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心脏按压急救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心脏按压急救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窒息、溺水、触电、中毒等意外伤害,可造成呼吸、心搏骤停。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急救,使中断的心肺功能恢复即心肺复苏。

    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公布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最新徒手心肺复苏步骤为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胸外按压(C,compression)、开放气道(A,airway)、人工呼吸(B,breathing),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但不包括新生儿。

    (一)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

    1.判断患者有无反应

    轻拍患者并大声呼唤。

    2.判断患者有无呼吸

    眼睛观察胸廓有无起伏5~10s。

    3.判断有无心跳

    方法是触颈总动脉搏动。

    以上三步骤完成判断时间应在10s内完成。

    

图7-1 加压部位

    (二)胸外按压法

    胸外心脏按压法是使心脏恢复搏动的简便易行的抢救方法。心脏位于胸骨与脊柱之间,于胸骨偏下处即两乳头之间(图7-1)施加压力,使胸骨下陷挤压心脏,使血液排出。当压力解除胸骨自动恢复原位,心脏舒张,血液回流入心脏,血液循环得以维持(图7-2)。

    

图7-2 胸外心脏按压法原理

    1.新生儿拇指按压法

    被救护者若为新生儿,救护者可用双手环绕新生儿躯干,把拇指放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中点),其他手指在新生儿背部支撑其脊柱。两拇指按压,使胸骨下陷1~2cm,然后放松,每分钟按压120次左右(图7-3)。在按压过程,不要用整个手来挤压胸部(肋骨),胸部被挤压会造成肋骨骨折或气胸。

    

图7-3 新生儿拇指按压法

    2.婴儿双指按压法

    被救护者若为1岁以下婴儿,救护者一手示指置于婴儿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中指、无名指与示指并拢置于胸骨上;将示指抬起,中指,无名指同时用力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使胸骨下陷约4cm,压后放松,在整个压下与放松的过程中,手指应始终与胸壁接触(图7-4)。这样能够最好地控制施加于胸骨的压力,同时确保定位准确。每分钟至少按压100次,按压与吹气之比为30∶2。

    3.1~8岁儿童

    被救护者为1~8岁儿童,救护者一手掌根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胸骨(手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深度使胸骨下陷约5cm,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每分钟至少按压100次右(图7-5)。儿童也可用双手掌根按压,但力量要减小。

    单人施救者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双人施救者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15∶2(婴儿和儿童)。

    

图7-5 单掌按压法

    4.成人

    用左手掌根紧贴患者的胸部按压区,右手掌与左手背重叠交叉,十指相扣,左手五指翘起,按压时上半身前倾,双臂深直,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按压深度至少5cm,压下后放松,但掌根不要离开胸壁,反复操作,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图7-6)。

    一般情况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进行。按压30次后立即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单人施救者、双人施救者,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图7-6 成人胸外按压

    (三)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是人工呼吸前至关重要的一步,其目的是维持呼吸道通畅,保障气体自由出入。

    首先清理口腔,将其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探入口腔,清除分泌物及异物。

    1.仰头抬颌法

    救护者用一手掌外侧缘置于患儿(被救护者)的前额,另一手示指、中指置于下颌将下颌骨上提,使其头部后仰(图7-7),儿童、婴儿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60°、30°。

    2.托颌法

    此法用于怀疑头、颈部有外伤者。救护者将手放置在伤者头部两侧,握紧伤者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图7-8),如伤者紧闭双唇,可用拇指将口唇分开。如果需要口对口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面颊贴紧伤者口鼻。

    

图7-7 仰头抬颌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