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1.注入药物,用于不能或不宜经口服或静脉给药更快发生疗效时。
2.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物品准备】 医嘱单、治疗盘、安尔碘、无菌棉签、注射器、药物、砂轮、洗手液、污物桶、锐器盒、护理记录单。
【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2.核对患儿床号,姓名,自我介绍,解释此次操作的目的,以取得配合。
3.掀污物桶盖,洗手,戴口罩。
4.协助患儿取合适体位,暴露注射部位。
5.消毒注射部位,待干,嘱患儿不要乱动,以免污染注射部位。
6.准备好注射器,将安瓿尖端药液弹至体部,用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痕,用蘸安尔碘的棉签消毒颈部,折断安瓿,用注射器将针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瓿内的液面下,左手示、中指夹住安瓿,拇指、环指和小指握住针筒,右手拇指、示指和中指持活塞,吸净药液,排气。
7.处置中查,安慰患儿,减轻其紧张。
8.左手拇指、示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成直角,快速刺入肌肉内,进针2.5~3cm。
9.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注射完毕,以左手小指中的干棉签按压针眼处的同时快速拔针,按压片刻。
10.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
11.处置后宣教。
12.处置后核对。
13.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抽吸无回血时才可注射。
3.注射部位应当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
4.对于经常注射的患儿,应当更换注射部位。
5.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6.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法,因其臀大肌尚未发育好,注射时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
7.若针头折断,应先稳定患儿及其家属的情绪,并保持患儿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同时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全部埋入肌肉,应速请外科处理。
上一篇:声波在耳内传播的阻抗差异
下一篇:营养不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