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科学家王淦昌先生感到激光正是引爆核聚变的一个很理想的点火能源,1964年,他提议用激光打氘冰,看是否有中子放出。王淦昌写了文章《利用大能量大功率的光激射器产生中子的建议》。王先生提出的用激光打氘化铀靶产生中子的建议,实际上就是用激光打靶实现惯性约束聚变的雏形,因为中子就是核聚变的产物。后来发现,前苏联巴索夫院士等在1963年也提出可以利用激光将等离子体加热实现惯性约束聚变的建议,与王先生的想法不约而同。
王淦昌院士是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他奋力攀登,取得了多项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1941年,他独具卓见地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并为实验所证实。1959年,他在前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领导一个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把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也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走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
王淦昌
1964年,王淦昌提出了研究激光聚变的倡议后,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我国的激光聚变研究蓬勃地开展起来。
用于惯性聚变的激光可不是人们能在医疗上或其他用途上见到的小型玩意儿。
下一篇: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