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健康指数”研究采用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德尔菲专家法、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如图2.1所示。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搜集、鉴别、整理和分析文献资料,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文献研究为“中国企业健康指数体系”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中国企业健康指数年度报告调查提供了最新的资料。
图2.1 中国企业健康指数研究方法
2.德尔菲专家法
德尔菲专家法是一种专家意见调查方法。它通过书面形式背靠背地多轮次征求、汇总和反馈专家意见,最终获得一致的专家意见。德尔菲专家法充分利用了专家的知识、经验和智慧。
德尔菲专家法的主导原则
◎领域 选择在本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类型;
◎数量 足以全面体现不同类型专家的意见;
◎意见 仅以专家资历与经验选择,不以其意见偏向选择;
◎表达 匿名互动。
“中国企业健康指数”研究的德尔菲专家法
本研究依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征求了包含来自学术界、企业界、咨询界的代表,对企业健康力量框架的指标体系和权重进行了多轮评议,最终确定了健康指数的指标体系框架和权重。德尔菲专家法的操作流程如图2.2所示。
图2.2 德尔菲专家法操作流程
依照图2.2所示流程,“中国企业健康指数”研究的德尔菲专家法的实施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指标体系征询,由项目组向专家分发指标体系框架初稿,征询各位专家的意见。在第一轮反馈之后,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然后进行第二轮的专家意见征集。依据反馈意见再次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并将第二次修改后的指标体系分发给各位专家,对指标体系进行第三轮意见征询。这一轮的专家反馈意见基本一致。最后将修改好的指标体系分发给专家进行确认,从而确定最终的指标体系。第二阶段是对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将确定后的指标体系分发给专家,要求他们对一级、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取专家评分的平均数作为指标取舍的基本依据。
3.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一对一的访问,通过研究人员对受访对象进行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的见识与经验,以及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信念和态度。深度访谈通常需要花45~90分钟时间,并在友好平和的访谈氛围中进行。“中国企业健康指数”研究对被访企业的关键人物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企业健康力量表现的背后原因,并对企业健康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
4.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一种调查方法。调查问卷经过统计分析,可以对研究问题提供量化的阐释和支撑。
问卷调查对象
在前三年的“中国企业健康指数”研究中,确定调查对象所在企业性质是关键,研究采用的方法是由参与填写问卷的高管确定的。对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界定比较容易。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外的算作民营企业,外国的企业或个人投资管理的企业是外资企业。对于国有企业的界定比较复杂,目前有三种主要界定方法:
(1)根据政府实际占有的股份比例界定;
(2)根据政府对企业高管的人事权界定;
(3)根据企业自己确定的企业性质界定。
法律上,企业性质主要以工商登记为准。实践中在判断企业性质时并非采用单一标准。比如,企业可能是政府全资企业,也可能是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或外资的混合股份企业;国有控股可能是绝对控股,也可能是相对控股;高管人事权可能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掌握,也可能由企业董事会自行掌控。确定企业性质的标准可以是所有权、资本结构、控制权,也可以是高管的认同感。认同感标准的合理性一方面在于企业高管的身份认同感决定了企业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在于企业高管也是最熟悉企业状况的群体。因此,高管认同也是学术研究中常采用的分类标准之一。
《2017中国企业健康指数报告》的研究样本覆盖了中国四大经济区域,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详见附录):
◎共调查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53名以企业高级管理者为主体的样本,东部区域(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占42.3%,中部区域(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占17.4%,西部区域(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占30.5%,东北部区域(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占9.8%;
◎国有企业样本占26.5%,民营企业样本占52.6%,外资企业样本占11.5%,其他性质的企业样本占9.4%;
◎董事长、总裁、总经理以及CEO占25.0%,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副总裁占23.4%,以部门经理为主的其他人员占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