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 The air bronchiologram sign
【表现】 病变(结节或肿块)内细管状或小条状直径<lmm的空气密度影(为充气支气管与CT扫描层面平行所致)称为细支气管充气征。此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最多见。
【解释】 肺泡癌起源于细支气管与肺泡的上皮细胞,常为伏壁式生长,因肿瘤未破坏肺的支架结构,细支气管能够保留,故多不伴有节段性不张。同时肿瘤与周围的肺纤维组织增生(细支气管肺泡癌有促结缔组织生成作用),可引起纤维索条附近的完整的含气气腔扩张,从而导致局限性肺气肿或细支气管扩张。后者在CT上如其走行与扫描平面平行则显示为管状。
【讨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大体可分为3型:①孤立型,均在肺的外周部,多位于胸膜下,规则或不规则;②多发结节型,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散布于肺的一叶或多叶,甚至两肺,结节之间仍可见正常肺组织;③弥漫型,常累及数叶或双肺。
图2-3-36 CT平扫示“细支气管充气征”、“枯枝征”及“空气支气管造影征”
A.示肺泡细胞癌的细支气管充气征(由贵阳市解放军44中心医院 龙从杰提供)。B.右肺肺炎型肺泡细胞癌,显示枯枝征;C.左肺大叶性肺炎,显示空气支气管造影征(由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鲁宏提供)
孤立型肺泡癌除有一般肺癌的CT征象外,尚有一些自身特点,蔡祖龙等认为病变多位于肺野外周或胸膜下,形态可不规则,少数呈星状或斑片状,空泡征(假腔)、细支气管充气征及胸膜凹陷征的出现率均较高。
肺泡癌细支气管充气征出现率高,这主要是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有关,肺癌生长方式和肺支架结构完整与否是细支气管充气征存在的决定性因素。细支气管充气征见于连续数个相邻的层面上,病理上为扩张的细支气管,其发生率较高,约占33.3%;细支气管征被认为只见于恶性结节,尤其多见于肺泡癌及腺癌。Kuriyama等报道,薄层CT扫描时72%的腺癌出现细支气管充气征。
王晓华等认为,空泡征和细支气管充气征多位于SPN的中外2/3部,而良性结节均位于内中2/3部,空泡征及细支气管充气征的位置对周围型小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另外,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出现的细支气管充气征(air bronchiologram)与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出现的枯枝征及大叶性肺炎的空气支气管造影征(air bronchogram)是不同的概念,但国内外一些文献多有混淆,应加以区别。
总之,HRCT扫描有助于提高病灶内细支气管充气征的检出率。细支气管充气征多见于肺泡癌及腺癌,是鉴别肺内恶性结节与良性病变(如结核、炎性假瘤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CT征象。
(鲁 宏 龙从杰)
参 考 文 献
[1]蔡祖龙,曹丹庆,郭晓东.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附38例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l):20-23
[2]王晓华,马大庆,周新华.气腔密度影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3(6):427-430
[3]Kuhlman JE,Fishman EK,Kahajda FP,et al.Solitary bronchioalveolar carcinoma:CT criteria.Radiology,1988,167(2):379-382
[4]Kuriyama K,Tateishi R,Doi O,et al.Prevalence of Air Bronchograms in Small Peripheral Carcinomas of the Lung on Thin-Section CT:Comparison with Benign Tumors.AJR,1991,156(5):92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