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国际分工的类型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国际分工的类型

    

    国际分工的类型是指各类国家参加国际分工的基本形式。按照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具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垂直型国际分工

    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分工。19世纪形成的传统国际分工就属于垂直型分工。当时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是工业国,处于“中心”地位,而绝大多数亚、非、拉美地区的国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经济非常落后,只能生产初级产品,如农产品和矿产品,成为宗主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及食品供应地,并按照宗主国的需要来生产与消费。二者之间的分工是垂直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种类型的分工有所削弱,但仍然是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以外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主要的分工类型。

    (二)水平型国际分工

    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中的分工。从历史上看,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技术水平不一,形成了这种类型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迅速发展,发达国家之间在新兴工业部门内部的现代化生产中横向经济联系和协作生产加强,推动了水平型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从发达国家之间延伸到发达国家之间与部分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也属于水平型国际分工。战后广大亚非拉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走上自主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由于历史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国家经济结构比较落后,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低,它们之间的分工主要表现为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专业化分工。

    (三)混合型国际分工

    即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从一个国家来看,它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既参与“垂直型”的分工,也参与“水平型”的分工。例如,德国是混合型国际分工的代表,它对发展中国家是垂直型,而对其他发达国家是水平型。

    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促进了世界产业内部分工的深入发展,使水平型国际分工成为主要的国际分工形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