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顺承复句的变化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顺承复句的变化

    二、顺承复句的变化

    顺承关系指几个分句按时间、空间或逻辑事理上的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古今汉语中,复句的顺承关系也都靠意义来组合。

    ①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经·卫风)

    这个复句中前后两个分句的顺承关系以事理来相接。

    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这个复句中,前后两个分句的顺序关系以事件来相接。

    壬寅,公子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官。(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这个复句中,前后两个分句的顺序关系以时间为相接。

    顺承关系的复句几个分句表示了事物或动作行为出现的先后顺序,往往是后者承接前者,并且在前者出现的基础上才出现后者。这样的复句不能颠倒其各分句的先后顺序,它一般不用关联词语,在古汉语有时用“乃”、“则”、“而”、“因”、“于是”、“遂”作为关联词。

    “则”在古汉语中表示顺序关系,有一种特殊用法,从句子的时间顺序看,是按先后排列的。后面句子中谓语代表的事件确实是在前面动作行为之后发现的,但又从发生的时间看,则是早已发生了,只是发现得晚而已。因此我们把这种“则”的用法看作表先后顺序的一种特殊用法。

    ①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薇子)

    ②郑穆公使客观,则束戟、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现代汉语中表示顺承的关联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单用的,如“就、使、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看、跟着”等,另一类是合用的有“首先……然后、起先……后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