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审稿的方法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

审稿的方法

    三、审稿的方法

    审稿的基本程序是:

    img3

    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掌握全书稿的思想内容,然后审慎地作出评估。对决定采用的稿件要肯定其优点,同时也要指出其不足,便于作者进一步修改。对有一定基础,但还尚未具备出版水平的书稿,视作者有无修改能力而提出下一步意见;对于不拟采用的书稿,也应在认真分析其优点的基础上,指出其不适合出版之处,坦诚地向作者说明不用的理由。

    由于编辑客体的丰富多彩,编辑主体的审稿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在科技书稿编辑中,有人总结出系统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范畴方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审稿方法。也有人认为,“编辑审稿,实质上就是对稿件的新与真做出判断”。[1]它需要不断地吸收、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如借鉴信息方法、直觉方法,可以判断稿件是否新;将美学原理运用于编辑审稿实践,则有助于编辑判断稿件是否真,这也是一种审稿方法——美学审稿法。

    编辑应当尽量避免选题雷同,完全避免虽然不现实,但也绝不能低层次重复别人。其中把握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坚持特色,出版部门的性质、任务是形成特色的有利条件,以“我”为主,刻意创新,不赶潮,不趋热,逐渐开发具有本出版部门特色的图书,长期努力,形成品牌与特色。二是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道路,遇到书稿与已经出版的图书雷同的情况,立即认真研究,了解它们各自的内容和特色,然后把它们作为目标,或者在内容的深度上或者在形式的新颖上超越它们。

    有人把审稿方法分为三种:即“黑厢”式审稿、“白厢”式审稿和“灰厢”式审稿。[2]

    所谓“黑厢”式审稿,就是由于编辑角色特性和专业限制等原因,编辑主体对自己需要审理的稿件的内容全然不能理解,即文稿的内容对编辑主体来说是一“黑厢”,其内部机理、结构方式深藏于厢内,人们从外部不能直接探究到内部奥秘,因此难以对其作出恰当的判断和准确的解释。所谓“白厢”式审稿,即编辑对文稿内容一目了然,犹如一“白厢”,其内部机理、结构方式显现于外,编辑很快就能对其质量作一个准确判断。“但在现实中,就编辑主体来说对文稿的全然无知或一眼洞穿,即完全的‘黑厢’或完全的‘白厢’都只能是个别的现象,更为常见的是一种‘灰厢’现象。”[3]所谓“灰厢”现象是指编辑仅对文稿的一部分有所了解,或对全部内容有所知晓,对另一部分或某些内容并未有透彻了解,介于“黑厢”与“白厢”之间。就编辑过程中主客体的一般关系来看,“灰厢”现象的存在是编辑审稿中的一种常态。它对编辑审稿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在知之较少的领域中担任审稿工作既然是避免不了的,那么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具有普遍意义了。

    现代科学所揭示的“生物全息率”告诉人们:任何一生物体的相对独立的部分都与整体有着相同的物质分布形式,局部是整体的一个成比例的缩小,局部中蕴含有整体的所有信息。“全息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还进一步证明,“生物全息率”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有着相同普遍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灰厢”式审稿法正是运用的这一原理。

    通常,“灰厢”式审稿法采用的是分析作者思维能力、寻找真实可靠依据、对照前人有关著述等方法增加对文稿质量的判断能力。“灰厢”式审稿法可以从论题、论据、论点多方面考察作者是否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论据的资料信息中判定其是否具有真实可靠性;从前人著述中了解该研究的价值及发展前景。如果文稿的已知部分所显示的信息真实可靠,逻辑严密,用语准确,便可说明作者治学严谨,有深厚的学术与写作功底,且对该论题有研究基础,从而也就对文章的未知部分有信心;而如果看到已知部分零乱,结构无序,语言冗长,便说明文稿整体质量不高,也就无法作出采用决定。总之,“灰厢”式审稿法是一种由部分推断整体,由已知推断未知的方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