臀部有麻木感,但下肢无麻木感。

    3.出筋膜点处有压痛和向臀、腘的放射性压痛,软组织硬胀,但触不到不平顺的解剖位置紊乱体征。前屈、旋转和起坐,均会加重症状。

    【治疗】

    1.患者俯卧或坐位,按揉背、腰及臀部肌肉。

    2.患者坐位,保持身体前屈姿势,术者在出筋膜点处分筋、理筋,使移动的臀上皮神经神经归位、吻合。如复位成功,疼痛立即减轻,活动立即改善。

    3.若有困难,可在患者做连续旋转腰部的运动中分筋(以右侧为例,患者左旋时,术者向后下方推;患者右旋时,术者向前上方推),使移动的臀上皮神经回复原位。

    4.做腰和髋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

    5.顽固的病例,可先做刃针微创治疗,再手法复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