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乌头赤石脂丸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乌头赤石脂丸

    

    【歌诀】 

    乌头赤石脂丸方,附子蜀椒与干姜,

    心痛彻背背彻心,温阳逐寒通脉强。

    【方药】 蜀椒一两(3g),乌头一分(0.8g),附子炮,半两(1.5g),干姜一两(3g),赤石脂一两(3g)。

    【用法】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服食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功效】 温阳逐寒,破阴通脉。

    【学用导读】 乌头赤石脂丸主治病证较急者,用汤剂;若病证较缓者,用散剂或丸剂,以冀取得巩固治疗效果。

    【中医辨证】

    1.阳虚寒凝证 心痛引背,背痛连心,手足厥逆,以心痛引背,厥逆为主,胸闷,短气,舌淡暗,苔白或腻,脉沉紧或结。

    2.用方思路 本方是主治阳虚寒凝证的基础方,以治疗脘腹疼痛证为临床扩大应用。

    3.病变证机 阳气虚弱,阴寒凝结,脉络阻滞,以致阳虚寒凝脉阻。

    4.审证要点 以心胸疼痛受凉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或紧。

    5.随证加减用药 若胸闷者,加桂枝、薤白、枳实,以通阳行气化痰;若胸痛者,加五灵脂、蒲黄、丹参,以活血化瘀止痛。

    【西医辨病】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休克等。只要符合其主治病变证机,也可加减运用,辅助治疗如肋间神经痛、神经性头痛等。

    【医案助读】 杨某,男,55岁。3年前因剧烈心痛,经心电图、彩超等检查,诊断为三尖瓣、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虽经治疗,但心痛未能达到有效控制。刻诊:心前区疼痛牵引肩背,胸闷,气短,手足不温,形体肥胖,舌淡,苔薄白,脉沉略弱。辨为阳虚寒凝证。方用乌头赤石脂丸加味:花椒(蜀椒)6g,生川乌2g,附子3g,干姜6g,赤石脂6g,红参9g,炙甘草6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心痛明显好转,手足转温。续服前方30余剂,诸证基本解除。之后,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日服3次,每次3g,治疗半年。随访1年,心痛未发。

    诊治提示:根据乌头赤石脂丸主治病证是心痛彻背,再根据手足不温、舌淡苔薄辨为阳虚寒凝证。以此选用乌头赤石脂丸温阳逐寒通脉,加红参益气固本,炙甘草益气和中。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方证研究】 阳气虚弱,寒气凝结,浊气逆乱,气机不通,则心痛引背,背痛连心;阳虚而不能温煦,则手足厥逆;寒气充斥于胸,则胸闷、短气;舌淡暗,苔白或腻,脉沉紧或结,均为阳虚寒凝之征。其治当温阳逐寒,破阴通脉。方中川乌(乌头)散阴寒,逐凝结,通阳气,畅脉络,破寒湿,通心气;附子温达阳气,散寒止痛,和畅经脉;花椒温中散寒,除湿化饮,解郁开结,温达阳气;干姜温阳逐寒,温中通脉;赤石脂益心血,敛阴气,防止温热燥化伤阴。

    现代药理学研究:本方具有镇痛镇静、抗心肌缺血缺氧、增加冠状动脉及脑血流量、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

    【使用禁忌】 湿热证、阴虚证慎用本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