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浅谈“教考分离”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谈“教考分离”

    浅谈“教考分离”

    赵志军

    每当谈及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人们习惯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计划的修改、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更新、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教学手段的改进等方面,常常忽略了考试方式改革这个重要的环节。考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中的最后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既能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也能从一个方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对整体教学质量的一个考评,它所具有的考核、评定、反馈等功能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考试方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可以提高试卷的命题质量,提高考试成绩的可信度、有效性和客观性。因此,每门课程应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打破以往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知识点密集的课程实行闭卷考试;注重能力测试的课程可尝试开卷考试;计算机类课程力争上机考试等等。此外,对于量大面广的课程可采取教考分离的考试方式。

    教考分离这种考试模式,是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这几年来一直在探索并执行的一种考试方式,大部分的专业基础课和有条件的专业课都实行了教考分离,实践证明此种考试形式效果良好。

    教考分离的含义

    “教考分离”是指任课教师与考试试卷命题教师分开,也就是说,任课教师不参与期末试卷的命题工作,而命题人不承担该学期这门课的教学工作。对于教考分离这种考试方式,我们并不陌生,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都是典型的全国范围的教考分离形式的考试。教考分离考试方式适合于量大面广的课程,例如各学科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课程。由于这类课程学生人数多,必须分班教学,与之相适应,任课教师人数也相对较多,因此,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对此类课程采取教考分离的方式是比较恰当的,它能使在不同课堂上学习的学生的考试成绩具有可比性、客观性、公平性。

    教考分离课程的试卷命题工作可以有两种途径:对于有试题库的课程,可以直接从试题库中选题,组成考核试卷,命题工作相对简单,例如理学院的“大学物理”等课程;对于没有试题库的课程,比如信息工学院的一些专业基础课,需要由相关部门来指定一名或一组熟悉该课程的教师命题。

    实行教考分离的意义

    1.实行教考分离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大学生的四年学习中,有许多评比活动,例如各种奖学金的评定、三好学生的评比、免试研究生的推荐、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以及毕业分配等,都会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或与之有关,而且这些评比通常是在一个年级的范围内进行。因此,如何保证学生考试成绩的公平、公正、客观,对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考分离可以避免以往由任课教师出题时可能出现的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向本班学生漏题的现象,确保在不同的课堂上学习同一门课的同学有相同的考核尺度、公平的竞争机会,使考试成绩真实、客观、公正,令人信服。

    实践证明,教考分离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教考分离使得在考试分数上拉开了同学间的差距,受到优秀学生和平时认真学习的同学的欢迎,同时使过去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把希望寄托在期末复习时,通过让老师画重点或向老师套题等方式,搞临时突击、蒙混过关的幻想破灭了。教考分离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能促进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改善学习效果,提高考试成绩。事实表明,实行教考分离后,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地做笔记,课后找老师答疑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以往到期末考试前,学生围着老师问这个要不要掌握、那个要不要会、这个考不考等类似问题的现象很少发生,而且老师回答这样的问题也很简单:应该掌握,或者,我不出题,也见不到试题,所以不知道会不会考。这样,几乎没有人再来问这样的问题。教考分离使学生们认识到要想取得好成绩,只有靠自己平时努力学习。

    2.教考分离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考分离可以规范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教考分离这种形式能督促任课教师必须自觉地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内容,做到使不同课堂上学习的同学都能学到全部的知识,避免出现以往由任课教师出题时,可能出现的任课教师因各种原因少讲甚至不讲部分课程内容,导致学生没有学到全部课程内容,影响到相关后续课程的学习,以至于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工作等现象。

    实行教考分离能促进教师钻研业务。通过教考分离,可以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从一个方面来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一个体现。从某种意义来说,考试也是在考教师,因此,无疑对教师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促进教师自觉地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努力提高其业务水平,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注意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考分离使教师比以往更加关注自己任课班级的考试成绩,因此教师们不仅要从业务上不断钻研,并且也注意对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的加强。以前,任课教师只注意在课堂上讲好自己的课,其他环节很少考虑;现在这种现象有所改善,老师主动抽时间给学生增加小测验、上习题课等,督促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课程内容。

    3.教考分离能够促进课程建设,有利于学校的教学管理

    教考分离可以增进任课教师间的交流,以前任课教师各自为政、很少讨论交流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善。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学大纲得到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教考分离,学生考试成绩真实,学校能够从考试成绩上获取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真实信息,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此外,教考分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督促教师钻研业务,因此,对学校的学风和校风的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考分离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考分离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制定一个完善、细致、可行、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使教学活动能够有据可依,而不是流于形式,缺乏对教学的指导性。

    第二,教考分离试卷的命题人应该是对这门课的体系、内容非常了解,最好是曾经讲授过这门课的教师,但命题人不能参加该学期此门课的教学。命题人一定要保证试卷是对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内容、原理与方法及重点内容进行考核,避免出现试卷内容与课程内容相脱离或是没有体现该课程的主要内容的情况出现,否则考试就不能正确、全面地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而且会给那些期末考试不及格、需要参加补考的同学带来困惑,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复习,复习哪些内容,才能考试过关。对那些与前续课程联系密切的课程尤其要注意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第三,任课教师可以与命题人交流,但这种交流最好在学期开课前,而不是期末出题时,并且不应与期末试卷的命题有关,应避免任课教师向出题人划定范围等不应出现的现象。

    此外,从组织命题、印卷到试卷保管等环节都应做好保密工作。

    建 议

    根据三年来担任教考分离课程教师的感受,我认为教考分离要取得预期的效果,考试试卷最好是由试题库产生,这样可以避免人工命题时出现的由于命题人的不同而导致的试题质量的不稳定性。因此,建议目前还没有试题库的课程应考虑建立试题库。这项工作可以分两步进行,一方面,将几年的试卷放在一起,作为基础;另一方面,组织相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结合各种题型,建立试题库,逐渐地由试卷库过度到试题库。试题库的建立对于有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来说,因为题目少,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建立试题库不仅是教考分离的需要,同时也是今后我校要实行的完全学分制的要求,它能够保证在不同时间参加学习、考试的学生有相同的考核要求。

    总之,教考分离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课程建设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教学管理,对学风与校风的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考试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发伸:《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中国大学教育》,2002年第10期。

    2.顾之勉:《“教考分离”考出公平与效率》,《中国教育报》,2002年1月30日,第6版。

    3.陈树生等:《论现代大学的教育质量管理》,《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3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