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建设集团河北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
一、背景和起因
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根本宗旨的本质要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实现政党价值的重要途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对于推动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企业,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北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邢台发电厂,始建于1970年4月13日;1998年6月29日,改制为河北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河北建投集团公司。近年来,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化和节能减排任务的不断加剧,兴泰发电公司相继关停了6台20万机组,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人员结构性短缺的压力,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作用也在面临着考验。基于此,公司党委从思想引领、能力培养、责任落实、组织保障、作风保障、动力引擎、文化软实力等六个方面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使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近年,企业先后荣获“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
1.凝聚共识,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思想引领力。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激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前提和保证。2015年,公司领导针对如何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组织召开“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主题座谈会,邀请离退休老领导、中层干部及员工代表,为企业转型发展建言献策。深入基层开展党员代表和各类提案征集活动,与员工面对面谈心,集智共议,提出转型发展合理方案。2015年,共收集建议意见72条,落实52条,正在落实20条。以电视台、报纸、局域网和微信为载体,开展“打开视界谈兴泰”等活动,让广大员工了解生产、管理、队伍建设、改革发展等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增强干部员工的压力感和责任感,形成发展共识和合力。
2.开展培训教育,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能力素质支撑。对于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通过设立“公司党校”、开设“网络大讲堂”,完善政治理论、领导方式等培训模式,采取到党性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外出培训等方式,培训党员干部,引导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干部把服务发展、服务生产、服务员工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做到在感情上忠诚于企业、思想上尊重于员工、能力上服务于发展。
对于基层干部员工。紧贴员工爱岗敬业,以道德讲堂、主题党日活动为平台,开展“回眸党史增力量、践行责任立新功”、“爱岗敬业讲奉献、立足本职谱新篇”等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员工爱企业、尽职责、讲奉献、创效益。与此同时,强化全员培训,组织党员、员工进行知识讲课和技术比武,举办电气设备检修、水化验、钳工、集控运行等大型技能比赛6场,开展各种培训、小现场比赛、技术比武等120余场次,激发了人才活力,提升了技术水平。
3.完善组织建设,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组织保障。完善组织建设,是指在新建的发电项目上和新承揽的运行项目上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新项目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新建机组中机建立党组织。20万机组的关停换来了沙河发电项目和邢台热电项目。为此,兴泰发电公司党委紧紧围绕服务项目建设不动摇、促进项目建设不懈怠,坚持项目建设和党建服务同时到位,在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合理配置技术人员的同时,增设沙河发电机关党支部、沙河发电运行部党支部,明确要求党支部,项目建设在哪个环节遇到困难,党建工作的重点就要放在哪个环节;生产工作在什么地方遇到阻力,党建工作的重心就要放在这个地方,相继推出“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精品工程”、“党员红旗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发电项目建设。
在承揽项目中建立党组织。兴泰发电公司面向各大发电企业承揽了数个输煤运行等运行维护项目,新项目组建之初,党建服务就及时跟进,增设“项目部”党支部,选好配强支部班子,并将成熟的党支部工作模式运用于新承揽的运行项目上,让党的组织跟着项目走,党员干部盯着项目干,在工作中创先争优。近年来,建立、调整、完善了隆尧热电、上安、武安等5个项目部党支部。
4.落实“两个责任”,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作风保障。公司转型升级,存在着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和廉洁风险。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公司党委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起草制定《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逐级开展责任谈话,建立了责任体系和主体责任传导链条。结合内部管控和风险管控,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加大对“三重一大”制度贯彻执行、“八项规定”贯彻落实,坚持党政领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报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责任审计等制度,规范领导干部从业行为。
5.开展对标管理,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引擎。对标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是企业适应市场竞争、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公司党委将对标管理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动力引擎,扎实推进。机关经营管理党支部咬紧发电量、供电煤耗、单位燃料成本等企业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进行同比、环比,努力查找“短板”,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整改措施,将责任制落实到每个环节和岗位,使经营管理指标“烙印”在每位管理者心中。生产党支部集思广益,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对标考核办法》,充分调动运行调整、检修维护的积极性。各检修党支部围绕设备综合治理和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小组的阵地作用,大力实施机组脱硝建设、脱硫增容、电除尘器提效、通流部分改造和烟气脱硝提效改造等技改项目,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促进了对标目标的完成。燃料公司党支部准确研判燃料市场形势及价格走势,合理优化煤源结构,全面推进阳光采购,严控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科学掺配,全力保量、提质、控价,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提升。
6.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软实力。2013年,公司提出了“加强盈利能力建设,加强发展能力建设,加强和谐能力建设,力争3—5年达到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的管理目标,然而,设备的老化和员工队伍结构性短缺,使得不少干部员工对实现这一目标信心不足,一度在思想上存在着畏难情绪。对此,公司党委及时借力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导向作用和辐射作用,在各党支部和广大干部员工中集中开展了“崇尚责任、彰显价值”、“科学对标,理性赶超”等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宣贯活动,引导员工立责于心、担责于肩、尽责于行,构建“责任文化链”,打造“价值共同体”,形成了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的相融互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打造了文化软实力。
三、成效和反响
1.推进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公司党委坚持把服务发展、服务生产作为谋事之基、决策之要,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员工的各项工作制度,身体力行深入基层听取员工群众的心声,解决制约企业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服务发展和服务生产的意识、能力、素质和作风得到进一步加强,形成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企业良好环境。
2.助推了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公司党委坚持尽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本岗主责”,探索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有机互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把主体责任落实到党委委员和各职能部门,延伸到基层支部,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完整链条。在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上,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班子成员抓好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的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从管理制度上及早防范,堵塞漏洞。在纪委监督责任上,突出监督、执纪、追责和警示,加大对选人用人、物资采购、招投标、工程建设、外揽业务等重要、敏感领域的排查和监督,在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中,推进了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3.助推了企业转型升级。把“支部建在新发展的项目上”,配强支部成员,将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和承揽工作同部署、同实施,结合企业中心工作和节点任务,开展党建主题活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组织统一、步调合一”,实实在在促进了发电项目建设和项目承包运行。与企业目标紧密结合,通过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相融互动,使企业党的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目标同向、理念同一、工作同抓”,助推了企业转型升级。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向好,2015年前三季度,国泰和沙河公司利润总额合并完成7个多亿,超时间进度1个亿;国泰和沙河公司经济增加值合并完成5个亿,超时间进度7千万元;2015年6月23日,公司#11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超低排放试运,成功迈入“超低排放”燃煤机组行列,成为邢台市首家、河北省建投系统内首个实现超低排放的电力企业。
案例执笔人:黄敬军 徐 玉 葛迪林 张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