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 between Solubility of Potassium Nitrate and Temperature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盐类在水中溶解度的方法,了解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2)练习绘制溶解度-温度曲线。
二、预习要点
(1)预习本书中关于吸量管的使用、作图等内容并复习盐类溶解度的基础知识。
(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过程中,搅拌与不搅拌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②如果实验过程中试管内的水显著蒸发,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③为什么硝酸钾的称量要准确至1mg,水的量取要准确至0.01m L?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 分析天平,温度计(0~100℃),吸量管(1m L),洗耳球,小试管(15mm×80 mm四支),玻璃棒(100 mm四支),带有橡皮塞的玻璃棒,橡皮圈。
试剂: KNO3(固体,分析纯)。
图3-12 实验装置图
1—温度计; 2—烧杯(250m L); 3—石棉网;
4—铁夹; 5—玻璃棒; 6—小试管; 7—铁圈; 8—铁架
四、实验内容
1. 固体硝酸钾的称量
用分析天平称取四份固体硝酸钾,其质量分别为: 1.7~1.8g,1.4~1.5g,1.1~1.2g,0.8~0.9g (准确至1mg)。将硝酸钾分别小心地倒入四支干燥洁净的小试管中,试管编号顺次为1、2、3、4号。
2. 仪器的安装
如图3-12所示,将四支小试管用橡皮圈固定在套有橡皮塞的玻璃棒上(为了增大摩擦力,玻璃棒可套上一段橡皮管)。通过铁夹、铁架将支架垂直悬挂在250m L烧杯中,通过另一个铁夹使温度计的下端与试管底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并紧贴着试管。
3. 蒸馏水的量取
用1m L吸量管分别往每支小试管中注入1.00m L蒸馏水。每支小试管内插入一支小玻璃棒,小心搅拌管内的水,使沾在试管壁上的硝酸钾晶体全部落入水中。
4. 升温溶解
往250m L烧杯中注入热水,注意热水不得溅入小试管内,热水液面应当高于试管内的液面而低于固定试管的橡皮圈。加热水浴,不停地小心搅拌试管内的固体,直至固体全部溶解为止(水浴温度不应高于90℃,以免溶液过分蒸发)。
5. 冷却并记录温度
停止加热,让水浴自然冷却。首先不断搅拌一号试管内的溶液,注意观察溶液的变化,当刚有晶体出现并不再消失时即记下当时的温度值。然后用相同的方法记下2、3、4号试管中晶体开始析出的温度。
如果测定不准确,可以将水浴重新加热升温,使晶体重新溶解,再重复上述操作。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
根据上表数据,以温度为横坐标,以溶解度(100g水中溶解KNO3的克数)为纵坐标,绘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在同一个坐标系中,根据对应温度范围内硝酸钾溶解度文献值绘制另一条溶解度曲线,与上述曲线比较。
(本实验参考了关鲁雄主编的《化学基本操作与物质制备实验》。)
(编者: 刘绍乾)
上一篇:青蒿琥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